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一书的出版社是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是2010年10月1日。出版时间是2010年10月1日。

基本介绍

  • 书名: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
  • ISBN:9787506355650,7506355655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第1版
  •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作者简介

王佩云,湖南长沙人,原任中国海洋石油报总编辑。曾主持编撰《海洋三字经》(少年儿童出版社)、《我爱蓝色国土丛书》(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探海人的足迹》(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一个记者的文化视角》、《蓝色国土忧思录》(民族出版社)。长篇历史小说《郑和》由海洋出版社出简体字版,台湾实学出版社出繁体字版《海上第一人郑和》,并与韩国Neukkim Publishing Company签约出韩文版。本书《铁血军团战将戚继光》初稿完成后,曾挂到网上获网友热评。另有长篇历史小说《太平天子朱棣》业已杀青,大型报告文学《中国大航海》正在创作中。

内容简介

《激荡中国海:最后的海洋与迟到的觉醒》深入浅出地揭示了中国数百年来闭关锁国、由盛而衰的根源,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国人,南沙油田灯火籼若繁星,却没行有一处属于中国,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蓝色疆土正被蚕食,南中国海正面临一场大危机。
300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风不平,浪不静。
纵观近代史,鲜血淋漓的历史事实告诉中国人,几次“国破山河在”的致命军事侵略都来自海上。经过数十年的韬光养晦、忍辱负重,千载难逢的国际战略机遇期又一次降临到中国头上,如果中国再不确立宏大的海洋发展战略,不及时与历史提供的机遇相契合,就无法完成一个大国的成长和复兴。
在中国“内向型经济结构”快速向“外向型经济结构”转换的大背景下,南海诸岛区域具有了海洋资源的依赖、海上生命线的保护、国防纵深的需要三重巨大的意义。这一巨大的国家利益绝不能拱手被他人窃取豪夺。
中国从不企图染指别人的领土,但是有权利维护自己的主权!

媒体评论

一曲“激荡中国海”,一部爱国战略书!
——着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何建明
感谢海洋,它用包容并蓄的智慧和哲理给人类以永远的启迪,读完这本抟,你将会融入到浩瀚的海洋之中。
——中国医院院士 守为
《激荡中国海》一书用大量历史和现实的生动事实说明海洋对国家民族发展的巨大影响力,有不少耐人寻味之处。“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的确值得人们认真思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司令、军事科学院原政委、海军中将 张序三
历数海史辛酸泪,放眼天下展新章;万般忧思谋国策,一片丹心照海洋。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装备技术部原部长、海军少将 郑明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世纪的中心是太平洋。太平洋问题的核心是中美两个大国在海上的竞争与合作,也即中国在海上和平发展的权利。掩卷沉思有助于了解和认识中国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高之因

目录

序言:海洋·海权·海防
前言:“振兴海洋”是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中国,从寻找世界到被世界寻找
马可·波罗热与欧洲大航海/1
摧折大明朝远航风帆的“禁海令”/4
西班牙差点儿拔得欧洲列强入侵中国的头筹/8
马六甲,留在15世纪的一声叹息
一个远航中转站的漠然消失/13
两个玩闹皇帝彻底抛弃马六甲之后/16
葡萄牙人占领澳门的百年执着/20
倭寇成为没落大明帝国的切肤之痛
汪直,亦商亦盗给大明朝廷带来的困扰/24
拍案惊奇:70个倭寇从杭州湾杀到南京城下/29
丰臣秀吉,小日本吞併大中国的一次尝试/33
康熙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
荷兰崛起,“海上马车夫”扬鞭进中国/37
经略海洋,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底气/39
康熙弃海千古败笔,不配称为“圣主”/43
“日不落”撞击“乾隆盛世”
伊莉莎白一心向海而终身不嫁/48
避暑山庄一场“聋子的对话”/50
玛嘎尔尼让中国地动山摇的一句话/53
被烟枪洋炮摧毁的中国海禁
英国最早敲开中国封闭之门的,是叼在嘴角的烟枪/58
林则徐不能承受的历史之重/62
魏源唤醒了日本,唤不醒中国/64
“同治中兴”为何只是大清国的迴光返照
海防、塞防之争,捉襟见肘的无奈/69
中法“不胜之胜”与“不败之败”的诡异/73
洋务运动原来不属“洋”/77
马汉时代,中国成了列强海权盛宴的“下酒菜”
美国因马汉而强大/82
马汉关注中国,中国不关注马汉/86
日本砍向中国的“一把快刀”/89
刘公岛漫漫长夜的倾诉/93
甲午后遗症——日本长期霸占琉球和中国钓鱼岛
琉球国原是中国亲密无间的藩属/98
日本强占琉球与清政府不屈的坚守/101
蒋介石在琉球的一念之差/104
美日共演强占我钓鱼岛的蹩脚双簧/108
“民国海军不姓海”——没有制海权的悲哀
萨镇冻的苦闷彷徨/111
民国海军的长江悲歌/114
收复南海诸岛的历史亮点/117
近海防御不能永远是“海岸巡逻”
在白马庙起步的人民海军/122
难以忘怀的西沙之战/126
赤瓜礁冲突与南沙高脚屋/128
一个独臂教授与西沙、南沙的故事
中国不能丢失的一条“金项鍊”/133
太平岛,我来了/136
西沙、南沙未了情/141
美苏围困:可贵的自力更生与被扭曲的锁国心态
杜勒斯的岛链封锁:中国麻烦的最大製造者/145
赫鲁雪夫和他的“卡脖子战略”/149
“蜗牛事件”与“风庆轮事件”/152
中国石油下海的曲折道路
伤心曹妃甸,痛苦石臼坨/156
中国海会是“另一个波斯湾”吗?/159
渤海2号:以悲剧的形式结束了一个悲壮的时代/162
打开海门与走出海门
老布希牵线访美带来的巨大震撼/166
不承认落后不是爱国主义/169
1994:100与1的辩证法/174
至今无法执行的“万安北一21”石油契约
中国物探船被越南武装舰船团团包围的尴尬/178
站在历史和国际法的高点上/182
倡导建立“南沙学”的人走了,谁来继承“南沙学”?/184
新一轮圈海:不见硝烟,胜过硝烟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的背后/189
沖之鸟:日本“造岛圈海”的苦心/193
台湾学者:南沙一片灯火通明,现在还没有一盏灯属于中国/196
中沙,黄岩岛,谭门港渔民的血泪控诉/200
中国的和平诚意在南中国海备受煎熬
没有能够“搁置”的争议/206
推进“中菲越石油合作协定”的阻力/210
“搁置争议”与“共同开发”的反思/213
牢牢掌控东海开发主动权,不能让日本的如意算盘太如意
春晓为何迟迟不能“破晓”/218
“中间线”是日本设定的大陷阱/222
钓鱼岛,中国再也没有退路/227
维权与维稳的双向思维
找到维权与维稳的接合点/232
美国“大哥大”,也不会没有软肋/236
在“以和为贵”的理念下/240
浅浅海峡连着两岸中国魂
从台湾海峡起步的两岸石油合作/245
两岸三通与大中华经济圈/249
反对台独是中国的核心利益/252
再也不能迟到的深海开发与极地科考
掌握深海技术就是掌握核心竞争力/256
国人翘首以盼的“深海大庆”/259
太平洋里的中国地和南北两极的中国权利/262
索马里海盗提出的新挑战
劫持往来船舶,埃弗亚有一套强盗逻辑/267
远洋护航考验中国的海上能力/270
跟着国家的战略空间走是海军的必然选择/273
中国人的航母梦
二战让航母成了海上战神/277
八卦滩,中国人凝聚在“基辅”号的航母情结/281
一个泱泱大国没有航母才是不正常的/285
“海权”,中国21世纪的关键字
海权不是霸权国家的专利/290
海权是建设海洋大国的核心/293
和平开发利用海洋,中国与世界一次新的对话/297
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