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柳江人化石

柳江人化石

1958年9月24日,在柳江县发现古人类化石,因而命名为柳江人化石,原始生活在那里的人类称为柳江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柳江人化石
  • 发现时间:1958年9月24日
  • 发现地点:柳江县
  • 类型:化石

简要介绍

柳江人化石出土地址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通天岩,离柳州市16公里。1958年9月,发现人类颅骨一具、脊椎骨、肋骨、骨盆和大腿骨化石多块,是一个男性中年个体,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人类,比“了村人”、“河套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资阳人”原始,属于形成中蒙古人种的早期类型,为迄今在中国以至东亚发现的最早的现代人化石,对研究人类发展史是一种宝贵资料。
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室吴汝康教授鉴定,定名“柳江人”。
另有许多动物骨化石,其中有一具完整的熊猫骨架。

主要特徵

“柳江人”是人类发展史上新人阶段的人类遗骸,是迄今所知东南亚地区新人阶段人类最早期代表;
从遗存的头骨和部分肢骨化石判断其体质特徵,“柳江人”比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和“资阳人”原始,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距今约三到五万年。
化石为 1中年男子骨骼一部份。眉骨微隆起,脑壳容积约 1400多毫升;前额膨隆,嘴部后缩,无猿人向前突出特徵;枕部有粗壮肌脊,可推测出"柳江人"头部姿势与现代人相同;体质形态上和现代人基本相似。但仍保留一些头顶比现代人稍低矮,眼眶很扁等较原始性质,头骨颜面扁平程度表明“柳江人”具有蒙古人种(黄种人)主要的特徵。

发现历程

在中国南方洞穴中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1958年9月,广西柳江县新兴农场的工人在通天岩旁的一个小岩洞发现了人类化石。该洞口离山脚约 5米多。发现的人类化石计有完整头骨1个、完整的下4个胸椎(并粘连有长短不一的肋骨5段)和全部5个腰椎以及骶骨。肢骨保存有右侧的髋骨,但耻骨部分缺损。另外还有左右股骨各一段。
吴汝康(1959)认为,柳江的全部人骨化石可能属于同一个中年男性个体。生物分类上归于晚期智人。头骨属中头型。颧骨大且前突。鼻骨低宽,鼻樑稍凹,梨状孔下缘不成锐缘而低凹。鼻前窝浅。犬齿窝不明显。上门齿舌面呈铲形。这些都是蒙古人种的性状。因此柳江人是正在形成的蒙古人种的一种早期类型。
与人类化石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近乎完整的大熊猫的骨架,完整的箭猪的头骨,中国犀、剑齿象、巨貘及牛类和鹿类牙齿和肢骨。这些动物化石都是江南山洞里常见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里的成员。过去都认为这个动物群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但柳江人和上述动物一起保存在角砾堆积中,都粘结有同样的红色堆积物。从而表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不仅生活在中更新世,而且还延续到晚更新世晚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