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常见眼病,是致盲的首要原因。我国白内障患者众多,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药物能够使混浊的晶体恢复透明。只有採用手术方法将已混浊的晶状体摘除,再植入人工晶体,方能使其复明,达到理想的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目前白内障手术中优点最多、套用最广泛的手术方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
  • 优点:小切口手术
  • 治疗病症:白内障
  • 特点:优点多、套用广泛

技术概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超声乳化术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最先进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超声乳化设备也不断地完善,手术技术不断提高,一些较严重的併发症也逐渐减少。由于超声乳化吸除术具备小切口手术的一系列优点,使得这种手术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和眼科医生所接受。

技术发展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发展过程可以简单地总结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3年至1970年间,Kelman医生开始研製超声乳化仪,并进行动物实验,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套用于临床。第二阶段1970年至1980年间,超声乳化仪不断的改进,手术方法和手术技巧不断提高。第三阶段1981年至今,连续环形撕囊术的发明和粘弹剂的使用,以及诞生了由电脑控制的新型超声乳化仪。90年代,这种手术方法再次兴起,并成为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方法。
随着现代显微设备、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手术技巧也在不断提高,超声乳化技术主要分以下两个阶段。
前房超声乳化术
将晶状体核脱位或半脱位于前房内,用乳化头在晶状体的表面逐层分步乳化、吸出。其特点在于操作方便,容易学习各掌握,后囊不易破裂。但是,很容易损伤角膜内皮,引起术后角膜水肿等併发症。
最初,Kelman医生是在后房内行超声乳化术,但是,为了便于教学,他开始在前房进行操作。这种方法对指导一个初学者又没有经验的医生是较安全的。另外,当核脱位于前房时,手术者很容易地用自己已熟练掌握的技术改为标準的囊外摘除术,使手术获得成功。
1984年Gimbel和Neuham发明连续环形撕囊术,和水分离技术的运用,以及具有各种複杂参数的(如流速、吸力等)新型超声乳化仪诞生,使手术者在后房内进行超声乳化术容易操作而不发生危险。此时,后房超声乳化术的优点明显多于在前房操作。当晶状体的核较硬时,核很容易从散大的囊袋内脱出, 使得虹膜和后囊损伤的可能性减小。同时使用高质量的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使前房内超声乳化方法成为便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的较好的方法。
后房超声乳化术
后房进行晶状体核的超声乳化,也咄咄怪事原位超声乳化术。这种方法不容易操作角膜内皮,但操作较複杂,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才能完成,否则容易发生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和玻璃体脱出等併发症。对于角膜内皮有疾病的病人,或者核较软不容易脱位时,选择后房方法可以保护角膜内皮免受损害。今天,随着超声乳化仪的不断改进和各种使瞳孔保持散开的方法,使手术者在后房内操作更为容易和安全。超声乳化术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外,还可以联合其他手术,如小梁切除术,前部玻璃体切除,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矫正散光的角膜切开术等。

术前处理

术前检查

1、首先要询问病史,听取患者陈述眼部的主要症状,发病经过。再详细询问视力下降的情况。是否伴有其他的眼部症状或其他诱因。眼部是否有外伤史手术史等等都要详细询问。然后了解患者的全身病史,患者全身健康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手术后的效果,白内障为老年疾患之一,多同时存在全身性疾病,术前确诊和治疗全身疾病极为重要。询问病史也要有的放矢,着重採集与眼科有关的情况。
2、术前眼部一般检查,测量并详细记录双眼的远近视力包括矫正视力及小孔视力。检查光感、光定位,并详细记录。在暗室内检查,了解视网膜黄斑部以及周边视网膜的功能。色觉检查患者能否正确辨认颜色。术前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略呈椭圆形,透明无血管。横径11mm,垂直直径10mm。首先检查角膜的透明度,特别注意角膜内皮病变,并考虑角膜病变位置是否影响手术中操作及影响术后视力恢复。检查前房,正常的前房深度中央约有3mm向周边前房逐渐变浅,房水丁道征阴性。在闭角型青光眼或白内障膨胀期等情况下,前房一般较浅。而高度近视眼,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病例,前房较正常深。检查虹膜,注意观察虹膜的色泽、纹理,有无萎缩斑,虹膜粘连及粘连部位,有无色素层外翻或缺损等。检查瞳孔,正常情况下双眼瞳孔大小基本相等,圆形,直径3~4mm。检查晶状体,晶状体为一双凸圆形透明体,中间厚,周边薄,直径约9~10mm,厚度约4~5mm。周边赤道部的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使晶状体被悬吊于虹膜的后面,玻璃体前面。
3、检查眼底,应散瞳进行全面的眼底检查,术前儘可能记录眼底状况。尤其对患者有糖尿病、青光眼、高血压及高底近视的眼底改变很重要,以便準确判断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
4、眼内压检查,常规测量双眼的眼压,以了解术前眼压的情况,为发现和确认青光眼或其他眼病提供依据,指导手术适应证和选择手术方式。
5、B型超声检查,B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双眼视网膜情况,玻璃体积血及眼内肿瘤等,并为临床提供依据。对于高度近视眼,糖尿病患者和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尤为重要,并作为一项常规检查。
6、角膜内皮细胞的检查,角膜内皮细腻的生理功能,一是阻止房水进入角膜实质层,起到屏障作用,二是液泵的功能,把角膜基质多余的水分泵出,三是内皮细胞受操作后不能再生,只能通过周围正常内皮细胞密度和数量是维持角膜透明度的关键因素。对于有角膜病变者,外伤后的白内障,搞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及準备二期植人工晶体者,应做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内皮细胞密度在1000个/mm以上,可以考虑手术。
7、术前全身检查,全身健康状况与眼局部手术之间可相互产生影响。因而对白内障手术来讲,了解病人术前的全身状况术为重要,除一般的体格检查,如常规胸部X光透视,血、尿常规化验及出凝血时间测定,还应详细询问是否有心脏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类风湿及风湿、局部病灶等方面的疾病病史,对疑有重要脏器病变者,应做相应的特殊检查。

术前準备

1、精神準备,术前根据患者不同程度的恐慌及紧张心理,医护人员应採取一些心理护理手段,解除或减少恐惧心理的存在,使之能够配合手术。
2、全身準备,病人于手术前洗澡、刮脸,更换乾净内衣。上衣穿前开襟的衣服,不要穿套头衣服,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时便于抢救。并注意全身有无炎症。注意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手术当日不要化妆。伴有剧烈咳嗽者或妇女经期者不宜安排手术。
3、术前给药,患者于术前3日术眼滴抗生素眼水,每日3~4次,每次一滴。并于术前一日晚睡前口服镇静剂,以助睡眠。
4、手术当日準备,手术当日请患者于预定的手术时间前1小时到达,经再次检查,以确认可以手术时,再进行手术前的準备工作。

手术基本步骤

与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相比,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有自己的特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基本步骤是:
1、 麻醉,由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是在密闭眼球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对麻醉的要求不十分苛刻。如透明角膜切口手术可採用表面麻醉,但是对于初学者还是慎重为好,以选择浸润麻醉为妥。
2、 软化眼球,为了避免玻璃体脱 出等併发症,并能顺利植入人工晶体,需要软化眼球。软化眼球的主要含义是降低眼内压。
3、 消毒铺巾,同其他常规内眼手术消毒範围及铺盖无菌手术敷料、孔巾一样。
4、 开睑,开睑有两种方法,即使用开睑器或缝线开睑法,其目的都是要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一般认为使用开睑器比缝线更方便。
5、 结膜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所做的结膜瓣常以穹隆为基底,而且较小。手术完成时,只需将结膜拉向角膜缘不需要缝合,而湿式电烙器轻轻电烙一下即可。
6、 止血,进行巩膜隧道切口前,在巩膜表面电热处理,可减少切口时出血,加速手术进展,最好选用湿式电凝止血。因为湿式电凝止血引起的组织操作範围和程度最小,导致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可能性最小。
7、 手术切口,基本顺序为,巩膜深度切口,潜行剥离至角膜缘内1mm,形成3~4mm长的巩膜隧道,穿刺前房。近年来还提倡作反眉状切口,弦长一般为5mm,但要根据人工晶体光学部位的大小来定。
8、 截囊,以往常规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都是採用开罐式截囊法。但在超声乳化吸除术时,最关键一步就是要完成连续环形撕囊,撕囊的工具一般为截囊针或撕囊镊。
9、 水分离术,水分离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可以使晶状体核和晶状体囊膜分开,在乳化时可以自由地旋转晶状体核,使乳化过程在囊袋内完成。水分离分为核上水分离和层间水分离。在同一个手术中,往往这两种技术同时使用。
10、 超声乳化晶状体核,①.单手技术操作,自主切口伸入乳化头,从12点位近赤道部开始向6点拉推进;重複这一动作,形成纵向平行的沟槽。逐渐向深层次乳化,直到大部分核质乳化吸出。②双手技术操作,双手动作的技术要点是先将晶状体核破碎成小块,再逐一乳化吸出。操作虽然相对複杂,但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白内障,甚至硬核者。
11、 吸除晶状体皮质,将晶状体核乳化吸出后,医生可根据自己的习惯换用注吸操作头,将皮质沖吸乾净。
12、 植入人工晶体,前房内注入粘弹剂,根据人工晶体直径将巩膜切口向两侧扩大,使切口长度与欲植入的人工晶体直径相适应。用晶状体镊子将人工晶体植入囊袋内,用调位钩将人工晶体调位于瞳孔中心。
13、 缝合切口,用10-0的缝线将巩膜切口缝合,也可不缝合。将结膜瓣复位,用湿式电烙器电烙结膜。
手术结束后,结膜下常规注射抗生素加激素,如地塞米松2mg加庆大霉素1万单位。拆除开睑器,结膜囊内涂少许抗生素眼膏,盖无菌纱布及眼罩。

适应证禁忌证

1、凡适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病例均可以在超声乳化下完成,而且,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经验的增多,在原来某些被认为是禁忌证的病例,现在也能在超声乳化下顺利完成。由于超声乳化吸除术具备术中刺激小,手术时间短,安全的特点,只要全身疾病得到控制,由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医生施行手术,通常是比较安全的,故原来认为是禁忌证的某些病例现在也可行手术治疗而无大的风险。但需要提出的是,手术适应证的範围与手术医生对手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有较大的关係。
2、禁忌证,①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通常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禁忌证。因此,也是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禁忌证,但是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对晶状体半脱位在1/4象限内的病例也可用超声乳化的方法来完成,而且,人工晶体可以安全地植入在后房囊袋内。②葡萄膜炎的活动期,葡萄膜火的活动期不能实施手术,必须经过治疗,控制炎症,病情稳定3~6个月,方可进行手术。③眼部感染性疾患,如合併有眼部感染性疾病,如慢性泪囊炎,急性角结膜炎和脸部疖肿等,须待病灶治癒后进行手术。④眼底病变,如果白内障合併有眼底病变,如玻璃体和眼底大片的出血、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视神经萎缩,以及弱视和视功能减退等情况,不宜手术。⑤全身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未得到控制的均不宜行手术治疗,高血压或糖尿病病人如须手术则需要在心电监护下方可手术。⑥糖尿病性折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合併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虹膜新生血管的病例是手术禁忌证。⑦褐色核白内障,这类白内障的核通常是黑色的,而且非常的坚硬,要超声乳化一个非常坚硬的晶状体,所需要的能量也就要增大,时间也要延长,因此,就有可能损伤角膜内皮,导致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故硬核白内障更适合于大切口方法或超声乳化1/2核劈裂法。⑧角膜混浊,角膜混浊透明度下降的病例因操作困难,不适合选择超声乳化术方法。此外,角膜内皮细胞低于1,1000/mm2,也是超声乳化术的禁忌证。
一般情况,手术的禁忌证可分为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这与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者的经验有关。原来认为是禁忌证的某些病例,由有经验的医生施术,可取得较好的,便成为相对禁忌证或适应证。

优缺点

1、优点,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主要优点是:切口小,术后伤口癒合及术后全身康复较快,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眼部的损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眼部併发症的发生率低等特点,切口小减少了眼部瘢痕区域,为以后行其他的内眼手术提供了方便。如抗青光眼的滤过性手术。小切口,有利于维持术中前房深度,角膜内皮损伤及浅前房发生的可能减小。选用此方法,不需要卧床,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家庭成员陪护的负担。
2、缺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缺点主要是要求术者有较高手术操作技巧;在学习掌握超声乳化技术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正确或操作不熟练,如乳化针头、超声能量和灌注液损伤了角膜内皮;术中损伤虹膜,后囊破裂,以及晶状体核或皮质脱入玻璃体内等。可以造成术后角膜水肿或角膜性病变,虹膜反应,人工晶体移位,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和继发青光眼等。虽然,其他白内障手术方法也可发生以上的併发症,但是,其发生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手术者的临床经验和操作的熟练程度。
另外,超声乳化仪价格比较昂贵,较长而困难的学习过程,在某些不能提供高技术的地方,一旦出错,可导致更严重的併发症。这些都使开展和普及这项技术受到限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