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害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演变成灾难。如蝗虫虫害的现象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当蝗虫大量繁殖、大面积传播并毁损农作物造成饑荒的时候,即成为蝗灾;传染病的大面积传播和流行、计算机病毒的大面积传播即可酿成灾难。一切对自然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人们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天然事件和社会事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灾害
- 外文名:disaster
- 灾害:对人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的事情
- 灾害种类:地震、土石流
- 起因:自然原因
词语详解
【词语】灾害 zāi hài(disaster)
灾害

【古汉语】灾害(甾害)
【拼音】zāi hài
【释义】[plague; calamity; disaster] 旱、涝、虫、雹、战争、瘟疫、等造成的祸害、自然灾害
【出处】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左传·成公十六年》:“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 《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宋 梅尧臣 《送张推官洞赴晏相公辟》诗:“往者边事繁,秦民被灾害。” 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袁可立)独抗疏辩论:‘况今西虏跳梁,播酋负固东海,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起废求言正今日急务’”。
清 唐甄 《潜书·格君》:“灾害不生,嘉祥并至。” 邹韬奋《萍蹤忆语》二二:“就是在今日,失业和穷苦虽然是资本主义末路的必然的结果,但是美国的资产阶级仍想出种种方法使白工相信这全是黑工给他们的灾害!”
主要分类
按照起因有人为灾害或自然灾害;根据原因、发生部位和发生机理划分有地质灾害、天气灾害和环境灾害、生化灾害和海洋灾害等。
起因
天文事件
由于星系交汇,导致地球在一年四季,遭遇各种风、雨、雷、电、雪、冰、霜、冻、旱、涝、龙捲风、颱风、风暴、海啸、阴霾、沙尘暴、火山喷发、土石流、雪崩等极度天气和气象地质灾害;
冰雪灾害

在这类常见的天文现象没有达到近地高度时,通常人类感觉不到它的破坏力;所以在空天行进的卫星、飞船、飞机、航空器有时会遭遇莫名其妙的袭击,强度等级不同;
地壳运动
由于星系交汇和地壳板块运动属于常见自然天文现象,导致地震、垮塌、地面裂缝、矿井坑道地洞渗水和瓦斯渗出聚集,大型工农业设施装备管道和管网索道绳索被拉伸扭曲导致微裂纹扩展等;
地震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只有震级达到了具有破坏人类社会设施的等级,才具有灾害性;
奇异现象
不明飞行物、光团、耀斑、磁暴、射线、辐射等,以及可能引发的森林火灾、地面爆炸、等离子巨能火球,都是自然地天文现象;一些奇异的地理遗址、地质景观都有可能是奇异天文事件留下的真迹;
其他
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类。
①自然因素包括与人类关係最密切的生物链的破坏或远离平衡的发展,大气和水圈在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大区域或局部远离平衡的运动,岩石圈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突然断裂等,这些会给人类带来虫灾、旱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②社会因素包括:人类对森林、植被和草原的过度砍伐和破坏等造成土地荒漠,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环境的污染,物种灭绝,人口暴长等等。
社会后果
人口
长期以来,人类经常受到各种灾害的严重危害。据美国海外灾害救援局统计,20世纪60~70年代,全世界人口死亡数增加了6倍。据联合国统计,近70年来,全世界死于各种灾害的人口约458万人。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尤甚,已发生过4次造成20万人以上死亡的大地震。
地震灾害

社会经济
20世纪70年代有人估计,人类社会每年创造的财富,约有5%被各种灾害所吞噬。
社会秩序
灾害迫使灾民迁移,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造成社会秩序的不稳定。
人类在抵抗灾害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防灾和救灾经验。主要有开展对灾害的预报工作,实施防灾对策;防灾和救灾立法;实施灾害保险;宣传和普及防灾、救灾知识,进行防灾、救灾演习训练等。
灾害一览
根据近40年来,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分析,大致可以排出十大灾害如下:
1950年7月,淮河大水。由于泥沙淤积,河床高涨,加上国民党军队在淮海战役时对沿淮堤坝的大肆破坏,这年汛期,淮河流域全面告急,河南、皖北许多地方一片汪洋,水灾淹没土地3400余万亩,灾民1300万。淮北地区受灾惨重,为百年所罕见。
1954年7月,长江、淮河大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降水量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致使江河水位猛涨,汉口长江水位高达29.73米,较历史最高水位的1931 年高出14.5米。虽然沿江人民做出了极大努力保卫荆江大堤,从而保证了武汉市和南京市的安全,但却淹没农田 4755万亩,1888万人受灾,财产损失在100亿元以上。由于农产品减少,也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1955年的工业生 产。
1959一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1959年全国乾旱範围广,旱情严重;1960年乾旱範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重,春季又出现倒春寒;1961年旱情较重,冬小麦遭受“卡脖旱”,北方冬麦区还遭受较重的于热风危害。所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连续二年没有完成国民经济计画,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加上长期劳动紧张和疾病流行,人口非正常死亡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净减少1000万人。经济困难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1963年8月,海河大水。8月上旬河北省连续7天 下了5场暴雨,其中内丘县樟狐公社过程降水量2050毫 米,暴雨面积大,过程总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面积达5560平方公里,淹没104个县市7294多万亩耕地,水库崩 塌,桥樑被毁,京广线中断,天津告急,2200余万人受 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0亿元。
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死亡8182人,受伤 51395人,倒塌房屋508万间。
1970年1月5日,通海地震。死亡15621人,受伤 26783人,倒塌房屋338456间。
1975年8月,河南大水。7503号颱风在福建登入,经江西南部、湖北,5至7日在河南省伏牛山麓停滞和徘徊20多个小时,最大降水量1605毫米,使汝河、沙颍河、唐白河三大水系各于支流河水猛涨,漫溢决堤,板桥、石漫滩水库垮坝失事,造成特大洪水,毁房断路,人畜溺毙,灾情 极为严重,洪水直接致10多万民众死亡,随后又有14万余灾民因次生灾害而丧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人,倒塌房屋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 以上。由于“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干扰和唐山地震的严重破坏,1976年我国国民经济收入比上年下降2.7%,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1978一1983年,北方连续大旱。1978年,全国出现大範围乾旱,受灾6.03亿亩,成灾2.69亿亩;1979年秋、冬乾旱範围大;1980年夏季华北、东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严重的伏旱,全国受旱3.92亿亩,成灾1.87亿亩;1981年春季北方冬小麦区雨水少5-7成,缺水人数达2297万人,秋季雨水少4-9成,全国受旱3.85亿亩,成灾1.82亿亩;1982年全国受旱3.11亿亩,成灾1.5亿亩;1983年全国受旱2.41亿亩,成灾1.44亿亩。不少地区出现乾旱时间长、範围广、灾情严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罕见 的大旱。缺水也成为北方的一大难题,己严重影响人民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1985年8月,辽河大水。8507、8508、8509号台 风袭击东北地区,连降大雨,加上河道年久失修,洪水宣洩不畅,辽河原有河道行洪能力为5000秒立方米,实际上洪 水仅2000秒立方米,但却造成该省中小河流决口4000多处,致使60多个市、县,1200多万人,6000多万亩农田和 大批工矿企业遭受特大洪水袭击,死230人,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东北三省减产粮食100亿斤。 综上所述,近40年来我国的大灾害中,洪涝灾害排在首位,共有5次,地震为3次,旱灾为2次。
1998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长江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 。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地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几乎全流域泛滥。加上东北的松花江、嫩江泛滥,中国全国包括受灾最重的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四省,共有29个省、市、自治区都遭受了这场无妄之灾,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2008年南方雪灾损失62亿 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0省区3287万人受灾,倒塌房屋3.1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62.3亿元。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里氏8.0级浅源地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芮氏7.1级特大浅表地震。
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土石流
自然灾害
2011年里,一次次的巨大自然灾难摆在人类面前,似乎也想人类证明自然在是无法对抗的。当人类在发展自己工业化的同时,如果在不加以控制,保护地球的话,或为未来的地球的毁灭不是因为自然的力量,而是我们人类自己。
2月22日,纽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莱斯特彻奇发生6.3级强烈地震,造成多人死亡。由于此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度较浅,因此造成的破坏相当严重。当地警方称,地震已经造成了“多人死亡”,市民则反映有多人被困在倒塌的建筑下。整个城市的空气中瀰漫着煤气的味道,克莱斯特彻奇大教堂也部分被毁。连铁轨都被地震震到扭曲。
美国东北部遭受暴风雪吹袭,造成多人死亡。陆空交通大受影响,华盛顿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超过1英尺(约合0.3米),民众回家路受阻。纽约市入冬以来,降雪纪录达到将近140厘米,单是2月就已达96厘米,刷新今年1月份纪录。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左右,日本东北和关东地区发生国内观测史上最大的里氏8.8级地震,震源位于宫城县附近的三陆近海。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从北海道到沖绳的大範围地区,最高达到10米。据日本防卫省称,福岛县南相马市约1800户人家遭受毁灭性打击,死者预计将超过千人。灾区很多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烧毁,还有一些被海啸沖走,损失惨重。
5月25日,美国中东部11个州正遭受史上最大规模的龙捲风袭击。美国密苏里州乔普林市,民众站在被龙捲风摧毁后房屋的废墟上,统计显示,乔普林市龙捲风灾害导致122人死亡。
2011年6月4日,智利南部Puyehue Cordon Caulle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火山岩灰,并出现火山闪电现象。大量火热的火山灰及石块上沖云霄达10公里,导致航班取消,附近3500多人撤离。智利政府已将该火山之红色警戒层级提升至第6级,并紧急疏散附近居民,以及暂时关闭附近通往阿根廷之道路及边界关卡。
7、8月份,美国德克萨斯州遭遇特大干旱,湖泊乾涸。与此同时中国也遭到了旱灾的“攻击”。一场历史罕见的大旱将中国水资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推上了尴尬境地,曾经烟波浩渺的两大淡水湖中心区成了“草原”。监测显示,今年前5个多月,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至八成。安徽、江苏、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平均降水量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少。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评估,这是长江中下游自1954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较为严重的旱情,达到极端气候事件标準。
7月底,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时间长达数个月,首都曼谷也无法倖免。
台北时间23日18时41分,土耳其发生芮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8度、东经43.5度,震源深度10公里。受灾最严重的是凡省东部的埃尔季什镇,那里有25至30栋建筑和一栋宿舍楼倒塌,在凡城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