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路及磁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及磁路实验指导书》共有十一个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学生应根据实验内容仔细地阅读本实验指导书和附录部分,做好实验的预习以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弄懂实验原理与电路,明了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了解电路元件、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时,必须亲自动手,认真做好接线、操作、测量和记录。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和分析,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有疑问之处,应及时请教师指导。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划。实验之后,要认真整理、分析和总结数据结果,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每人一份,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在一份实验报告中通常应包括: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实验内容及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结果与分析,以及通过实验所得的收穫与体会等方面。通过以上步骤,以全面完成每一个实验任务,达到实验要求。
基本介绍
- 书名:电路及磁路实验指导书
- 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页数:57页
- 开本:16
- 作者:谷良
- 出版日期:1993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304008520
文摘
插图:
第一次实验需强调说明:本次实验与后面的各实验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涉及后面各个实验中都要使用的基本测量仪器——指针式万用表及通用双蹤示波器。只有真正熟悉了这两种基本测量仪器,在做实验时才能得心应手,省时省力,因此,学生应花较多的时间真正学会正确使用万用表特别是通用双蹤示波器。
实验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条件,设计本次实验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在本次实验之前,学生一定要阅读本指导书后面的附录一至附录五的内容,了解万用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要点,了解基本的测量误差理论和电路中常用元件选择的要点等知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在测量线性电阻、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正弦交流电压、电流的方法。
2.掌握使用(通用双蹤)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的方法;掌握使用示波器来测量典型的周期性波形的峰一峰值和有效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图1-1被测电路是由串、并联电阻元件和独立电压源构成的。用指针式万用表来测量电路时,应选择适当的欧姆档来测量各电阻元件的数值;选择适当的电压、电流档来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或流经电阻的电流。
第一次实验需强调说明:本次实验与后面的各实验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涉及后面各个实验中都要使用的基本测量仪器——指针式万用表及通用双蹤示波器。只有真正熟悉了这两种基本测量仪器,在做实验时才能得心应手,省时省力,因此,学生应花较多的时间真正学会正确使用万用表特别是通用双蹤示波器。
实验指导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条件,设计本次实验内容,以期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在本次实验之前,学生一定要阅读本指导书后面的附录一至附录五的内容,了解万用表、示波器的正确使用要点,了解基本的测量误差理论和电路中常用元件选择的要点等知识。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指针式万用表在测量线性电阻、直流电压、直流电流及正弦交流电压、电流的方法。
2.掌握使用(通用双蹤)示波器观察各种电信号波形的方法;掌握使用示波器来测量典型的周期性波形的峰一峰值和有效值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图1-1被测电路是由串、并联电阻元件和独立电压源构成的。用指针式万用表来测量电路时,应选择适当的欧姆档来测量各电阻元件的数值;选择适当的电压、电流档来测量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或流经电阻的电流。
序言
本书是依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九二级电路及磁路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课程的新编教材——《电路及磁路》(李瀚荪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而编写的,是电气、电子、计算机各类专业电路及磁路实验的指导书。
实验课教学环节在电路及磁路教学中为24个学时,占总学时的17%。
实验课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例如,在课程学习时,一般是由较複杂的微分求导公式推导出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而对导出的结论理解不深。若在做实验时对该条件加以验证,则可以在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中深刻理解结论,即负载电阻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它所消耗的功率减小,只有当其值等于网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时,它所消耗的功率值才最大,从而负载电阻才能获得电源传送的最大功率。再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耦合电感”内容时,一般总是被互感的“同名端”,打点“.”等较难理解的概念所困挠,从而在列写电路的迴路或网孔方程时常常出错。教材中关于这部分的文字说明肯定是重要的,但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就会得到直接的实际经验,使理解更加深刻。
实验课的第二个重要意义在于:实际动手做实验的经验不仅有利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更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实验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会做几个固定内容的实验,而在于给学生一个动手的机会,通过做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测量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会正确地使用一些最基本的电工、电子测量仪器;使学生能将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实际测量的手段结合起来,学会正确地选择测量仪器及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学生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自己动手去设计一个合理的试验电路是要求较高、较困难的题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有所培养和提高。
电路及磁路课的实验内容与后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既有联繫又有区别:前者侧重于对基本电路及磁路理论的“验证”,而后者则更注重于对较複杂的电子电路的实际工作性能进行测量。在电路及磁路实验中培养的动手能力必定在以后的电子技术的实验中也十分有用。
本书共有十一个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学生应根据实验内容仔细地阅读本实验指导书和附录部分,做好实验的预习以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弄懂实验原理与电路,明了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了解电路元件、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时,必须亲自动手,认真做好接线、操作、测量和记录。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和分析,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有疑问之处,应及时请教师指导。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实验之后,要认真整理、分析和总结数据结果,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每人一份,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在一份实验报告中通常应包括: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实验内容及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结果与分析,以及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收穫与体会等方面。通过以上步骤,以全面完成每一个实验任务,达到实验要求。
实验课教学环节在电路及磁路教学中为24个学时,占总学时的17%。
实验课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
第一,学生通过做实验,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例如,在课程学习时,一般是由较複杂的微分求导公式推导出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而对导出的结论理解不深。若在做实验时对该条件加以验证,则可以在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中深刻理解结论,即负载电阻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它所消耗的功率减小,只有当其值等于网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时,它所消耗的功率值才最大,从而负载电阻才能获得电源传送的最大功率。再如,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耦合电感”内容时,一般总是被互感的“同名端”,打点“.”等较难理解的概念所困挠,从而在列写电路的迴路或网孔方程时常常出错。教材中关于这部分的文字说明肯定是重要的,但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就会得到直接的实际经验,使理解更加深刻。
实验课的第二个重要意义在于:实际动手做实验的经验不仅有利于对课程内容本身的理解,更有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实验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会做几个固定内容的实验,而在于给学生一个动手的机会,通过做实验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测量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会正确地使用一些最基本的电工、电子测量仪器;使学生能将理论的分析方法和实际测量的手段结合起来,学会正确地选择测量仪器及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学生参考有关的书籍和资料,自己动手去设计一个合理的试验电路是要求较高、较困难的题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也有所培养和提高。
电路及磁路课的实验内容与后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内容既有联繫又有区别:前者侧重于对基本电路及磁路理论的“验证”,而后者则更注重于对较複杂的电子电路的实际工作性能进行测量。在电路及磁路实验中培养的动手能力必定在以后的电子技术的实验中也十分有用。
本书共有十一个实验。在做实验之前,学生应根据实验内容仔细地阅读本实验指导书和附录部分,做好实验的预习以明确实验的目的与要求,弄懂实验原理与电路,明了实验的操作方法与步骤,了解电路元件、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时,必须亲自动手,认真做好接线、操作、测量和记录。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思考和分析,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有疑问之处,应及时请教师指导。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实验之后,要认真整理、分析和总结数据结果,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每人一份,目的是训练和培养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在一份实验报告中通常应包括:实验目的、仪器设备、实验内容及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和整理结果与分析,以及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收穫与体会等方面。通过以上步骤,以全面完成每一个实验任务,达到实验要求。
编辑推荐
《电路及磁路实验指导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实验一 万用表和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二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三 电路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
实验四 实际电路元件R、L、C及M参数的测定
实验五 动态电路中过渡过程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六 正弦稳态电路的有效值的测量
实验七 动态电路频率特性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八 三相电路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九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实验
实验十 耦合电感电路测量
实验十一 磁路基本特性的测量
附录一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要点
附录二 电压表及电流表在测量时正确接入电路的方法
附录三 通用双蹤示波器的工人和原理及使用要点
附录四 几种典型的周期性波形的峰-峰值Up与有效值U之间的关係
附录五 选择电路的基本元件电阻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要点
附录六 功率表的原理和使用要点
附录七 几种典型的构成磁路的铁芯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的数据表
实验二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实验三 电路基本定律及定理的验证
实验四 实际电路元件R、L、C及M参数的测定
实验五 动态电路中过渡过程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六 正弦稳态电路的有效值的测量
实验七 动态电路频率特性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八 三相电路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九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实验
实验十 耦合电感电路测量
实验十一 磁路基本特性的测量
附录一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要点
附录二 电压表及电流表在测量时正确接入电路的方法
附录三 通用双蹤示波器的工人和原理及使用要点
附录四 几种典型的周期性波形的峰-峰值Up与有效值U之间的关係
附录五 选择电路的基本元件电阻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的要点
附录六 功率表的原理和使用要点
附录七 几种典型的构成磁路的铁芯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的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