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潜地弹道飞弹

潜地弹道飞弹

潜地弹道飞弹

潜地弹道飞弹是指由潜艇在水下发射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战略飞弹。与潜艇的飞弹射击控制、检测、发射系统和导航系统等构成潜地飞弹武器系统。隐蔽性、机动性好,生存能力强,便于实施核突击。主要用于袭击敌方政治和经济中心、交通枢纽 、重要军事设施等战略目标。战略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潜地弹道飞弹
  • 全长:8.7~17米
  • 直径:1.4~2.1米
  • 射程:650~11000千米
  • 起飞重量:10~60余吨

基本介绍

潜地飞弹──它是由潜艇从水下发射攻击地面固定目标的飞弹。它机动性大,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便于实施核突击,是战备核武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潜地弹道飞弹潜地弹道飞弹
世界上第一枚潜地飞弹是美国的 “天狮星”1型巡航飞弹,它1951年从潜艇上发射成功,最大射程960公里,战斗部为4─5万吨级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世界上最早的潜地弹道飞弹是苏联首先研製成功的。1955年9月,苏联首次将一枚改装的陆基战术弹道飞弹从潜艇上发射成功。随后,苏联研製成功SS─N─4型潜地弹道飞弹,它的射程650公里,战斗部为100万吨级核弹头。

详细介绍

潜地弹道飞弹,全长8.7~17米,直径1.4~2.1米,射程650~11000千米,起飞重量10~60余吨,投掷重量0.5~2.吨,命中精度3700~130米。核弹头有单弹头、集束式多弹头和分导式多弹头。多弹头飞弹有3~10个分弹头,总爆炸威力为30~300余万吨梯恩梯当量。制导方式採用惯性制导或星光加惯性制导。动力装置,大多採用2级或3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也有採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战略飞弹潜艇飞弹舱有12~24具垂直发射筒。潜艇在水下机动时,导航系统能为飞弹发射连续提供有关舰位、航向、航速和纵横倾角等数据,连同预先装定的目标坐标,通过射击指挥系统随时计算出每枚飞弹的射击诸元,并将其装定到飞弹制导计算机内,迅速完成飞弹发射準备。发射时,通常採用冷发射(动力发射)方式,一般用燃气蒸汽作能源,以较大的推力将飞弹从发射筒推出,在水中上升,出水前或出水后飞弹自身发动机点火,按预定弹道射向目标。
潜地弹道飞弹潜地弹道飞弹

各国飞弹

法国

法国是6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发展潜地弹道飞弹的,1971年第一代M1型潜地飞弹正式装艇使用,使法国跻身于世界核大国行列。M1飞弹总长10.4米,弹径1.5米,射程2500公里,弹头50万吨梯恩梯当量。
继M1之后,法国又于1974年和1976年分别研製成功M2和M20潜射飞弹,这两型飞弹除弹头当量不同外(M2为50万吨,M20为100万吨梯恩梯当量),其他性能基本相同,所以同属第二代飞弹。第二代和第一代相比只是射程由25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弹头威力由5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其余并无大的改进。
1985年4月,第三代M4潜地飞弹服役。M4飞弹总长11.05米,弹径1.953米,总重35吨,射程4000公里,圆机率误差300米,分飞弹头数量6个,弹头威力为15万吨梯恩梯当量,採用3级固体火箭推进。第一级推力70吨,工作时间60秒,第2级推力30吨,工作时间75秒;第三级推力7吨,工作时间45秒。M4飞弹弹道最高点达800公里,总飞行时间20分钟。
从技术水平来看,M4比第一、二代飞弹有很大提高,飞弹尺寸有所增大,射程有所提高,并增加了一级助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採用了6个分导多弹头。这样,到80年代末,法国潜射弹道飞弹的弹头总数从原来的176个一下子增加到496个,提高近3倍。法国正在研製M5潜地飞弹和新一代15000吨级的飞弹核潜艇。
潜地弹道飞弹潜地弹道飞弹

苏联

前苏联从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潜地弹道飞弹,并于1955年9月首次在常规动力潜艇上由水面发射成功。此后,装备潜艇的有ss-n-4、ss-n-5、ss-n-6、ss-n-8、ss-n-18、ss-n-23六种液体燃料的和ss-n-17 、ss-n-20 两种固体燃料的潜地弹道飞弹。ss-n-23飞弹,射程8500千米,投掷重量为1.52吨,可携带6~8个分导式弹头,命中精度600米。

美国

美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潜地弹道飞弹,1961年在"乔治·华盛顿" 号核动力潜艇上首次水下发射成功。先后研製出"北极星"a1、a2、a3、"海神"(c3)、"三叉戟"-Ⅰ(c4)(图1)和"三叉戟"-Ⅱ(d5)六种型号潜地飞弹,分别于1960年、1962年、1971年、1979年和1990年装备潜艇;"三叉戟"-Ⅱ(d5)潜地飞弹,射程11000千米,命中精度130~185米,装有8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威力为47.5万吨梯恩梯当量。

中国

中国于1982年10月和1988年9月,由潜艇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功,标誌着中国潜地飞弹已进入实用阶段。
在现代条件下,潜地飞弹是战略核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强的武器。其发展方向是:减少品种型号,提高质量,增大射程,扩大打击目标範围和提高生存能力;进一步提高命中精度和载荷能力,增大对硬目标的摧毁能力;完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发展机动弹头和隐身技术,增大突防能力;改善发射和测控系统,缩短发射时间。潜地巡航飞弹发展方向是:提高射程、速度、制导精度和目标识别能力。
苏/俄的潜地弹道飞弹
固丫液飞弹齐上阵 前苏联先后发展了六代潜地飞弹共8种型号,有6种是液体飞弹,2种是固体飞弹。在发展潜地飞弹的同时,也相应建造了五种级别弹道飞弹潜艇及其改进型。第以代飞弹产55份N一4粉从50年代末期开始装备,採用可贮液体推进剂,射程近,精度低,只能从潜艇水面发射.第二代飞弹‘“胎二N一5”发射方式改用潜艇水下发射。第三代飞弹“55一N一61”(‘塞尔布”)携带集束式弹头.第四代飞弹有“55一N一8”(‘索弗莱,’)和“55一N一17”(“鹏”)两种型号,“55一N一81”是第一种採用星光惯性制导系统、射程最远的潜地飞弹f“55‘N一17”是第一种採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潜地飞弹。部署这一代飞弹表明,前苏联的潜地飞弹开始走“固、液飞弹齐上阵”的发展霭路_竿下枪鼻橄“55一N一18”光徽扁器对导撇飞桿价晋洪秆括酬鑫鬓纂黔”小“助影.黔蕊黑蕊嘿黔薰 第六代享弹有怡s一N一2沪(“鳃鱼与和娜55斗N一23”(“轻舟”)两种型号,长均由切洛梅设计局设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