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叶建元

叶建元

叶建元

叶建元,笔名:竹叶、竹痴老三。1943年生,湖北武汉人。1964年毕业于湖北高等商校(现併入武汉大学),中国石化江汉油田知名设计师、画家和摄影家。现为中国美协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摄影协会会员、中国石化江汉美协副主席、湖北《潜隆画院》院长、北京《中华辞赋画院》院长。自幼师从齐白石入室弟子王文农习国画。是《文农风雪竹》水墨绝技的真传弟子。擅长油画、版画和国画,尤以风雪花鸟、人物、山水系列而闻名。作品多次在国内展览获奖并被名人收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叶建元
  • 别名:竹叶、竹痴老三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武汉
  • 出生日期:1943年
  • 职业:画家
  • 主要成就:绘画创作
  • 代表作品:《雷雨》鲁四凤、《王昭君》王昭君

基本信息

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和《中国摄影家全集》。

艺术简介

叶建元六十年风雨绘画路
一座耸立在中国石化江汉油田中心至今整整二十余年的标誌——雕塑《油田的主人》,碑誌铭上所刻设计人就是叶建元。当时他是江汉油田设计院规划製图工程师,在设计创作辉煌的八十年代,李先念主席亲笔题字的“江汉水杉纪念碑”,花苑内的“花展厅”和水杉公园内的“金鲤喷水雕塑”以及楼台亭阁、小桥流水、巨幅壁画等均出自他的手笔。
童年薰陶小画痴
他出生书香门第,祖父叶亮臣,京师大学堂毕业,清末官至中书舍人,民国时期做过县参议长,祖父书写的对联:“一支笔挺立湖心写尽无边胜景;等身书摊开水面挽回既倒狂澜。”至今仍刻在大冶湖心亭上。外公苏毓青,乃是苏东坡嫡系子孙,书画颇负盛名。现今武汉市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金城银行”四个浮雕楷书,以及“陈太乙”老字号金字招牌就是他外公的存世墨宝,珍藏的《三角山民兰草册页》价值连城。
他父母也是文化人。到他这辈家境已不富裕,也许是遗传基因滋生了他的艺术细胞,从小就对字画感兴趣。老屋四合院内铺满青石板的小天井成了他的绘画乐园。每天放学回家吃完饭,他就用老师扔掉的粉笔头,在天井石板上画花鸟虫鱼。有一次,他画的画被邻居家的小孩用脚蹭掉了,他冲上去就要拚命。从那以后,再没人敢随便擦他的画了。母亲是大家闺秀,工笔花鸟、刺绣针线远近闻名,母亲存在箱子里的珍贵绣品和花卉样稿就成了他最早的图画课本,爱不释手,至今仍保存着。母亲说,照这孩子的痴迷劲,说不定真和画画有缘呢。母亲的预言灵验了。上国小时他的美术才能就开始显露出来。他的画常常被贴在墙报栏里,供同学们欣赏,每次的美术考试,总是稳拿第一。他写的毛笔字,也几乎个个都被老师圈了红圈。在读国小五年级时被学校保送到汉口“中南美专”(广州美院前身),却遭父亲反对,父亲说:“国小没毕业,画什幺画?”无论他怎幺吵闹,终究也没能去成。至今仍遗憾不已。
师从表哥翰墨缘
着名国画家王文农是齐白石在湖北的唯一入室弟子,是他的姑舅老表。在他的姑母病逝时,齐白石大师曾题赠“大勇慈祥”四字篆书横幅。题款曰:“王生文农之贤母叶太夫人义烈可风,白石老人齐璜题赠,时居燕京年八十七矣。”文农表哥绘画超群,豪爽义气给他留下难忘印象。在他上中学时,绘画已大有长进,一天,文农表哥偶尔来家,发现墙上贴了不少花鸟、人物习作,吃惊不小。大声问:“这是谁画的?”他赶忙回答:“我画的。”表哥转身用慈祥的眼光审视他,“真是你画的?”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画得蛮不错嘛!你表哥别的不行,画画嘛,还凑合。”言下之意要收他这个学生。父亲忙说:“还不快下跪拜师!”他喜出望外,刚跪下就被表哥一把扯起:“别,别,叫建元常到我家来玩。”这一跪,就与这位年长我三十来岁的老表哥建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师生情。
其实,在他懂事时就非常崇拜这位表哥,那是解放初期,王文农年轻有为,英俊潇洒,才华横溢。那年祖父逝世时,表哥随便在一把白纸扇面上挥点丹青,霎时一幅淡墨山水跃然扇面,然后轻点两笔就是小船帆影顺风而飘,令人叫绝。此扇伴其祖父同葬,有一路走好之意。想不到今日与表哥真正结下翰墨缘,从此他就成了王文农家常客。那挂满堂屋墙壁上的古今名人字画,让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艺术海洋,任其遨游。他除学习了中国画传统技法外,更学到了绘画先做人的道理。王文农为他画了不少松、竹、梅花卉样本,也赠送了一些横幅和立轴,题款多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等,告诫他做人要学竹,虚心有气节,品德要学梅,傲骨抗风寒。对他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他与表哥之间的翰墨缘,师生情,手足亲,到他长大参加工作后愈加深厚,虽不像小时候那样经常见面,但书信往来从不间断,他经常寄一些画作请表哥赐教。王文农此时虽年岁已高,但仍象教师批改作业一样,对每幅作品认真点评,表哥喜欢他的人物、飞禽走兽,而对所画葡萄、山水泼墨粗心而大骂一通:“该脱裤子打屁股!”
文革期间,王文农与全国知名文人一样,画作遭批判,家中被查抄。早年收藏的不少历代名家珍贵字画、古玩被毁坏焚烧。老人为此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大骂“四人帮”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所幸老人的恩师齐白石所赠六虾立轴一幅、行书横幅一张、白石诗草、白石印谱各一本,1936年白石半身照片一张,1957年与白石合影照片一张,因藏入了木地板内而逃过一劫。
为了保住仅剩的藏品,1967年一天深夜,文农表哥携表嫂来到他家对他父亲说:“这些东西我留着也没用,说不定什幺时候红卫兵抄去烧了,建元喜欢字画,就留给他吧”。当时他接过那个包了一层又一层的包裹时,看见表哥已是满眼噙泪,双手颤抖。
传承绝技风雪竹
表哥王文农,1910年生于湖北大冶县,北京京华美术学院毕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分会理事、武汉美协顾问。1956年任武汉文史馆馆员直至1994年辞世,享年84岁。终身从事美术教育和诗书画创作与鉴赏。尤善画竹,独创“风雪竹”绘画绝技,人称“文农竹”,驰誉海内外,深受藏家喜爱。
“风雪竹”乃王氏独门特殊绘画绝技。查阅历代有关美术资料,尚无第二人掌握使用此技法进行国画创作,也未见过同类作品问世。因为採用此法作画比一般传统水墨画多数道工序,还要加用王氏配製秘方,对各类不同宣纸分别採用不同比例手法,一幅画作的製作完成最快也要两三天时间,一道工序不到位,就会前功尽弃,真可谓画十得一也。一幅“风雪竹”精品应具备透视立体感和气势恢宏、风雨飘摇的动态效果。这是王文农先生数十年研究创作实践的结晶,也是对中国画创新发展的一大贡献。但对“风雪竹”绘画绝技多年来採取闭门作画,密不外传,即使最亲近的学生也要迴避。可唯独对表弟例外。
1979年,王文农已年近古稀。他一次出差回武汉看望表哥,表哥那天心情特好,正在为展览準备六尺“风雪竹”立轴两幅,刚好需要人帮忙。他吃住在表哥家四天时间。这是他拜表哥为师二十年后度过的最难忘最值得纪念的时光。白天与表哥一起挥奌丹青,夜晚同榻而眠,也就在这几天时间里,表哥正式将“风雪竹”绝技传授与他,使之成为“文农风雪竹”第二代传人。文农表哥言传身教,他勤学苦练,并严格遵守“口传不记”的原则。他记牢后,表哥仍不放心,硬要他亲自按配方比例操作,泼墨点彩挥洒数次,直至满意为止。然后又传授齐白石八字真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表哥说:“1935年我拜齐老为师学画到1957年齐老逝世为止,二十二年师生情。就在齐老辞世当年我收你为学生至今恰好也是二十二年。今天,我把”风雪竹“绝技传授给你,不是要你死搬硬套,那就画死了。画来画去都是我文农竹,你就不能画个建元竹,小叶松我看看。既要学习传统技法,又要善于变法创新,中国画才有出路。”一番深情话语,使他受益终生。
他没有辜负表哥的培养和期望。除一丝不苟按配方熟练掌握绝技外,又将油画、粉画、水印等技法巧妙地揉进了绝技之中,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彩墨韵味。时而象雪花飞舞、乌云翻滚,时而象波涛汹涌、万马奔腾,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并使单一的“文农风雪竹”发展到风雪花鸟、人物和山水画作之中,既起到了对中国画“意在笔先”,酣畅淋漓泼墨挥洒的深刻理解,又达到了顺其自然,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他曾在画中题诗曰:“玉梅傲骨破冰寒,幽兰飘逸泛清香,劲竹高节斗风雪,秋菊凌霜花绽放。”用以自勉。
他正準备为此特殊“水墨绝技”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这支民间艺术奇葩永远盛开不败。
艺海遨游绘新卷
他的六十年绘画历程,铸就了扎实的美术功底。他敢于挑战传统,善于融会贯通各类艺术为己所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的一幅摄影作品《风雨畅想曲》获得“湖北省工人画廊金牌奖”、“全国特钢杯一等奖”等六个奖项。一幅作品为何能荣获如此多的殊荣呢?用他自己的话说,与其说是一幅摄影作品,还不如说是一幅美术作品。这是他把摄影与风雪绘画绝技巧妙结合的成功尝试,在当时首屈一指。
油城新时代石油工人形象的雕塑——《油田的主人》是他主创设计代表作品。有关这座雕塑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趣事。1988年这一雕塑连同《江汉水杉纪念碑》同时设计完成,1989年竣工。这两项工程当年荣获优秀设计奖,领到的奖金只有十四元,平均每项设计七元。对今天的人来说,这简直难以置信。可是,对当时工资不足百元的他来说已经知足了。
2006年5月,武汉有个画界朋友,无意中介绍了一位台商认识,谈吐间相互仰慕,相见恨晚。台商应邀到他家,一进门就被客厅墙上挂的油画《千手观音》吸引住了,遂购之。这是他绘画以来,走向市场掘到的第一桶金。从十四元奖金到万元酬金,时空跨越了二十年,这是艺术价值的回归。其后,他创作的风雪国画系列作品在北京、武汉逐步被市场认可。每平尺价格也随之攀升。从当初每平尺不足百元上升至五百元、精品千元以上。
2009年,他为国庆六十周年创作的巨幅油画《跨越时空六十年国庆大典》(390X140cm)在中国石化江汉报头版报导,电视台专题採访录像并在《油田新闻》节目播出,中国石化江汉文联《源流》杂誌封底发表。该画在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卖,拍卖号1003,估价五十万,起拍价三十万元。
2010年,为纪念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在曹禺先生故乡湖北潜江“曹禺公园”内的“曹禺祖居”落成。他创作的《曹禺名着人物画》四条屏在此展出。《江汉周末》和《潜江日报》均开闢专栏刊登记者题为《叶建元:为曹禺名着作画》的专访文章,并大篇幅刊登他的画作。以曹禺名着《日出》陈白露、《原野》花金子、《雷雨》鲁四凤、《王昭君》王昭君四大名着中的四位女主人公为原型创作的四幅国画,採用“文农风雪”绝技手法,使画面更生动飘逸凝重、更具深邃立体感,在中国画人物表现上有所突破。此作品在2011年初被北京《中华辞赋》第一期选中发表。五月份应邀参加《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他向大会赠送採用同样技法创作的四幅国画:屈原、司马相如、左思、苏东坡四位中华辞赋宗师人物诗画,可谓气势恢宏、前所未有。受到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讚誉。并在《中华辞赋》论坛专刊发表。他所携数幅《风雪竹》也被马识途、闵凡路等几位辞赋大家收藏。余下两幅三尺风雪竹参加“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八月份慧眼识宝双月拍专场拍卖,拍卖号581和613,均拍卖成交。
同年,他应聘担任《中华辞赋画院》院长。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他创作的油画《辛亥百年祭》在北京《中华辞赋》第五期发表。为庆祝国庆创作国画《共产党万岁新中国长青》在中国石化《江汉报》专刊发表。为庆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圆满成功!他採用风雪绝技创作了国画《中华龙腾飞》,在辞兔迎龙年之际,他篆书楹联:“神舟飞船沖天为人类谋福祉;中华巨龙滕海向百姓洒甘霖。”天道酬勤,他相信风雪竹、傲骨梅,六十年心血没白费。他的绘画艺术也会象中华龙一样腾飞!

艺术年表

1957年
1957年 我在武汉市二十一中学读国中时,拜齐白石在湖北的唯一入室弟子,我的表哥着名国画家王文农为师学画。
1962年
1962年 我在武汉市二十中学高中毕业,考入湖北高等商校美术广告专业学习。
1964年
1964年 湖北高等商校毕业,我绘製了300X200cm巨幅油画《毛主席在北戴河》,在院校展出。
同年,国家分配在湖北潜江商业局任橱窗美术设计师。
1966年
1966年 以后十年我创作绘製了大量文革油画、宣传画。除壁画、墙画不可保留,部分布面油画和纸面水粉画遗失、破损、转让外,现仍有不少收藏。
1970年
1970年 我绘製的700X300cm巨型油画《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在湖北潜江中心广场像塔上悬挂。
1971年
1971年 我设计製作的《潜江水乡园林》沙盘模型入选在“湖北省农展馆”展出。
1972年
1972年 油画《上阵》在湖北潜江“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美术摄影展”荣获优秀作品奖。
1973年
1973年 送画作请恩师王文农指教併合影纪念,表哥题款:“余农病经年,自惭无用有愧于时,愿表弟努力上进。文农七月半。”
1977年
1977年 油画《东方红》荣获湖北荆州地区美展一等奖。
1979年
1979年 我与恩师王文农二十二年师生情纪念,表哥将“风雪竹”王氏独门特殊绘画绝技秘传与我,使之正式成为“文农风雪竹”第二代传人。并先后赠画十余幅给我临摹珍藏,题款均为“建元表弟存玩”或“建元爱弟如相见”。
1980年
1980 任江汉石油管理局设计院规划製图工程师。
1981年
1981年 我绘製巨幅宣传画《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奋斗》两幅油画悬挂于江汉油田五七大道旁。
1982年
1982年 国画《风雪竹》在“江汉油田首届书法美术摄影展”荣获一等奖。
1983年
1983年 拜湖北版画家宋恩厚为师,其后,又拜天津大港油田着名画家李良玉为师,学习版画、水印木刻。
同年,版画《锁油龙》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版画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全国石油职工版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辑入《中国石油职工版画选集》。
1984年
1984年 成立“江汉油田美术协会”任常务理事。“江汉油田摄影协会”副主席。
同年,在北京拜着名版画家李桦为师併合影纪念。我创作的木版画《殷切希望》受到李老师好评,并发表在当年《江汉石油报》七月二十五日第四版。
同年,水印木刻《油乡纵横》荣获“湖北省工人画廊”铜牌奖。
版画《锁油龙》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誌封底发表。
1985年
1985——1986年 在《中国摄影函授学院》学习考试合格,颁髮结业证书。
同年,参加编辑《江汉油田志》及封面设计、美术摄影完成获奖。
1986年
1986年 加入“中国石油摄影协会”和“武汉市摄影家协会”。
同年,绘製巨幅油画《五讲四美花盛开》和《搞科研为四化做贡献》悬挂街头,并在《江汉石油报》发表。
1986年 国画《油海深处》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石油工人美术书法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987年
1987——1988年 在武汉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园林装饰艺术培训班”由《湖北美术院》着名雕塑家王福臻教授、《中南建筑设计院》黄鹤楼总设计师向欣然先生等大师授课。学习结业颁发证书。当选为“全国园林装饰艺术联谊会”理事。
1988年
1988年 水印木刻《水乡油田》获《大众美术报》优秀作品奖。
同年,摄影作品《风雨畅想曲》荣获“江汉金箱杯摄影大赛”金杯奖。
1989年 加入“中国美协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画家叶建元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
同年 我设计的江汉油田中心标誌雕塑《油田的主人》和水杉公园内李先念主席题写的
《江汉水杉纪念碑》分别荣获1990年度、1991年度两项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同年,在全国“勘察设计”杂誌发表《论建筑艺术与雕塑共存》、《论建筑模型在方案设计中的
套用》、《建筑畅想曲》等论文五篇。
水印木刻《水乡油田》在《工人日报》发表。
宣传画《奔向2000年》在《中国石油报》发表。
摄影作品《风雨畅想曲》荣获“全国特钢杯摄影大赛”一等奖。并在《重庆日报》头版发表。
《风雨畅想曲》荣获“湖北省工人画廊”金牌奖。《风雨畅想曲》荣获全国石油职工文化大赛优秀奖。
并在《中国石油画报》发表。同时荣获“中国石油摄影大赛”运输杯铜奖。
摄影作品《脑袋吵疼了》荣获“全国首届集邮摄影大奖赛”三等奖,并在《集邮》杂誌上发表。
摄影作品《无语问苍天》荣获“全国首届摄影小说大奖赛”优秀奖。
1990年 当选为“江汉油田首届文联”委员。
同年,摄影作品《风雨畅想曲》荣获《大众摄影》月赛三等奖。
1991年
1991年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江汉设计装潢公司”副总经理。
同年,摄影作品《火海蛟龙》入选“全国首届消防摄影展”。
摄影作品《馋猫》荣获“全国天华杯儿童人像摄影展”优秀奖。
1992年
1992年 在湖北江汉设计院举办“叶建元书法美术摄影个人作品展”。
1993年
1993年 下海任“广西北海装饰工程公司”设计总监。
1994年
1994年5月28日恩师表哥王文农病逝,享年84岁。表嫂琼仙将《王文农书画作品集》精装本,题款后送与我珍藏。
1995年
1995年 画家叶建元辑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1996年
1996年 潜心绘画并从事文学作品创作。《老叶短篇小说集》完稿,其中收录历年创作发表短篇小说二十篇。
1997年
1997年《竹叶诗草》——画款题诗(第一集)完稿。
1998年
1998年《家传奇闻录》和《老叶相声小品集》收集整理完稿。
1999年
1999年 叶建元辑入《中国摄影家全集》。
2000年
2000年 自行设计装修的150平米画室“风雪画堂”建成。成立“潜隆画院”任院长,开始收徒授课,教学两年时间。
2002年
2002年 闭门谢客,潜心钻研水墨技法,对“文农风雪竹”独门绘画绝技开拓创新,将单一“风雪竹”发展为风雪花鸟、人物和山水系列,并在版画、油画不同画种中巧妙灵活套用,为中国画融贯中西,海纳百川开闢蹊径,闯出一条新路。準备为此绝技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这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发展。
2003年 油画《风头浪尖斗大鲤》在《中国钓鱼》杂誌“钓友画廊”发表获奖。
2004年 油画《改革总设计师》在中国石化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三联展荣获三等奖。
国画《世纪伟人邓小平》荣获中国石化江汉局“重阳节书法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画家叶建元辑入“江汉油田文联成果彙编”——《与时代同行》美术家图册。
《江汉周末》发表记者专访题为《叶建元:艺术天地任逍遥》整版文章,
其中刊登本人美术、雕塑、摄影 作品共六幅。
武汉《老年文汇报》转载叶建元《艺术天地任逍遥》文章,并刊登水墨画《风竹》一幅。
2005年 油画《千手..牵手.和谐.和平》荣获“中国石化油画展”优秀奖,併入选《中国石化油画作品集》。
油画《大刀进行曲》荣获中国石化《江汉石油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
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美术作品二等奖。
2006年 油画《千手.牵手.和谐.和平》複製版被福建台商林先生重金收藏。
2007年 油画《小平风采》荣获“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颁发的“华夏情”书画大赛一等奖。
2008年 国画《画家齐白石》荣获“中国石化文联迎新春美术书法摄影展”作品优秀奖。
2009年 中国石化《江汉周末》“见证”栏目刊登记者题为
《叶建元:六十年风雨绘画路》的专访文章,并刊登本人生活照及国画《风雪竹》一幅。
该报头版报导“叶建元巨型油画《跨越时空六十年国庆大典》完成”。
中国石化江汉文联《源流》杂誌封底2009年 中国石化《江汉周末》“见证”栏目刊登记者题为
《叶建元:六十年风雨绘画路》 发表油画《跨越时空六十年国庆大典》。
中国石化江汉电视台专题採访录像:画家叶建元创作巨幅油画《跨越时空六十年国庆大典》
向国庆六十周年献礼,在当晚“油田新闻”节目中播出。
巨幅油画《跨越时空六十年国庆大典》(390X140cm)在“北京东方佳琦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和
“北京嘉信昌拍卖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拍卖会上拍卖。拍卖号1003,估价50万,起拍价30万。
2010年 北京《中华辞赋》第三期,刊登叶建元国画风雪系列作品六幅。
其中《风雪竹》三幅,《风雪人物》一幅,《风雪幽兰》一幅,《风雪菊》一幅。
纪念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曹禺四大名着创作国画,
在《江汉周末》版发表《梅兰竹菊》斗方四幅和《曹禺名着人物》四条屏。
《潜江日报》人物专栏发表题为《叶建元:为曹禺名着作画》专题採访文章,
并大幅刊登国画《曹禺名着人物》四条屏。
2011年 受聘担任《中华辞赋画院》院长。
北京《中华辞赋》第一期发表国画《曹禺名着人物》四条屏。
五月份应邀参加“首届中华辞赋北京高峰论坛”,我向大会赠送国画《屈原、司马相如、左思、苏东坡》四位中华辞赋宗师,风雪人物诗画四条屏。受到与会专家学者讚誉。并在《中华辞赋》第三期论坛专刊发表。所携数幅《风雪竹》被马识途、闵凡路等几位辞赋大家名人收藏。余下两幅三尺《风雪竹》参加“北京红太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八月份慧眼识宝双月拍专场拍卖,拍卖号581和613,均拍卖成交。
2011年 创作油画《怀念伟人毛泽东》迎接建党九十周年,并在《江汉周末》刊登记者题为“画家叶建元创作巨幅油画迎七一”的採访文章。
同时中国石化江汉电视台在《油田新闻》节目中现场直播,专访画家叶建元创作巨幅油画《怀念伟人毛泽东》迎七一的录像。
油画《怀念伟人毛泽东》在中国石化江汉文联《源流》杂誌“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专刊”封底发表。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创作油画《辛亥百年祭》在北京《中华辞赋》第五期发表。
为庆祝国庆创作国画《共产党万岁 新中国长青》在中国石化江汉报专刊发表。
同年,为庆贺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创作国画《中华龙腾飞》。

作品赏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