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源村乡

源村乡

源村乡

源村乡位于金沙县东部,距金沙县城76公里,东北以偏岩河为界,距遵义县贵遵高速公路26公里,遵义市50公里,南邻官田乡,西接沙土镇,西北抵木孔乡,全镇8个行政村均通公路,公路网路里程达160公里(2013)。乡境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海拔760——1100米之间,全镇土地面积102平方公里。辖8个村(其中有4个移民村),126个村民组,8290户,32000人。有耕地面积18865亩,其中田63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粮食作物有 水稻、玉米、小麦、红薯。经济作物有烤菸、油菜、辣椒、花生、“五星”枇杷、雪梨等。畜牧产品以猪、牛、马、羊为主。水产品主要有银鱼、鲢鱼、鲤鱼等。矿产资源有煤、褐铁矿、菱铁矿、硅质矿等。其中乡境煤矿属无烟煤,地质储量约4亿吨,燃烧值7000大卡左右;褐铁矿已堪明储量800万吨,含铁品位45%以上;菱铁矿乡境储量1200万吨,含铁50%;硅质矿储量为1000万吨。全镇处于乌江电厂库区河畔,水岸线长约40公里,有源村客运码头。旅游景点有蝙蝠洞,石笋峡谷,绍龙寺庙遗址等。源村乡是金沙回沙酒的发祥地,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源村乡就发展有多家小作坊生产酒,民国时期,源村生产的义斋酒,以香味出名,销往遵义、贵阳,闻名于地方和他乡。1954年,金沙县政府在源村修建酒厂,命名的“金沙窖酒”是毕节地区名酒,贵州省八大名酒之一,现在金沙回沙酒已远销省内外,除回沙酒厂外,已有多家小作坊在不断发展,源村生产酒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源村乡
  • 外文名称:YuanCunTown
  • 行政区类别:乡
  • 所属地区:贵州省金沙县东部
  • 下辖地区:沙溪社区,双星,农庄,普惠,群星,石板,石刘,岩底,建国
  • 政府驻地:源村街回沙大道
  • 电话区号:0857
  • 邮政区码:551803
  • 面积:102平方公里
  • 人口:32000人
  • 方言:贵州话
  •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蝙蝠洞,石笋峡谷,绍龙寺庙遗址
  • 机场:毕节飞雄机场
  • 车牌代码:贵F

地理环境

源村乡距沙土镇11公里,金沙县城75公里,距毕节市310公里,距遵义市50多公里,距贵遵高速公路20多公里。
乡域属重旱少雹区,光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4.20℃—15.50℃,全年日照对数1114小时.全年无霜期290天左右,年降水量980—1053毫米,最大暴雨量为105毫米,光热条件好,雨热同季,但是时空分布不均,且石质山多,含水能力差,春夏间易发生乾旱,有“三年两头”旱,宁遭十日雨,不愿三日晴的气候特徵。
金沙县源村乡

自然资源

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8865亩,人均耕地0.75亩,其中田6218亩,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12891吨,油菜籽总产量1610吨,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烤菸、油桐和茶叶等,人均占有粮食512公斤。
源村乡源村乡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一所,完小八所,其中三所片区完小均增设国中部,村级国小六所,全乡在校中学生1520人,小学生2955人。2014年全镇各村全部通水通电通公路。

经济发展

收入

2003年,全乡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835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342万元,占51.9%,农业产值4016万元,占48%,财政收入146.5万元,人均纯收入1911元。

规划

2003年全乡境内有火炮厂一间,有规模煤矿2间,即年产9万吨的世高煤和年产3万吨的田湾煤厂。拟建的回归、重源、刘家林、水井湾四间煤厂正处在设计规划当中,源村煤炭矿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煤层稳定,办矿条件好,适于开大中型煤矿,发展前景良好。

基础设施

交通和学校
源村乡人民政府驻地源村街,是源村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常住人口3667人。镇区现状建筑主要沿源村至沙土镇的过境公路布置,以砖混结构为主,镇区街道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镇容镇貌有待于改善。集镇现有中国小各一所,源村中学位于镇区东面,占地22.14亩,共12个班,教师40余人,在校学生1500余人,国小位于镇北面,占地15.5亩,教师32人,在校学生850人。
医疗和设备
集镇现有中心卫生院一所,有病床12张,集镇内还有一所妇幼保健站,现有医疗设备比较简陋。集镇开通了程控电话,全乡装机容量为1200门,村村通电话率100%,相继建成开通了中国移动通信和中国联通行动电话。集镇电力属国家电网系统供电,截止到2010年,集镇用水系乌江库区供水,有高位水池一座,日供水200方左右,无水处理设施。

源村由来

源村乡距离金沙县城约75公里,坐落在金沙的东部,是金沙县撤区并建乡镇后较大的一个乡镇之一,与遵义县的石板镇共饮一河之水,境以河为界。
源村乡区域图源村乡区域图
追溯历史,单是一个“沅”字就有戏剧性的变化。清初开场,定名为元村场,使用“元”字意是外来的人在这个地方已经逐渐增多,理应建立一个场镇,新的元村场就此开始。
据上元村谭氏先祖“谭公佩法讳秀伯”墓碑记载,“谭公于乾隆二十四年(1760)五月初十未时在黔邑永丰里五甲地名上元村寿终”。由此说来,当时的元村场,就是上元村,谭秀伯墓碑序佐证。
据马扬坡张功锡乾隆九年(1745)——嘉庆二十一年(1817)墓碑记载:张功锡是乾隆三十年落业于元村场,嘉庆二十一年死后,因不明白当时的元村的“元”字,张怀珍道光二年墓碑序同样不明白,把“元村场”错写成“袁村市”,乾隆五十九年陈登鳌墓同样写“袁村场”,根据这三所墓碑的记载时间,相距元村场开场时间137年之多,以讹传讹一直到清末至民初。
但从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的墓碑上可以看出,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已把“袁村场”的“袁”字更为沅江的“沅”。1938年间,有一年约六旬的道人,从大渡口河边,走到小溪沟,后经过一个山坡到半边街小息时,吟了一首小诗:“一上河来三点头,一股银水向东流。谁人撞得金钟响,代代儿孙中公侯。”这首诗中的“向东流的大渡口河水”正是指沅江的水,沅村本就在大渡口河岸上边,所以不难看出沅村的“沅”就是沅江的“沅”。再查辞书:“沅江水流,发源于贵州,流入湖南的洞庭湖”,也能证明这一点。
1954年8月27日,由金沙县县长李德枫签发的《土地房产使用证》第八区新沅乡沅村居民×××使用的是新沅乡,沅村村。由此,沅字定名由来已久。并不叫什幺新源村,《土地房产使用证》可以作证。
在1992年初,撤区并乡后,时任金沙县委书记的黄玉贵向地区和省报告乡镇名称时,工作人员把沅字写成了“源”,当时的源村乡党委书记龙文超,曾向金沙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过源村乡名有误的事,当谈到沅村的“沅”字时,说沅村的“沅”应该是沅江的“沅”,县政府主要领导人说:他向地区汇报沅村已把“沅”字说成来源的“源”了。乡政府一工作人员去列印信笺函头时因不知道该用哪一个“沅”,于是随意选用了“源”。所以现代人就把“沅”用作了“源”。为了归还“沅”字的本来面目,去掉“源”字,写成“沅”字,更加有历史意义。
除“沅”字的变化之外,沅村的地理位置也曾有过几次变动。沅村真正的沅村场,据葬于套南凹元村场左侧的车履中墓碑记载,从小堰坎上的赵家屋基为起点,向左上方延伸的地方,叫上元村,也就是元村场。该元村场的旧址在现代的周姓墓地(芭蕉沟宋姓屋基)以及该墓地右面的青山杨姓屋基,这两个地方是元村场的中心点,而且杨姓屋基与宋姓屋基境是肉衣之距。
据张怀珍乾隆丙申年(1776)至道光二年(1822)墓碑记载,张姓在沅村河村平修建万寿宫,作为江西同乡会馆,把会馆捐赠给江西籍来沅村居住人员,为聚会休闲提供方便,这就是沅村传说的“万寿宫”,1854年安底王三鲊疤在安底率众起事,称缘人起义,辗转省境,战事频多,“杀富济贫”的口号影响着各地,沅村在这次运动中遭到严重创伤,如万寿宫被化为灰烬,至今留下少量的瓦片来认定当年的旧址。
因此,沅村场由上元村迁至河村平即下沅村(马扬坡脚)。老年人常说的下沅村赶场就由此而来。
在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太平军与川军、湘军在涪陵大战失利,攻遵义未克,左翼李福猷部佯攻绥阳后,经遵义南乡入境沅村,对沅村百姓进行烧杀抢夺,导致沅村场所住的平民百姓四处躲藏,外逃人员难以归家,所剩房屋遭破坏,这一年段就是传说中的“逆乱”年间。沅村场再次遭到破坏,又移至今天赶的沅村街。
然而,河村平这条历史沅村场留下街房无人居住,被损坏剩下木材房架,被一些姓氏撤去,街场房屋剩半边,沅村半边街由此而来。在民国初期,人们朝黑神庙的庙会,黑神庙的人又组织唱戏,黑神庙就成了集镇,境内形成了两个场镇,后来,当地一李姓人家的媳妇因用火不慎发生火灾,黑神庙街房被烧毁,赶了十八年场的黑神庙集市无奈被停。1955年至1959年间,建立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时期,沅村人民公社党政办公室所在地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万天宫,即现代的大关井坎上。
撤区并乡后,撤村乡办公楼修建在金钟山脚的对门寨(解放前齐家洋房子坎下),由原来的小乡8个村增加到现代的23个村,分为沅村片区工委、石板片区工委、石刘片区工委。
2008年源村乡的村级组织又一次调整,撤去三个片区工委和23个村,并建为8个村,即为:源村村、农庄村、普惠村、群星村、石板村、石刘村、岩底村、建国村。

旅游名胜

桃源洞位于源村乡荣胜村三木塘村民组的桃花山山腰,当地民称蝙蝠洞(因洞内蝙蝠多)。该洞距省城贵阳170公里,金沙县城70公里,历史名城遵义市40公里,遵义县城(南白镇)29公里,贵遵高速公路25公里,川黔铁道干线26公里,钱壮飞墓28公里,红军长征菜籽坳战斗遗址18公里,息烽悬天洞50公里。该洞周边有王家坪洞、麻三洞、杨家大洞、狐狸洞等形成一个溶洞群。花滩河流域、偏岩河流域交汇于此处。在桃花山上可与县内官田乡、沙土镇、遵义县鸭溪镇、石板镇、南白镇、三合镇、乌江镇相望。
处于乌江渡库区的花滩河、偏岩河交汇处,鱼群虾美,八方游客来此垂钓。国家旅行社将乌江高峡平湖划为黔北旅游风景线。
洞长4公里,最高处100米,最宽处30多米,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洞内有惊无险。天然石钟乳形成的堆积物雄伟壮观,千姿百态,鬼斧神工,有逼真的观音圣母、济公戏嫦娥、雄狮迎宾、仙女散花、嫦娥奔月、孙猴盗蟠桃、老寿星、罗汉晒肚、佛祖诵经、孟姜女哭长城、石林、天书楼楼顶天花板上古诗、石画、有中文、甲骨文、藏文等文化遗产,还有逼真的唐僧收徒、猪八戒拜师、桃园结义、关公刀、孔明坟。传说三国时诸葛亮藏于此洞(洞中有坟墓为证),看一条数吨重的大鲤鱼从天而降,正在跳龙门呢!经过一小溪到达一个河塘,再翻山越岭,一道银光闪闪的大雪山,彩色的地板,千姿百态、五彩缤纷,这就是水晶宫,宫内有两条蛟龙戏珠,宫内分为三宫六院,各宫各院有不同的造型和色彩,再往里面走去,放眼望去,一片白茫茫的大雪山,山上水流下,好像冰雪融化成一条条小溪,雪山下有座雄伟壮观的宝塔。

领导分工

王珠明: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分管计画生育工作,联繫人大、党政办公室。
张斌: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团全面工作,分管国土资源、村镇建设、(中岩)地灾,联繫国土资源管理所、村镇规划建设站。
谭亚雄 :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政、金融、后勤、兵役工作 。
梁永棋: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分管党政办、组织、远教、干部、双考双评双挂鈎、便民服务中心、考核办等工作;联繫整髒治乱、统战、群团、三公开工作。
孙正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主持纪委全面工作,分管预防职务犯罪、统战、工会、团委、妇联、政协、老龄、关心下一代工作、乡志、党史、老体协、档案、人劳社保、民政、民族、宗教、残联、村务公开等工作,联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社会事务办公室、农低保办。
王胜:党委委员、政法委书记,分管政治、综治、维稳、矿山地灾、禁毒、信访、依法行政等工作,协管计画生育;联繫司法所、派出所、人口和计画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画生育妇幼保健服务站。
李勇:武装部长、副镇长,分管民兵、武装、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生态家园、整髒治乱工作。
陈宇 :党委委员、副镇长,负责农业农村、移民、扶贫、统计、科技、科协、农机安全、农电网改造工作,联繫农业服务中心、林业环保站、水利站。
王成 :党委委员,分管宣传、通讯、文联、文教卫生、食品安全等工作,联繫中心校、卫生院,负责党政办公室工作。

茶叶基地

有关茶叶基地的图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