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旨在表彰在我国机械科技界,科研、设计、教学、生产、管理,以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研製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每两年授予一次,每次获奖人数不超过两名。
奖励项目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奖”下设的3个专项: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
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推荐範围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
符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彰奖励条例》规定的相应条件的会员。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
年龄在40周岁以下(196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并符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彰奖励条例》规定的相应条件的会员。
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2005~2006年度在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系统主办(合办)的学术期刊上或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宣读)的论文,并符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彰奖励条例》规定的相应条件者。
推荐方法及名额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以及专业分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推荐,也可由已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的获奖人推荐。每个推荐人或推荐单位最多只能推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各1人。已经获得上述奖励者的不再被推荐。
2.“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候选论文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作总部,专业分会,省、自治区、直辖市机械工程学会和《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中国机械工程》编辑部推荐。每个推荐单位最多可以推荐5篇。
推荐材料及上报时间
推荐“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候选论文,须分别按相应推荐表的格式要求,填写推荐表(见附属档案)1式10份(优秀论文1式5份),其中1份应为原件;并附有关材料複印件1套和电子版1套。候选论文还须报送论文全文1式3份及至少3名同行专家的推荐意见(附属档案六)、刊登此论文的期刊或会议论文集的着作权页和目录1份(複印件)。
我会将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评选的基础上向中国科协推荐“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由于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人的推荐材料要求在2007年3月31日前上报,因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青年科技成就奖”候选人的推荐材料应在2007年3月5日前报到我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候选人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候选论文推荐材料请于2007年6月30日前报到我会。
2011年获得者

11月16日至17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在武汉召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维民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化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薛群基研究员,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主任陈建敏研究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薛群基院士荣获“2011年度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以表彰他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取得的卓越成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路甬祥,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周济共同为薛群基院士颁奖。
薛群基院士是我国材料化学和特种润滑材料领域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40多年在聚合物摩擦学、陶瓷摩擦与润滑、纳米材料和摩擦学、添加剂摩擦化学和新型润滑材料的设计与製备等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摩擦学研究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促进空间润滑材料、超低温齿轮润滑材料、海洋环境用特种润滑与防污降噪涂层以及节能型润滑添加剂和含稀土润滑材料等在航天、航空等高技术国家重点工程领域套用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