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牡丹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牡丹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牡丹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乾,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基本介绍

  • 名称:牡丹散
  •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 组成:乾漆、苏木、鬼箭、蓬莪术、甘草、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红花、延胡索、没药、乌药
  • 主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乾,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组成

乾漆(炒)、苏木、鬼箭、蓬莪术(炮)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乌药各一两。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候。

主治

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乾,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附方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半两,盐半两,白蔹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主治:箭头不出
出处:《圣惠》卷六十八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二两,赤芍药一两,当归(锉,微炒)一两,桂心一两,延胡索一两,没药半两,麒麟竭半两,芎藭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一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妇人血气攻膀胱,连小腹疼痛
出处:《圣惠》卷七十一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一两半,当归(锉,微炒)一两半,白芷一两,琥珀一两,川大黄(锉碎,微炒)一两半,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芎藭一两,虻虫(炒令微黄,去翅足)半两,水蛭(炒令黄)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三钱,以酒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温服
主治:妇人月水不通
出处:《圣惠》卷七十二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土瓜根、牛膝(去苗)、虎杖、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赤芍药、当归(锉,微炒)、川大黄(细锉,醋拌炒乾)、槟榔、荷叶、红蓝花、延胡索、蒲黄、虻虫(炒微黄,去翅足、水蛭(微炒)各半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当归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妇人月水不调,及产后恶露不下,狂语闷乱,口乾,寒热往来,腹中疼痛
出处:《圣惠》卷七十二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一两,赤茯苓三分,木香半两,赤芍药三分,当归(锉,微炒)三分,生乾地黄三分,桂心三分,白朮三分,石韦(去毛)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三分,川大黄(锉,微炒)一两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五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之
主治:妇人月水不利,脐腹疼痛,不欲饮食
出处:《圣惠》卷七十二
名称:牡丹散
组成:牡丹、赤芍药、青橘皮(汤浸,去白瓤,焙)、荷叶、当(锉,微炒)蒲黄、姜黄、川大黄(锉碎,微炒)各一两
用法:上为细散。每服二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主治:死胎下后,有败血冲心闷绝,上气不停
出处:《圣惠》卷七十七

重要文献摘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丹散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松颊赤,口燥咽乾,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利,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治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乾漆(炒)、苏木、鬼箭、蓬莪术(炮)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乌药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不拘时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