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SQL技术与网路数据开发详解

SQL技术与网路数据开发详解

SQL技术与网路数据开发详解

《SQL技术与网路数据开发详解》是2008年11月24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强锋科技、斯琴巴图、张利峰。

基本介绍

  • 书名:SQL技术与网路数据开发详解
  • 作者:强锋科技、斯琴巴图、张利峰
  • ISBN:9787302188094
  • 定价:46.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11-24
  •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涵盖了SQL语言中绝大部分的内容,所有知识点均採用实例进行介绍,实例短小精悍,通俗易懂,针馯Access、SQL Server和Oracle三种主流DBMS进行讲解,针对VB、VC和C#讲解SQL在程式语言中的使用方法。
丛书特色:
作者均为有丰富的网路编程经验的一线开发人员,全面攻克网路编程领域的技术难点与热点,极大地提升您的网路套用开发水準,确保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深入性,贯穿丰富的套用实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专门设计了综合案例,让您领会项目开发的整体思路,配多媒体光碟讲述界面操作,既节省篇幅,又容易上手。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介绍了SQL语言的知识体系,以及在Access、SQLServer和Oracle资料库系统中的使用方法。
全书共24章,内容涵盖了SQL语言各方面的知识,包括资料库的基础知识,搭建运行SQL语言实例的环境,SQL语言的历史、特点,创建和使用资料库、数据表、索引、视图的方法,高级数据查询的各种使用方法,SQLServer和Oracle常用函式的用法,聚合函式的各种用法,数据更新语句的使用方法,创建和使用存储过程、自定义函式和触发器的方法,资料库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方面的知识,T-SQL和PL/SQL的控制流语句,事务处理和并发事务处理,以及如何在VisualBasic、VisualC++和VisualC#中使用SQL语句运算元据库等。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配有大量的精选实例,具有很好的教学价值与参考价值,力求让读者迅速掌握SQL语言的使用方法和各种技巧。
本书适用于初、中级资料库用户和想涉足资料库编程的用户,同时也可用作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和社会培训班的教材。

图书目录

第1章资料库基础 1
1.1资料库基础知识 2
1.1.1几个资料库套用案例 2
1.1.2相关资料库的名词 2
1.1.3计算机数据管理 3
1.1.4资料库系统的组成 4
1.1.5资料库系统的特点 5
1.2资料库发展史 6
1.2.1第一代资料库 6
1.2.2第二代资料库 7
1.2.3第三代资料库 7
1.3当今流行的资料库管理系统简介 7
第2章设定SQL语句执行的环境 9
2.1在Access2003中执行SQL 10
2.1.1Access2003的安装与启动 10
2.1.2通过Access的图形界面创建
资料库 10
2.1.3在Access中执行SQL语句 11
2.2在SQLServer中执行SQL 13
2.2.1SQLServer2000的安装 13
2.2.2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资料库 13
2.2.3使用查询分析器执行SQL语句 14
2.3在Oracle10g中执行SQL语句 15
2.3.1安装Oracle10g 15
2.3.2使用SQL*Plus执行SQL语句 16
2.4执行SQL脚本档案 19
2.4.1SQL脚本档案 19
2.4.2在SQLServer的查询分析器中
执行脚本档案 20
2.4.3在Oracle的SQL*Plus中执行
脚本档案 21
第3章SQL语言基础 23
3.1SQL概述 24
3.1.1SQL的历史 24
3.1.2SQL的特点 24
3.1.3SQL的功能 25
3.2SQL语言的组成 25
3.3探索SQL环境 27
3.3.1了解SQL执行环境 27
3.3.2了解SQL资料库的层次结构 27
3.3.3 在SQL环境中命名对象 28
第4章数据表 29
4.1数据类型 30
4.1.1字元型数据 30
4.1.2数字型数据 30
4.1.3日期时间数据 30
4.1.4二进制数据 31
4.1.5图片、声音、视频数据 31
4.1.6自定义数据类型 31
4.1.7Access中的数据类型 31
4.1.8MySQL中的数据类型 33
4.1.9SQLServer中的数据类型 35
4.1.10Oracle中的数据类型 37
4.2数据表基础 38
4.2.1记录和栏位 38
4.2.2表结构 39
4.3表逻辑设计 39
4.3.1E-R模型图 39
4.3.2规範化与範式 41
4.4表的创建(CREATETABLE) 42
4.4.1使用CREATETABLE语句
创建表 42
4.4.2创建带有主键的表 43
4.5表结构的修改(ALTERTABLE) 44
4.5.1ALTERTABLE语句格式 44
4.5.2增加新栏位 45
4.5.3增加带有默认值的新栏位 46
4.5.4修改栏位的类型和宽度 47
4.5.5删除栏位 48
4.5.6删除带有默认值的栏位 49
4.5.7更改主键 50
4.6表的删除、截断与重命名 51
4.6.1删除表 51
4.6.2截断表 51
4.6.3重命名表 51
4.7创建与删除资料库 52
4.7.1创建资料库 52
4.7.2删除资料库 53
4.7.3创建本书使用的数据表 53
第5章索引 57
5.1索引基础 58
5.1.1使用索引的原因 58
5.1.2索引的种类 58
5.2索引的创建和使用 59
5.2.1创建索引前应当注意的内容 59
5.2.2创建索引的SQL语句 59
5.2.3创建和使用非聚簇索引 60
5.2.4创建和使用唯一索引 62
5.3索引的删除 63
第6章查询数据——SELECT语句 65
6.1SELECT语句的组成结构 66
6.1.1最基本的语法格式 66
6.1.2带有主要子句的语法格式 67
6.1.3SELECT各子句的执行顺序 67
6.1.4关于SELECT语句的一些说明 68
6.2查询数据 68
6.2.1查询单栏位的方法 68
6.2.2去除重複信息——DISTINCT 69
6.2.3查询多栏位 69
6.2.4查询所有栏位 70
6.2.5根据现有栏位值计算新栏位值 71
6.2.6命名新列(别名)——AS 72
6.2.7将查询结果保存为新表 73
6.2.8连线栏位 74
6.3排序数据 76
6.3.1按单栏位排序 76
6.3.2设定排序方向 77
6.3.3按多栏位排序 77
6.3.4按栏位位置排序 78
第7章条件查询 79
7.1条件表达式 80
7.1.1指针与栏位变数的概念 80
7.1.2条件表达式 80
7.2使用WHERE关键字设定查询
条件 83
7.2.1WHERE子句用法 83
7.2.2查询数值数据 84
7.2.3查询字元型数据 85
7.2.4查询日期数据 87
7.2.5按範围查询数据(BETWEEN) 88
7.2.6查询空值 89
7.3排序条件查询的结果 90
7.4TOP与ROWNUM的使用 90
第8章高级条件查询 93
8.1组合WHERE子句 94
8.1.1AND运算符 94
8.1.2OR运算符 95
8.1.3AND与OR的优先顺序问题 96
8.2使用IN运算符 97
8.2.1使用IN运算符 97
8.2.2使用IN运算符的优点 99
8.3NOT运算符 100
8.4实现模糊查询 102
8.4.1LIKE运算符 102
8.4.2“%”通配符 103
8.4.3使用“%”通配符查询日期型数据 105
8.4.4“_”通配符 106
8.4.5“[]”通配符 108
8.4.6SQLServer、Access和Oracle
中的通配符比较 109
8.4.7定义转义字元 109
第9章SQL函式的使用 111
9.1SQL函式的说明 112
9.2SQLServer的函式 112
9.2.1类型转换函式 112
9.2.2日期函式 115
9.2.3数学函式 118
9.2.4字元函式 119
9.3Oracle的函式 123
9.3.1类型转换函式 123
9.3.2日期函式 127
9.3.3数值函式 130
9.3.4字元函式 131
9.4将NULL更改为其他值的函式 132
9.4.1SQLServer的ISNULL函式 132
9.4.2Oracle的NVL函式 133
9.5IF…ELSE逻辑函式 133
9.5.1DECODE函式 133
9.5.2CASE函式 134
第10章聚合函式与分组数据 137
10.1聚合函式 138
10.1.1使用COUNT函式求记录个数 138
10.1.2使用SUM函式求某栏位的和 140
10.1.3使用AVG函式求某栏位的
平均值 141
10.1.4使用MAX、MIN函式求最大、
最小值 142
10.1.5统计汇总相异值(不同值)记录 143
10.1.6聚合函式对NULL值的处理 144
10.2数据分组 146
10.2.1将表内容按列分组 146
10.2.2聚合函式与分组配合使用 147
10.2.3查询数据的直方图 148
10.2.4排序分组结果 149
10.2.5反转查询结果 149
10.2.6使用HAVING子句设定
分组查询条件 151
10.2.7HAVING子句与WHERE子句的
区别 151
第11章多表连线查询 153
11.1将数据存储在多个不同表的
原因 154
11.2範式 155
11.3连线查询 156
11.3.1连线两表的方法 156
11.3.2使用笛卡儿积解决录入难题 158
11.3.3使用两表连线查询数据 161
11.3.4多表连线查询 162
11.3.5使用表别名简化语句 163
11.3.6使用INNERJOIN连线查询 164
11.4高级连线查询 165
11.4.1自连线查询 165
11.4.2内连线查询 168
11.4.3外连线查询 169
11.4.4交叉连线查询 172
11.4.5连线查询中使用聚合函式 174
11.5组合查询 176
11.5.1使用组合查询 176
11.5.2使用UNION的规则 178
11.5.3使用UNION解决不支持全外
连线的问题 179
11.5.4使用UNION得到複杂的统计
汇总样式 180
11.5.5排序组合查询的结果 180
第12章子查询 185
12.1返回单值的子查询 186
12.1.1使用返回单值的子查询 186
12.1.2子查询与聚合函式的配合使用 187
12.2返回一列值的子查询 189
12.2.1使用IN的子查询 190
12.2.2使用NOTIN的子查询 191
12.3相关子查询 192
第13章视图 195
13.1视图基础 196
13.1.1视图引例 196
13.1.2使用视图的原因以及注意问题 198
13.1.3视图的规则和限制 199
13.2视图的创建 200
13.2.1创建视图的SQL语句 200
13.2.2利用视图提高数据安全性 202
13.2.3利用视图得到汇总数据 203
13.2.4利用视图简化计算栏位的使用 204
13.2.5利用视图简化多表连线 206
13.3视图的删除 207
第14章插入数据 209
14.1直接向表插入数据 210
14.1.1插入完整的行 210
14.1.2向日期时间型栏位插入数据 211
14.1.3将数据插入到指定栏位 212
14.1.4将查询结果插入表 214
14.1.5INSERTSELECT与SELECTINTO
的区别 215
14.2通过视图插入数据 216
14.2.1通过视图插入数据 216
14.2.2使用带有WITHCHECKOPTION
选项的视图 218
第15章更新和删除数据 221
15.1更新表中的数据 222
15.1.1更新单个栏位的数据 222
15.1.2更新多个栏位的数据 223
15.1.3使用子查询更新数据 224
15.1.4使用表连线更新数据 225
15.1.5使用UPDATE语句删除指定
栏位的数据 225
15.2删除表中的数据 227
15.2.1使用DELETE语句删除
指定记录 227
15.2.2在DELETE语句中使用
多表连线 228
15.2.3使用DELETE语句删除
所有记录 230
15.2.4使用TRUNCATE语句删除
所有记录 230
15.3通过视图更新表 231
15.3.1不能用于更新的视图 231
15.3.2通过视图更新表数据 232
15.3.3通过视图删除表数据 233
第16章管理资料库的安全 235
16.1用户 236
16.1.1创建用户 236
16.1.2修改用户 237
16.1.3为用户授予CREATESESSION
许可权 238
16.1.4为用户授予SELECT许可权 239
16.1.5为用户授予INSERT、UPDATE
和DELETE许可权 241
16.1.6为用户授予系统许可权 244
16.1.7为所有用户授予许可权 245
16.1.8查看用户拥有的许可权 246
16.1.9取消用户的指定许可权 247
16.1.10删除用户 247
16.2角色 247
16.2.1角色的概念 247
16.2.2创建角色——CREATEROLE 248
16.2.3为角色授权——GRANT 249
16.2.4将角色授予用户——GRANT 250
16.2.5查看角色的许可权 252
16.2.6取消角色——REVOKE 253
16.2.7删除角色——DROPROLE 253
16.2.8Oracle中系统预定义的角色 253
16.3SQLServer安全管理 254
16.3.1SQL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 254
16.3.2向SQLServer添加安全账户 256
16.3.3从SQLServer中删除安全账户 259
16.3.4SQLServer许可权管理 260
16.3.5SQLServer角色管理 263
第17章完整性控制 267
17.1了解完整性约束 268
17.1.1数据的完整性 268
17.1.2完整性约束的类型 268
17.2与表有关的约束 269
17.2.1栏位约束与表约束的创建 269
17.2.2非空约束——NOTNULL 270
17.2.3唯一约束——UNIQUE 271
17.2.4主键约束——PRIMARYKEY 274
17.2.5外键约束——FOREIGNKEY 276
17.2.6校验约束——CHECK 278
17.3扩展外键约束的内容 280
17.3.1引用完整性检查 280
17.3.2MATCH子句 282
17.4扩展校验约束的内容 284
17.4.1定义断言 284
17.4.2创建域和域约束 285
17.5SQLServer中的完整性控制 286
17.5.1创建规则(Rule) 286
17.5.2规则的绑定与鬆绑 287
17.5.3创建默认值(Default) 289
17.5.4默认值的绑定与鬆绑 291
第18章存储过程和函式 295
18.1存储过程简介 296
18.1.1存储过程基础 296
18.1.2存储过程的优点 297
18.2在SQLServer中创建和使用
存储过程 297
18.2.1SQLServer的系统存储过程 297
18.2.2创建存储过程的语法 298
18.2.3调用语句EXECUTE的语法 300
18.2.4创建简单存储过程 300
18.2.5创建带输入参数的存储过程 301
18.2.6给输入参数设定默认值 302
18.2.7创建带输出参数的存储过程 303
18.2.8创建有多条SQL语句的存储
过程 304
18.2.9删除存储过程 305
18.3在SQLServer中创建和使用
函式 307
18.3.1标量函式 307
18.3.2表值函式 308
18.3.3删除用户定义函式 311
18.4几个系统存储过程的使用 311
18.4.1使用sp_rename重命名对象 311
18.4.2使用sp_depends显示引用对象 311
18.4.3使用sp_help显示对象信息 312
18.4.4使用sp_helptext显示对象的
源码 312
18.5Oracle中的存储过程和函式 313
18.5.1在Oracle中使用存储过程 313
18.5.2在Oracle中使用函式 314
18.5.3在Oracle中使用user_source
获取信息 315
第19章SQL触发器 317
19.1SQL触发器基础 318
19.2在SQLServer中创建和使用
触发器 318
19.2.1创建触发器的语法 318
19.2.2使用INSERT触发器 320
19.2.3使用DELETE触发器 321
19.2.4使用UPDATE触发器 323
19.2.5使用INSTEADOF触发器 325
19.2.6使用条件插入触发器 326
19.2.7删除触发器 329
19.3在Oracle中创建和使用触发器 329
19.3.1创建触发器的语法 329
19.3.2行级触发器 330
19.3.3语句级触发器 331
19.3.4判断所执行的数据修改操作 332
19.3.5系统触发器 332
19.3.6追蹤资料库启动与关闭信息 333
19.3.7追蹤用户DDL操作信息 335
19.3.8禁用和删除触发器 338
19.3.9从user_triggers中查询触发器
信息 339
第20章控制流语句 341
20.1Transact_SQL的控制流语句 342
20.1.1BEGIN…END语句 342
20.1.2IF…ELSE语句 342
20.1.3WHILE语句 343
20.1.4BREAK命令 344
20.1.5CONTINUE命令 344
20.1.6WAITFOR语句 345
20.2PL/SQL的控制流语句 345
20.2.1IF…THEN…ELSE语句 346
20.2.2IF…THEN…ELSIF语句 346
20.2.3LOOP语句 346
20.2.4WHILE语句 347
20.2.5FOR语句 347
20.3控制流语句的几个套用 348
20.3.1判断资料库对象是否存在 348
20.3.2向日誌表循环插入日期数据 351
20.3.3使用游标和循环提取数据 353
第21章事务处理 357
21.1事务基础 358
21.1.1事务的概念 358
21.1.2事务的案例 358
21.1.3事务的ACID特性 359
21.2控制事务处理 359
21.2.1开始事务处理 359
21.2.2使用ROLLBACK撤销事务 360
21.2.3使用COMMIT提交事务 362
21.2.4根据判断提交或撤销事务 364
21.2.5Oracle的语句级事务处理 366
21.2.6使用保存点 367
21.3并发事务 369
21.3.1并发事务 369
21.3.2事务锁 371
21.3.3事务隔离级别 371
第22章VisualBasic中使用SQL语句 373
22.1ADO简介 374
22.1.1ADO基础知识 374
22.1.2ADO的优点 374
22.1.3ADO的核心对象 375
22.2连线资料库 375
22.2.1在工程中引用ADO 375
22.2.2连线Access资料库 376
22.2.3连线SQLServer和Oracle
资料库 377
22.2.4连线ODBC数据源 379
22.3执行SQL语句运算元据库 381
22.3.1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CREATE
TABLE语句 381
22.3.2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INSERT
语句 384
22.3.3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UPDATE
语句 385
22.3.4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DELETE
语句 385
22.3.5使用RecordSet对象执行Select
语句 386
第23章VisualC++中使用SQL语句 389
23.1在项目中引用ADO 390
23.2连线资料库 391
23.2.1连线SQLServer资料库 391
23.2.2连线Access和Oracle资料库 393
23.2.3连线ODBC数据源 395
23.3执行SQL语句运算元据库 395
23.3.1使用Recordset对象执行CREATE
TABLE语句 395
23.3.2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INSERT
语句 399
23.3.3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UPDATE
语句 401
23.3.4使用Connection对象执行DELETE
语句 403
23.3.5使用RecordSet对象执行Select
语句 404
第24章VisualC#中使用SQL语句 409
24.1连线资料库 410
24.1.1在项目中添加引用语句 410
24.1.2连线SQLServer资料库 410
24.1.3连线Access和Oracle资料库 412
24.2执行SQL语句运算元据库 415
24.2.1使用SqlCommand对象执行CREATE
TABLE语句 415
24.2.2使用SqlCommand对象执行INSERT
语句 418
24.2.3使用SqlCommand对象执行UPDATE
语句 419
24.2.4使用SqlCommand对象执行DELETE
语句 421
24.2.5使用SqlCommand对象执行Select
语句 423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