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七清净

七清净

七清净,属于上座部佛教术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七清净
  • 类型:上座部佛教术语
  • 所讲述:巴利论典
  • 可分为:由戒、定、慧三学细分

七清净介绍

七清净,,,,修习的七个阶段:
戒清净
心清净
见清净
度疑清净
道非道清净
行道智见清净
智见清净。
第三见清净到第七智见清净,可再细分别十六观智,即内观智发展的十六个阶段。

分析

见清净:名色分别智。
度疑清净:缘摄受智
道非道清净:思惟智。
行道智见清净:生灭随观智、坏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
智见清净: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省察智(返照智)。
道智和果智可以再细分为须陀洹道/果智、斯陀含道/果智、阿那含道/果智和阿罗汉道/果智,共有四组,共八项,所以称为“四双八辈”,这是原始佛教对“僧”的定义。凡圣之别,始于第一个须陀洹果,亦称初果,一但证入初果,注定不坠入恶道,最慢七次投生天上或人间之后,证入完全的解脱。解脱证果的过程。始于行舍智,经随顺智、种姓智的过程,悟入道智,证果智,行返照智,这是解脱开悟的过程,四道智都共同经过。但阿罗汉的返照智不观察未断的烦恼(因为没有剩余未断的烦恼)。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