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描述面试法
行为描述面试简称BD(behavior description)面试,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与一般的结构化面试的区别在于,它採用的面试问题都是基于关键胜任特徵的行为性问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行为描述面试法
- 外文名:behavior description
- 简称:BD
- 简介: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化面试
简介
行为描述面试法是基于行为的连贯性原理髮展起来的。
面试官通过求职者对自己行为的描述来了解两方面的信息:一是求职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判断他选择本组织发展的原因,预测他未来在本组织中发展的行为模式;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所採取的行为模式,并将其行为模式与空缺职位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面试过程中,面试官往往要求求职者对其某一行为的过程进行描述,如面试官会提问“你能否谈谈你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公司总经理辞职的经过”等。
在提问过程中,行为描述面试所提的问题还经常是与应聘者过去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有关的,而且提问的方式更具有诱导性。例如,对于与同事的冲突或摩擦,“你与你同事有过摩擦吗?举例说明”的提问显然不如“告诉我,与你工作中接触最少的同事的情况,包括问题是如何出现的,以及你们之间关係最紧张的情况”更能激起应聘者真实的回答。
实质
一般来说,面试官通过行为描述面试要了解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应聘者过去的工作经历,判断他选择本企业发展的原因,预测他未来在本组织中发展所採取的行为模式;二是了解他对特定行为所採取的行为模式,并将其行为模式与空缺岗位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见行为描述面试的实质如下:
1、用过去的行为预测未来的行为。
2、识别关键性的行为要求。
3、探测行为样本。
行为描述面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收集过去行为的事例,判断行为答覆。
要了解应聘者是否能真的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去做,最好的方法就是收集过去行为的一些事例。应聘者曾经做过的一些事例要比他们告诉你“经常做、总是做、能够做、将会做、可能做或应该做”更为重要。通常应聘者给出的非行为性(理论性)的回答频率偏高,他们给出的观点,往往并不一定是他们真正曾经做过的事例。面试官应综合应聘者实际描述的和曾经做过的事例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2、提出行为性的问题。
通常,行为性问题的提出带有这样的语气,如:“请谈谈你在……时遇到的情况,你是怎样处理的”,“你是否遇到过……的情形?请谈谈其中一例。”
以下我们用表格的形式来区分在面试实际过程中行为性提问、理论性提问、引导性提问的不同之处:能力 行为性问题举例 理论性问题举例 引导性问题举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请讲一个你最近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质量问题、设备问题、工艺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你怎样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你能解决质量出现的问题吗?
适应能力 请讲一个你必须按照不断变化的要求进行调整的事例。当时的情况怎样?结果又怎样? 如果你必须按照不断变化的要求调整计画,你会感觉怎样? 如果在短短的时间内换了多个工作岗位,你会介意吗?
销售能力 请描述一个在过去一年中你做的最大一笔订单的情况,你是怎样完成的? 为什幺你认为你可以做销售这一行? 你能接受我们给你订出的销售目标的挑战吗?
团队协调能力 作为一名主管,你如何处理棘手的员工事例? 你如何对付难以管理的职员? 你擅长解决矛盾或冲突吗?
3、利用标準化的评定尺度。
在採用行为描述面试法时,各个面试官可能会用不同的行为标準对求职者进行评定,为了保证评定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面试前必须制定一个标準的评定尺度。下表以适应能力评定等级标準为例加以说明,在此用5分制的打分方法:1分 2分 3分 4分 5分对工作变动几乎无适应能力。 不喜欢工作变动;儘量适应工作变动;工作表现差。 可以接受工作变动;及时补充新知识;工作表现不差。 可以接受工作变动;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工作表现进步。 非常喜欢挑战性工作;工作表现积极主动;能举例说明自己过去成功适应工作的历史。
行为描述面试有三个显着特徵
第一,面试问题设计以工作分析和职位胜任力为基础,内容都是与目标岗位有关的行为性问题。
第二,可以对所有面试者询问同样或相似的问题。
第三,可以系统、量化处理面试者的回答。由于企业在面试前就已确定岗位的胜任素质权重和评价量表,所以能够在面试后对每个问题的回答进行量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