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海耳

海耳

海耳

(1868~1938)

Hale,George Ellery

美国天文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868年6月29日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电梯製造商家庭,卒于1938年2月21日。1890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892年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5年后升为教授。1895~1905年任叶凯士天文台首任台长。1891年发明太阳单色光照相仪,翌年用它拍到了电离钙的H和K线的太阳单色像。1904年主持建成威尔逊山天文台(起初称威尔逊山太阳观测台)并任首任台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海耳
  • 外文名:Hale·George Ellery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美国芝加哥
  • 出生日期:1868年6月29日
  • 逝世日期:1938年2月21日
  • 职业:美国天文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 毕业院校:麻省理工学院
  • 主要成就:1891年发明太阳单色光照相仪
    1904年主持建成威尔逊山天文台并任首任台长

人物简介

(1868~1938)
Hale,George Ellery
美国天文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868年6月29日生于美国芝加哥一个电梯製造商家庭,卒于1938年2月21日。

职业生涯

1890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1892年任芝加哥大学副教授,5年后升为教授。1895~1905年任叶凯士天文台首任台长。

小有成就

1891年发明太阳单色光照相仪,翌年用它拍到了电离钙的H和K线的太阳单色像。1904年主持建成威尔逊山天文台(起初称威尔逊山太阳观测台)并任首任台长。1908年在该台主持建造第一座高达18米的太阳塔,用它发现了黑子的磁场,1912年又主持建成了高45米的太阳塔,用它发现了太阳的普遍磁场。1913年发现,经过11年后,太阳同一半球上黑子群中前导黑子和后随黑子的极性产生反转,只有再过11年才恢复原样。

辉煌时期

1919年他提出太阳活动的真正周期为22年,这被称为黑子的磁周,同年还提出黑子的磁分类法。他在动员富人和财团出资建造天文台和大型天文望远镜方面成果卓着。他游说金融家C.T.叶凯士出资建造了叶凯士天文台,并为该台安装世界上最大的1米折射望远镜(1897年落成),还游说商人J.D.胡克出资在威尔逊山天文台建成2.54米反射望远镜(称胡克望远镜),1917年建成之后的31年中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用它作出了许多重大天文发现。1928年他筹款建造5米望远镜和帕洛马山天文台,该望远镜直到1948年才建成,被命名为海耳望远镜。

着作作品

还参与创办《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杂誌》等天文刊物,发表论文和文章400余篇,出版多部着作。

人物纪念

为纪念他,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帕洛马山天文台于1969年合併后命名为海耳天文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