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产业
信息产业指专门生产、收集、整理、传递信息,并製造各种信息设备的工业。分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信息产业指与电子计算机有直接关联的工业。包括电子计算机的研究及製造、程式设计等行业。广义信息产业则是把出版、印刷、新闻、广播通讯、广告等以及上述狭义信息产业所包括的行业一併称之为信息产业。西方未来学家认为,信息产业将是信息社会 (或后工业社会) 的支柱产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信息产业
- 外文名:Information Industry
- 又称:第四产业
- 简介:计算机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产业
- 出处:《美国的知识和分配》
概念
今天的信息产业的概念,是在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提出与信息产业相类似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弗里兹·马克卢普(F. Machlup)教授。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和分配》一书,首次提出了完整的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徵及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儘管马克卢普没有明确使用信息产业一词,并且在所界定的範围上与现行的信息产业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认它基本上反映了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徵。
信息产业结构图

随后,1977年,美国史丹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马克·波拉特(M. U. Porat),在马克卢普对信息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题为《信息经济:定义与测算》(The Information Economy)的9卷本内部报告,把知识产业引申为信息产业,并首创了四分法,为信息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他把社会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四大类,并将信息产业划分为所谓的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简介
一般定义

信息产业是属于第四产业範畴,它包括电讯、电话、印刷、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传统的信息部门和新兴的电子计算机、雷射、光导纤维、通讯卫星等信息部门。主要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从事信息的生产、传递、储存、加工和处理。
第四产业是从三次产业中分化出来的属于知识、技术和信息密集的产业部门的统称。它包括:设计、生产电子计算机软体及其服务部门,谘询部门,套用微电脑、光导纤维、雷射、遗传工程的新技术部门,高度自动化、电气化部门等,信息产业是独立作为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特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它不但包括软体、资料库、各种无线通信服务和线上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而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将不再包括在内,被划为製造业下的一个分支。
重新定义的信息产业是指那些将信息转变成商品的行业。
分类
(1)生产和分发信息及文化产品的行业;
(2)提供传递或分发这些产品以及数据或通信方法的行业;
(3)处理数据的行业。
四个行业
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
国际定义
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其内涵和外延都会随着该产业的不断扩大和成熟而扩大与变动。自弗里兹·马克卢普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以来,各国学者都先后对信息产业的概念和範围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但是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角度,关于信息产业的概念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
欧洲定义
欧洲信息提供者协会(EURIPA)给信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业是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工业。
美国定义
美国商务部按照该国1987年《标準产业分类》,在其发布的《数字经济2000年》中给出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业应该由硬体业、软体业和服务业、通讯设备製造业以及通讯服务业四部分内容组成。美国信息产业协会(AIIA)给信息产业的定义是:
信息产业是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製造和提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的生产活动的组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在他们于1997年联合制定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简称NAICS)中,首次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规定下来。该体系规定,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部门应该包括以下单位:生产与发布信息和文化产品的单位;提供方法和手段,传输与发布这些产品的单位;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的单位。具体包括出版业、电影和音像业、广播电视和电讯业、信息和数据处理服务业等四种行业。
信息流程

日本定义
日本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认为:信息产业是提高人类信息处理能力,促进社会循环而形成的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化产业构成的产业群,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及信息产品化。信息产业的内容比较集中,主要包括软体产业、资料库业、通讯产业和相应的信息服务业。
国内定义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时间不长,对于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划分,由于分析的角度、标準不同和统计的口径不同,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我国数量经济学家和信息经济学家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产业是为产业服务的产业,是从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装备的製造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内部机构的总称。同时,他认为信息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产业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与电子计算机有关的生产部门;广义的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收集、存贮、检索、组织加工、传递信息有关的生产部门。
我国学者曲维枝认为:信息产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开发、设备、产品的研製生产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的总称,是一个包括信息採集、生产、检测、转换、存储、传递、处理、分配、套用等门类众多的产业群。基本上主要包括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製造业、通信与网路设备以及其他信息设备製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包括软体产业、资料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其他内容服务业)。
儘管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概括起来大致有广义、狭义和持中间学派三种不同的观点。广义的观点是在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理论的影响下,认为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信息生产;流通、利用有关的产业,包括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及科研、教育、出版、新闻等部门。狭义的观点是受日本信息产业结构划分的影响,认为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套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製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机构。并把信息产业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技术和设备製造业,二是信息服务业。还有的学者认为信息产业就是信息服务业,它是由以数据和信息作为生产处理、传递和服务为内容的活动构成,包括数据处理业、信息提供业、软体业、系统集成业、谘询业和其他等。
影响
新转折
依靠钢筋混凝土式的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那幺在未来十年以及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谁能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持产业呢?李奇认为,信息产业最有可能。
他表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成长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资本、劳动、科技,资本和劳动对我国来说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优势,唯一缺的是科技。信息网路产业的频繁更新换代以及知识密集性特点决定了其科技含量高,强大的外部性决定了其可以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
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着重强调了我国经济成长内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政府对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高度重视,2010年势必将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支持力度。
实际上,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已经明确指出,保荐机构应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特别是信息产业等领域的企业。创业板扩融进程的加快,也拓宽了像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渠道,大大地减轻了其资金需求的压力。
资本市场
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物联网、三网融合、3G被明确提及。这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形势最为複杂的2010年,在转变经济成长方式、发展新兴产业、扩大内需过程中,信息产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仅物联网一项,就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巨大空间。与人们的普遍感知相反,物联网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不可触摸的概念,它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在超市消费结账时,会享受到射频识别(RFID)服务,这是物联网;当我们使用汽车导航仪时,会享受到全球定位系统的服务,这也是物联网。
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一个“物物相联”的网际网路,相比于“人人相联”的网际网路,物联网也将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物联网还有着长长的产业链,云计算、三网融合和北斗系统这些技术均可纳入物联网的範畴。
广州证券林穗林认为,在当今科技时代,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新的信息需求将不断产生,信息技术产品将加快升级换代,信息产业将继续扮演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角色。
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善,资本市场也已经提前做出了反映。IT运维管理龙头――神州泰岳取代贵州茅台成为资本市场第一高价股。
据工信部预计,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快于2009年,预计增速为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