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

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

从1929年开始,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等相继研究、草拟和出版《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来拼写中国话,这也就是所谓“中国拉丁化新文字”。各地制订的方言拉丁化新文字方案有上海话(后来改为“江南话”)、苏州话、无锡话、宁波话、温州话、福州话、厦门话、客家话、广州话、潮州话、广西话、湖北话、四川话等13种。

规则

1. 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根据整词而非单个汉字分词。
2. 当「u」出现在某个字的首位,且该字并非某一词的首字时,「u」改写为「w」以避免混淆。
3. 当「i」出现在某个字的首位,且该字并非某一词的首字时,「i」改写为「j」以避免混淆。
4. 当「y」出现在某个字的首位,且该字并非某一词的首字时,同时前一字以「n」或「g」结尾时,「y」改写为「j」以避免混淆。
5. 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不标示声调,声调依据上下文推断,仅「a」及「ai」在读上声时改写为「aa」及「aai」。
6. 「un」单独成音节时写为「wen」,「ung」单独成音节时写为「weng」。

例句

以下例句将四川俗语转写为四川话拉丁化新文字:
1. 矮子过河,安(淹)了心
 Ngaaizgoho,nganloxin
2. 足正不怕鞋歪
 Giuozenbupaxaiuai
3. 吃苞谷粑打呵欠,开黄腔
 Cbaogubadaaxoxai,kaixuongqiang
4. 猫抓糍粑,脱不到爪爪
 Merzuacba,tobudaozaozao

参考文献

倪海曙(1948年).《中国拼音文字运动史简编》.时代书报出版社.
 A.P.(1955年第43期),《「四川方言辞彙」补(一)》,语文知识
 A.P.(1955年第44期),《「四川方言辞彙」补(二)》,语文知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