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牙槽突

牙槽突

牙槽突

牙槽突为上颌骨和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两侧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牙槽突有内外骨板,均为骨密质,内外骨板间夹以骨松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牙槽突
  • 位置: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
  • 主要作用:支持与附着牙
  • 组成部分:一是支持骨,另一是牙槽骨本体

百科名片

牙槽突为上颌骨和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两侧牙槽突在中线相接,形成牙槽骨弓。牙槽突有内外骨板,均为骨密质,内外骨板间夹以骨松质。

简要介绍

牙槽突是颌骨的一部分。是上下颌骨包围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在牙根周围形成牙槽窝,为支持牙齿的重要组织。从解剖的角度来说,它与上下颌骨的本体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在组织方面,它与身体其它部分的骨组织也一样,没有什幺区别。
牙槽突牙槽突
牙槽突随牙齿的萌出而发育。其组织结构,随牙齿的功能需要而改变,当牙齿脱失后,牙槽突亦随之而消失。

主要作用

牙槽突的主要作用是支持与附着牙齿,使其能固定于颌骨上,行使咀嚼功能。此外,还有造血和储存矿物质的作用。

组成部分

牙槽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支持骨,另一是牙槽骨本体。

支持骨

1、皮质骨:是緻密骨质,分布在牙槽突的唇、颊、舌和齶面的表层。在显微镜下观察,皮质骨组织内,有很多与表面平行的板线,在较深层的部分,则由同心环状的哈弗氏系统组成。
2、松质骨:在外板的深层,介于外板与牙槽骨本体之间,呈海绵状,含有骨髓和骨小梁。骨小梁排列的方向,在牙槽突内,与牙根表面略呈垂直,在近根尖处,则从根尖向外呈辐射状。这种排列方向,表示骨组织适应咀嚼力所引起的改变。在无功能的牙齿,其牙槽突内的骨小梁就没有这种排列现象。
牙槽突松质骨的骨髓有造血机能,但其中含有很多脂肪。此外,在下颌骨的髁状突和下颌角及上颌结节等处的骨髓内,亦具有造血功能。

牙槽骨本体

即固有牙槽骨,是一层较緻密而多孔的骨板,故亦叫做筛状板或硬骨板。为牙槽突的内壁,是与牙根表面紧密相邻的内层骨。其主要功用,是供给牙周膜主纤维的附着。它的表面有很多小孔,小孔中有血管神经等通过到牙周膜内。
一般说来,上颌骨的牙槽突较下颌的牙槽突为薄,在口腔前部的较口腔后部的为薄,在舌侧的较唇侧的为厚。但亦有例外,如下颌后牙的牙槽突其颊侧的远较舌侧的为厚。在前部的牙槽突其中松质骨较少,有时甚至外板与牙槽骨本体紧接。至于外板的厚薄,一般说来,在唇、颊面的较舌面的为薄,牙间隔则无骨外板,只有松质骨与牙槽骨本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