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拟电子线路(第2版)
《模拟电子线路(第2版)》是由杨凌主编,2019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电气信息类与自动化类专业本科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低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参考。
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晶体二极体及其基本套用电路、双极结型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低频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及其稳定性、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信号的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在系统可程式模拟器件及其开发平台。
基本介绍
- 书名:模拟电子线路(第2版)
- 作者:杨凌
- ISBN:9787302525912
- 类别: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年6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成书过程
该教材是在总结第1版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跟蹤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并听取多所院校用书师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提高、修改增删修订而成。
修订内容如下:
- 该教材在内容和习题中均加强了MOS场效应器件及电路的相关内容;
- 弱化与现代积体电路系统设计相关性较小的分立元件电路的有关内容,如将5.3节的内容标记为选讲内容;
- 进一步突出积体电路的套用,如在第9章中增加9.7节,介绍电子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特殊放大器;
- 进一步突出经典电路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在大部分章节增加了套用实例。
该教材由杨凌主编,杨凌编写第1~11章,阎石编写第12章,高晖编写附录A及附录B。
2019年6月1日,该教材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该教材介绍了模拟电子线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晶体二极体及其基本套用电路、双极结型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场效应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低频功率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负反馈及其稳定性、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信号的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在系统可程式模拟器件及其开发平台。书中每章均以讨论的问题开始,以小结结束,章末配备了习题(包括仿真习题),附录提供了大部分习题的参考答案。
教材目录
第1章绪论1.1电子科学技术发展概述 1.1.1电子管时代 1.1.2电晶体时代 1.1.3积体电路时代 1.1.4SoC时代 1.2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1.3“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1.3.1“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 1.3.2“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2章晶体二极体及其基本套用电路 2.1半导体物理基础知识 2.1.1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 2.1.2本徵半导体 2.1.3杂质半导体 2.1.4半导体的导电机理 2.2PN结 2.2.1PN结的形成 2.2.2PN结的伏安特性 2.2.3PN结的击穿特性 2.2.4PN结的温度特性 2.2.5PN结的电容特性 2.3晶体二极体 2.3.1二极体的结构、符号 2.3.2二极体的伏安特性 2.3.3二极体的主要参数 2.3.4几种特殊的二极体 2.3.5二极体的模型 2.4二极体的基本套用电路 2.4.1整流电路 2.4.2稳压电路 2.4.3限幅电路 2.4.4开关电路 ※2.5PN结的套用实例——太阳能系统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3章双极结型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3.1双极结型电晶体 3.1.1BJT的分类、结构及符号 3.1.2BJT的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 3.1.3BJT的伏安特性曲线 3.1.4BJT的主要参数 3.1.5BJT的模型 3.2放大电路概述 3.2.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3.2.2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3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3.1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3.3.2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3.3.3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3.3.4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功率分析 3.4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3.4.1静态分析方法 3.4.2动态分析方法 3.4.3静态工作点与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关係 3.5放大电路的等效电路分析方法 3.5.1静态分析方法 3.5.2动态分析方法 3.6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6.1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6.2分压式偏置Q点稳定电路 3.7BJT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组态 3.7.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输出器 3.7.2共基极放大电路 3.7.3三种基本BJT放大电路的比较 3.8多级放大电路 3.8.1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3.8.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3.8.3常用组合放大电路 ※3.9BJT放大电路的套用实例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4章场效应电晶体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4.1场效应电晶体 4.1.1结型场效应管 4.1.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 4.1.3FET的主要参数 4.1.4各种类型FET的符号及特性比较 4.1.5放大状态下FET的模型 4.1.6FET与BJT的比较 4.2FET放大电路 4.2.1FET的直流偏置电路 4.2.2三种基本的FET放大电路 4.2.3FET放大电路与BJT放大电路的比较 ※ 4.2.4FET放大电路的套用实例——前置放大器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5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 5.1频率回响概述 5.1.1频率回响的基本概念 5.1.2频率回响的分析 5.2BJT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 5.2.1BJT的频率参数 5.2.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 5.2.3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 5.2.4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 ※5.3BJT放大电路的低频回响 5.4FET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 5.4.1FET的高频小信号等效模型 5.4.2FET放大电路的高频回响 ※5.4.3FET放大电路的低频回响 5.5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回响 5.5.1多级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5.5.2多级放大电路的下限截止频率 5.6宽频放大电路的实现思想 ※5.7放大电路的瞬态回响 5.7.1上升时间 5.7.2平顶降落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6章低频功率放大电路 6.1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6.1.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主要研究问题 6.1.2功率放大电路的分类 6.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6.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6.3.1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6.3.2电路性能分析 6.3.3功率BJT的选择 6.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6.4.1甲乙类双电源功率放大电路 6.4.2甲乙类单电源功率放大电路 6.5桥式功率放大电路 ※6.6集成功率放大电路 6.6.1BJT集成功率放大器LM386 6.6.2BiMOS集成功率放大器SHM1150Ⅱ 6.6.3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套用实例 6.7功率器件 6.7.1功率BJT ※6.7.2功率MOSFET ※6.7.3功率模组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7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7.1集成运放概述 7.1.1集成运放的组成 7.1.2集成运放的结构特点 7.2电流源电路 7.2.1BJT电流源电路 7.2.2FET电流源电路 7.2.3电流源电路用作有源负载 7.3差分放大电路 7.3.1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 | 7.3.2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7.3.3有源负载差分放大电路 7.3.4差分放大电路的传输特性 7.3.5FET差分放大电路 7.3.6差分放大电路的失调及其温漂 7.4集成运算放大器 7.4.1BJT集成运放——μA741 7.4.2FET集成运放——MC14573 7.4.3混合型集成运放——LF356 7.4.4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7.5电流模运算放大器 7.5.1电流模电路基础 7.5.2电流模运算放大器 ※7.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套用实例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8章负反馈及其稳定性 8.1反馈的基本概念及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框图 8.1.1反馈的基本概念 8.1.2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框图 8.2反馈的分类及判别方法 8.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及四种基本组态 8.3.1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 8.3.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 8.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8.4.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增益稳定性的影响 8.4.2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8.4.3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内部噪声与干扰的抑制 8.4.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影响 8.4.5负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的影响 8.5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近似估算 8.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8.6.1负反馈放大电路稳定工作的条件 8.6.2稳定裕量 8.6.3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分析 8.6.4相位补偿技术 ※8.7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套用实例——25瓦四通道混频器/放大器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9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 9.1集成运放套用电路的分析方法 9.1.1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及理想运放的性能指标 9.1.2集成运放套用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9.2基本运算电路 9.2.1比例运算电路 9.2.2加、减运算电路 9.2.3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9.2.4对数和指数运算电路 9.2.5乘法和除法运算电路 ※9.2.6模拟乘法器 9.3实际运算放大器运算电路的误差分析 9.3.1Aod和Rid为有限值时对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运算误差的影响 9.3.2Aod和KCMR为有限值时对同相比例运算电路运算误差的影响 9.3.3失调参数及其温漂对比例运算电路运算误差的影响 9.4精密整流电路 9.4.1精密半波整流电路 9.4.2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绝对值电路 9.5有源滤波电路 9.5.1一阶有源滤波电路 9.5.2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9.5.3带通滤波电路 9.5.4带阻滤波电路 9.5.5全通滤波电路 ※9.5.6开关电容滤波电路 9.6电压比较器 9.6.1单限电压比较器 9.6.2滞回电压比较器 9.6.3视窗电压比较器 9.7特殊用途放大器 9.7.1仪表放大器 9.7.2隔离放大器 9.7.3互导运算放大器 ※9.8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的套用实例 9.8.1比较器的套用: 模/数(A/D)转换器 9.8.2数/模(D/A)转换器 9.8.3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滤波器 9.8.4特殊放大器的套用——电动机控制系统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10章信号的产生电路 10.1正弦波振荡电路概述 10.1.1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 10.1.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分类 10.1.3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分析方法 10.2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2.1RC文氏桥振荡电路 10.2.2RC移相式振荡电路 ※10.2.3文氏桥振荡器的套用实例 10.3LC正弦波振荡电路 10.3.1LC并联谐振迴路的频率特性 10.3.2LC选频放大电路 10.3.3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 10.3.4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10.3.5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10.4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10.4.1石英晶体的特点和等效电路 10.4.2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10.5非正弦波信号产生电路 10.5.1方波产生电路 10.5.2三角波产生电路 10.5.3锯齿波产生电路 ※10.6ICL8038函式发生器 10.6.1电路结构 10.6.2工作原理 10.6.3引脚排列及性能特点 10.6.4常用接法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11章直流稳压电源 11.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 11.2滤波电路 11.2.1电容滤波电路 11.2.2其他形式的滤波电路 11.3线性稳压电路 11.3.1稳压电路的性能指标 11.3.2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11.3.3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11.3.4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套用实例 ※11.4开关稳压电路 11.4.1开关稳压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11.4.2串联型开关稳压电路 11.4.3并联型开关稳压电路 【小结】 【习题】 【Multisim仿真习题】 ※第12章在系统可程式模拟器件及其开发平台 12.1引言 12.2主要ispPAC器件的特性及套用 12.2.1ispPAC10 12.2.2ispPAC20 12.2.3ispPAC30 12.2.4ispPAC80/81 12.3PACDesigner软体及开发实例 12.3.1PACDesigner的基本用法 12.3.2设计实例 【小结】 【习题】 附录A电路仿真软体 附录B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 配套教材
该教材有配套教材——《模拟电子线路学习指导与习题详解(第2版)》。
书名 | 书号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作者 |
---|---|---|---|---|
《模拟电子线路学习指导与习题详解(第2版)》 | 9787302525929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19.06.01 | 杨凌 |
- 课程资源
该教材配有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教材特色
该教材在保证基础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阐述了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兼顾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在构建教材体系结构时,尊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教材的主线是以半导体器件为基石,从分立走向集成,从经典跃向现代。章节安排上儘量避免内容的倒置,促进知识的正迁移,防止负迁移。
该教材编写时利用图、表等形象化的语言,使问题的叙述更为精练。此外,在介绍与电路有关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时,突出电路结构的构思方法。
该教材在阐述电路分析方法的同时,注重突出电路设计方法,增加了设计类例题及习题。在处理课程“三要素”——“器件”“电路”和“套用”三者的关係时,遵循“管为路用”“分立为集成服务”“电路因套用而生”的原则,使器件与电路的结合更为紧密,分立和集成的关係更为密切,工程套用性更为突出。
该教材除继续保持第1版的特点外,在修订时,遵循“突出集成、强调套用、利于教学”的修订原则。注重进一步处理好教材内容“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工程”“内容多与学时少”以及“教与学”的关係。
作者简介
杨凌,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作委员,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非线性电路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