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及鼻窦异物
鼻异物(foreign body in nose)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外来物质进入鼻腔、鼻窦,或内生物质滞留于鼻腔、鼻窦者。异物种类:虽然种类繁多,但主要可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两大类,前者又可分为非生物类及动、植物类。 1.外生性异物 (1)非生物类异物:如小玩物、塑胶珠、玻璃球、橡皮头、金属弹片、碎石丸、小饰物及纽扣等。 (2)动物类异物:如水蛭、昆虫、蛆、蛔虫、毛滴虫等。 (3)植物类异物:如花瓣、花蕊、果仁、果壳、豆粒类等。 2.内生性异物 如鼻石、鼻腔及鼻窦牙、死骨、凝血块、痂皮等。
症状体徵
随异物性状、大小和形态各异。多有一侧性鼻塞,鼻涕带血含脓,且具臭味。如异物光滑,刺激性小,短期内可无症状。较大的或植物性异物,膨胀后可将鼻腔完全堵塞,日久影响鼻窦引流,可并发鼻窦炎,致使流脓涕、头痛等。
用药治疗
取出鼻腔及鼻窦异物是主要治疗。应根据异物的种类、性质、大小、形状、所在部位及停留时间,採取相应的方法取出。
1.对于无生命的形状不规则之鼻腔异物,如纸团、木片、纱条等可用镊子取出。
2.对表面光滑坚硬的圆形异物,如珠子、圆石等,可用小刮匙或异物钩自上方超越异物自后向前钩出,不能用镊子,以防推入后鼻孔或鼻咽部,甚至误吸入喉腔或气管内,危及生命。
3.若鼻甲肿胀,分泌物较多或有肉芽时,宜用血管收缩剂充分收缩鼻黏膜,吸净分泌物,发现异物后用合适器械取出。
4.有生命的异物,如水蛭等,可用1%丁卡因滴入鼻腔将其麻醉再取出。
5.对于鼻窦异物,可採用鼻外径路或在鼻内镜下取出异物。随着鼻内镜在鼻外科的套用,为鼻窦异物的临床治疗开闢了一个新的途径,避免了传统鼻内进路手术的盲目性、局限性,减少了手术的颅、眼併发症,已被更多的鼻科学者推广套用。鼻窦异物取出所致併发症,可包括颅内感染、脑脊液鼻漏、眶内感染、泪囊损伤、眼球塌陷、失明、大出血等。因此术前要求仔细定位,确定好手术入路,术中儘量减少损伤周围组织,儘量一次性取出,术后套用足量抗生素治疗,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预防破伤风。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活细节,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理病因
外生性异物可通过前、后鼻孔或外伤而进入鼻腔、鼻窦;内生性异物可为先天性异常或外伤所致。
1.自塞入鼻 以儿童为多见。常因好奇玩耍或闻嗅含香精的橡皮头等,误将细小物品塞入鼻内。有的因怕家长斥责,当时不说,日久遗忘,症状出现后才被警觉。
2.爬行入鼻 尤其是在热带地区,昆虫和水蛭较多,可爬入露宿者鼻内。
3.饮吸入鼻 如在不洁净的水域捧饮生水或捧水洗脸时吸水洗鼻,致使水中生物进入鼻内。
4.弹射入鼻 工矿爆破、电动刨锯、狩猎玩枪时发生意外,使石块、木片、铁屑及弹片等进入鼻腔、鼻窦。战伤亦可并发鼻腔或鼻窦金属异物。
5.呕逆入鼻 呕吐、喷嚏、呛咳时,可迫使食物、蠕虫等逆行入鼻。
6.误遗于鼻 行鼻部手术时不慎将棉片、纱条、小器械或其断端遗留于鼻腔、鼻窦内,造成医源性异物。
7.内生于鼻 如鼻石,鼻腔及鼻窦额外牙等内生性异物。
疾病诊断
儿童诉单侧鼻塞,或流脓血涕且伴有恶臭者,应首先虑及鼻腔异物。如异物存留过久,感染较重,鼻腔分泌物较多,甚至有肉芽组织形成者,有时需吸除分泌物后,以探针探查才可发现异物。对透光性差的异物可行X线检查。对十较大较深的异物,可藉助CT定位。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其他辅助检查:
鼻内镜及CT扫描检查明确异物部位。
併发症
长期鼻腔异物可并发下鼻甲坏死,鼻中隔穿孔,鼻窦炎或形成鼻石。
预后
随着鼻内镜在鼻外科的套用,为鼻窦异物的临床治疗开闢了一个新的途径,避免了传统鼻内进路手术的盲目性、局限性,减少了手术的併发症。
发病机制
鼻腔异物存留日久,化热聚湿,腐败流脓,带血脓涕且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