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压中心
气压中心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形成的 。
同时,以北半球为例,7月份夏季时,陆地由于吸热快,近地面空气上升于是形成低气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成块状或者条状,于是形成低气压中心,而海洋则相反,由于比热容比陆地大,吸热慢,近地面空气下沉,于是形成高压。
北半球夏季时最常见的低压中心,有亚欧低压或者印度低压,北美低压。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气压中心
- 常见高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 类别:气象学名词
- 常见低压:太平洋低压,冰岛低压
气压中心
1、读一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图,在北纬6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冷却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大西洋上冰岛低压和北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
2、读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在北纬30°附近,由于亚欧大陆受热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印度低压最为突出,使副热带高气压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的亚速尔高压。
分类
常见的高压中心。有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还是以北半球为例,1月份冬季时,陆地散热快,近地面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将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成块状或者条状,于是形成高气压中心,海洋相反,散热慢,形成低气压。
北半球冬季时,常见的低压中心,太平洋低压,冰岛低压。
常见的高压中心,亚欧高压也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北美高压。
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北半球冬季冷空气的发源地,夏季副热带太平洋高气压是北半球的暖空气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