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288轰炸机
容克 Ju.288是一款在二次大战期间设计出来的纳粹德国空军轰炸机,但只有进行数次的原型机试飞,第一次试飞是于1940年11月29日。它是一款先进双发轰炸机,但一直被种种技术问题困扰而不能投产。原形机一共生产22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Ju288轰炸机
- 外文名:Junkers Ju 288
- 用途:先进双发轰炸机
背景
在二次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握有的首批军机皆有性能上的缺陷,有些设计初衷主要是民航机。唯一只有Ju 88轰炸机符合现代化设计但还是有颇多的性能问题。其中最大问题在于过小的弹舱导致要将额外的炸弹挂载于机翼区域进而拖累性能。
技术参数
基本信息
乘员: 4
长度: 17.8 m

翼展: 22.7 m
高度: 4.50 m
翼面积: 64.6 m2
载重: 20,950 kg
最大起飞重量: 21,000 kg
发动机: 2×戴姆勒-宾士 DB 606 24-汽缸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是将两具DB 601倒V 12汽缸发动机组合在一起,每个 2,700 PS(1,985 kW, 2,663 hp)
製造公司:Junkers Flugzeug und Motorwerke AG
性能参数
最高速度: 620 km/h
航程: 2,700 km
实用升限: 9,300 m
爬升率: 435 m/min
武器装备
4 × 13毫米 (.51吋) MG 131机枪
1 × 15毫米 (.59吋) MG 151 机炮或是20毫米MG 151/20机炮
3,000公斤 (6,610磅)炸弹
设计与开发
容克从1937年开始就以Ju 88改良型进行许多的性能实验,并採用Jumo 222或是223直列型。但没有试图去针对这些版本着手进行深入的设计,但在1939年海因里希 海尔顿离开亨克转往容克任职后,在5月时,容克随即将EF.74设计案递交帝国航空部。 该设计案由于整体布局与大部分的机身与机翼与Ju 88相比只是给予一定程度的放大,故含有某个程度的Ju 88设计概念。 机鼻则採用新颖的气密型驾驶舱设计。 所有的武装系统则为遥控型,但遥控武装的区域恐有破坏机身的气密性的可能。为可以安装3,630 kg (8,000 lb)等级的炸弹舱则将机身给予延长,故机翼无须额外的挂载点。由于得益炸弹全内挂化与Jumo 222複合式发动机这两项优点,与Ju 88相比该机的性能有大幅的跃进。
根据帝国航空部在1939年7月所发布有关于轰炸机 B计画案的主要性能参数时,Ju 88则是第二架被德国空军回溯定义为Bomber A的飞机。(根据1936的原始规划,当时计画的主要性能参数即为后来的He 177轰炸机)轰炸机 B计画目的準备以EF.74或是类似的新机种要替换德国空军底下所有服役中的中型轰炸机。 Bomber B的性能要求如下:速度与武装须优于Ju 88,航程须含盖英伦三岛,有高高度飞行能力;配置气密型驾驶舱,载弹量可达4,000 kg (8,820 lb)。 虽有数家航太厂提出计画案,但内部早以预定EF.74为获胜者,还是有厂商开发出原型机如Fw 191轰炸机与Do 317轰炸机,Hs 130轰炸机甚至曾被考虑为后期竞标机。
组装原型机的作业随后展开,第一架原型机于1940年中期组装完成。 动力来源则预定使用2具24-汽缸 Jumo 222发动机;此为6排,每一排有4具汽缸等级的複合式发动机,但由于Jumo 222开发的问题频传,故原型机试飞是採用BMW 801星型发动机作为替代品。 到1941年10月为止,Jumo 222发动机的品质都达不到合格的标準,这一点让他们认清在短期之内是无法进行全面性的大规模量产。 在1942年5月时,当Jumo 222发动机很明显的无法成为一个可行的发动机来源时。 容克提议安装同样也是属于焊接型的戴姆勒·宾士DB 606发动机,这个决定让大元帅赫尔曼·戈林在四个月之后不断抱怨有关于He 177轰炸机无止尽的发动机问题。
型号演变
Ju 288A :机身和机翼部分与Ju 88相同,用戴姆勒·宾士的发动机代替Jumo 222发动机。
Ju288B :在Ju 288A原型机的基础上放大机身,配备了更好的防御武器。
Ju288C :两台戴姆勒·宾士DB 606为动力源,计画1944年投入生产,但最终生产计画取消。
Ju288D :在Ju 288C基础上改进尾部装备。
Ju288G :反舰版设计,配备有355毫米(14英寸)无后座力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