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化学(第三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图书)
《物理化学(第三版)》2018年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海粟 。
基本介绍
- 书名:物理化学(第三版)
- 作者:孙海粟 主编 布欣、胡云杰 副主编
- ISBN:978-7-122-31500-7
- 页数:308页
- 出版时间:2018年5月
- 开本:16K 787×1092 1/16
出版信息
物理化学(第三版)
作者:孙海粟 主编 布欣、胡云杰 副主编
丛书名: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丛书名:
出版日期:2018年5月
书号:978-7-122-31500-7
开本:16K 787×1092 1/16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
版次:3版1次
页数:308页
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编写本着“基础、实用、专业”的思想进行结构设计,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的第1~8章为AutoCAD基础教学,第二单元的第9~12章为AutoCAD实用案例教学,第三单元的第13~14章为专业软体教学。通过三个单元循序渐进的学习,初学者在学习了AutoCAD基本命令后,以8个精心设计的案例和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题达到初步掌握命令操作的目标。然后进行一个真实建筑案例的平面图、立面图、三维建模的全过程实训,使学习者对一个建筑物的设计有了深入的理解,达到熟练掌握工程套用流程和命令操作的目标。最后,学习以AutoCAD为平台的建筑专业软体天正建筑,介绍了AutoCAD操作的结构专业软体PKPM,完成AutoCAD的专业覆盖。
图书目录
第1章 AutoCAD入门知识 1
1.1 启动AutoCAD 2014 1
1.1.1 AutoCAD2014的启动方式 1
1.1.2 AutoCAD 2014的启动界面操作 1
1.2 AutoCAD 2014工作空间 2
1.2.1 标题栏 4
1.2.2 选单栏 4
1.2.3 工具列 4
1.2.4 绘图视窗 6
1.2.5 命令视窗 6
1.2.6 状态栏 7
1.2.7 模型/布局选项卡 7
1.3 档案操作 7
1.3.1 保存档案 7
1.3.2 新建档案 9
1.3.3 退出AutoCAD 9
1.4 滑鼠和键盘操作 10
1.4.1 滑鼠操作 10
1.4.2 键盘操作 10
1.5 AutoCAD坐标 11
1.5.1 坐标系 11
1.5.2 坐标表达 11
1.6 AutoCAD常用基本操作 13
1.6.1 AutoCAD命令的启动方法 13
1.6.2 命令提示操作 13
1.6.3 对象选择 14
1.6.4 删除对象 15
1.6.5 放弃Undo和重做Redo 16
1.6.6 视图缩放Zoom和平移Pan 16
1.6.7 辅助绘图工具 18
1.6.8 帮助 21
练习题 23
第2章 基本绘图命令 24
2.1 直线的绘製 24
2.1.1 直线(Line)命令 24
2.1.2 射线(Ray)命令 25
2.1.3 构造线(XLine)命令 25
2.1.4 多线(MLine)命令 26
2.1.5 多段线(PLine)命令 30
2.2 曲线的绘製 31
2.2.1 圆(Circle) 31
2.2.2 圆弧(Arc) 33
2.2.3 圆环(Donut) 34
2.2.4 椭圆(Ellipse) 34
2.2.5 样条曲线(Spline) 35
2.3 规则图形的绘製 36
2.3.1 矩形(Rectang) 36
2.3.2 正多边形(Polygon) 37
2.4 图案填充和渐变填充 38
2.4.1 图案填充(BHatch) 38
2.4.2 渐变填充(Gradient) 41
练习题 42
第3章 图形编辑命令 46
3.1 複製对象类编辑命令 46
3.1.1 複製(Copy)命令 46
3.1.2 镜像(Mirror)命令 47
3.1.3 偏移(Offset)命令 47
3.1.4 阵列(Array)命令 49
3.1.5 移动(Move)命令 51
3.2 修剪对象类编辑命令 52
3.2.1 修剪(Trim)命令 52
3.2.2 延伸(Extend)命令 54
3.2.3 倒角(Chamfer)命令 55
3.2.4 圆角(Fillet)命令 56
3.2.5 打断(Break)命令 57
3.3 旋转缩放对象类编辑命令 58
3.3.1 旋转(Rotate)命令 58
3.3.2 缩放(Scale)命令 59
3.3.3 拉伸(Stretch)命令 59
3.3.4 拉长(Lengthen)命令 60
3.4 夹点编辑 60
3.5 专用编辑命令 61
3.5.1 编辑多段线(Pedit)命令 61
3.5.2 编辑多线(MLedit)命令 63
3.5.3 编辑填充图案(Hatchedit)命令 64
练习题 65
第4章 文字标注与表格 68
4.1 文字样式的设定 68
4.2 单行文字标注 70
4.3 多行文字标注 72
4.4 文字编辑 75
4.5 表格 76
4.5.1 创建表格 76
4.5.2 编辑表格 78
4.5.3 表格样式 81
练习题 83
第5章 尺寸标注 84
5.1 尺寸标注基本术语 84
5.2 设定尺寸标注样式 85
5.3 直线标注 94
5.3.1 线性标注(dimlinear) 94
5.3.2 对齐标注(dimaligned) 94
5.3.3 连续标注(dimcontinue) 94
5.3.4 基线标注(dimbaseline) 96
5.4 角度型标注 96
5.5 径向型标注 97
5.6 引线型标注 97
5.7 快速标注 98
5.8 编辑尺寸标注 99
5.8.1 关联性编辑 99
5.8.2 利用特性选项板编辑尺寸标注 99
5.8.3 编辑标注 101
5.8.4 编辑标注文字的位置 101
练习题 101
第6章 高级绘图技巧 103
6.1 图层 103
6.1.1 图层设定 103
6.1.2 图层操作 106
6.2 图块 108
6.2.1 创建内部图块 109
6.2.2 创建外部图块 109
6.2.3 插入图块 110
6.2.4 定义“属性图块” 111
6.2.5 编辑“属性图块” 113
6.3 分解命令 114
6.4 特性匹配(格式刷) 114
6.5 边界和面域 115
6.5.1 边界(Boundary) 115
6.5.2 面域(Region) 116
6.5.3 编辑面域——布尔运算 116
6.6 图形信息查询 117
6.6.1 距离 118
6.6.2 面积 118
6.6.3 面域或实体的质量特性 118
6.6.4 列表 118
6.6.5 点坐标 119
6.7 清理 120
6.8 样板 120
6.8.1 创建样板 121
6.8.2 调用样板 122
6.9 设计中心 122
6.9.1 执行方式 122
6.9.2 设计中心视窗说明 122
6.9.3 打开图形档案 123
6.9.4 在当前图形中插入资源对象 123
6.10 工具选项板 125
6.10.1 执行方式 125
6.10.2 工具选项板视窗说明 125
6.10.3 工具选项板的显示控制 125
6.10.4 将“工具选项板”对象插入当前图形视窗 125
6.10.5 向工具选项板添加内容 125
6.11 组 127
6.11.1 创建组 127
6.11.2 组编辑 128
6.11.3 解除编组对象 128
练习题 128
第7章 三维绘图 131
7.1 三维绘图基本概念 131
7.1.1 三维模型类型 131
7.1.2 右手法则 132
7.1.3 视图 132
7.1.4 视口 135
7.1.5 用户坐标系统UCS 138
7.1.6 消隐命令 140
7.2 绘製基本三维实体 140
7.2.1 长方体 140
7.2.2 球体 141
7.2.3 圆柱体 142
7.2.4 圆锥体 142
7.2.5 楔体 143
7.2.6 圆环体 143
7.2.7 稜锥体 144
7.2.8 多段体 144
7.2.9 螺旋 145
7.3 创建複杂三维实体 145
7.3.1 拉伸实体 146
7.3.2 旋转实体 147
7.4 编辑三维实体 148
7.4.1 布尔运算 149
7.4.2 倒角 150
7.4.3 剖切 152
7.4.4 编辑实体面 153
7.5 三个3D空间编辑命令 156
7.5.1 三维阵列3DArray 156
7.5.2 三维镜像Mirror3D 157
7.5.3 三维旋转Rotate3D 157
7.6 视觉样式和渲染 158
7.6.1 视觉样式 158
7.6.2 渲染 158
练习题 163
第8章 图形列印输出 165
8.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165
8.2 列印样式 165
8.3 模型空间列印输出 167
8.4 布局空间列印输出 170
8.5 其他格式输出 172
8.5.1 列印DWF格式档案 172
8.5.2 列印光栅格式档案 173
8.5.3 输出档案 175
练习题 177
第9章 简单图形的绘製 179
9.1 五角星 179
9.2 立面木门 179
9.3 太极图 183
9.4 浴盆 184
9.5 道路指示标誌 185
9.6 楼梯 188
9.7 图签 189
9.8 三维台阶 192
练习题 194
第10章 建筑平面图绘製 196
10.1 新建图层 196
10.2 绘製轴线 197
10.3 绘製墙线 200
10.4 绘製门 203
10.5 绘製窗 205
10.6 绘製阳台线 207
10.7 标注尺寸 208
10.8 注释文字 211
10.9 生成标準层平面图 212
10.10 后期处理 215
10.10.1 修改轴线的线型比例 215
10.10.2 设定“墙线”图层的线宽 216
第11章 建筑立面图绘製 218
11.1 準备工作 218
11.2 绘製门窗 219
11.3 绘製阳台 220
11.4 生成立面图 221
第12章 建筑三维模型图绘製 224
12.1 準备工作 224
12.2 绘製三维墙体 225
12.3 绘製门窗 227
12.4 绘製阳台 229
12.5 组装全楼 231
第13章 天正建筑软体简介 235
13.1 软体简介 235
13.1.1 安装环境要求 235
13.1.2 天正建筑的启动方式 235
13.1.3 天正建筑2014的基本界面 235
13.1.4 天正图形对象 236
13.1.5 图形档案的兼容性 237
13.1.6 天正建筑学习帮助 237
13.1.7 天正建筑操作流程 237
13.2 平面图绘製步骤 238
13.2.1 初始设定 239
13.2.2 绘製与修改轴网 239
13.2.3 绘製墙体 242
13.2.4 插入门窗 244
13.2.5 插入楼梯 248
13.2.6 绘製阳台 249
13.2.7 门窗尺寸标注 249
13.2.8 三维观察 251
13.2.9 平面图符号标注 252
13.2.10 绘製一层平面图 255
13.2.11 绘製顶层平面图 258
13.2.12 绘製屋顶平面图 259
13.3 立面图生成和绘製 259
13.3.1 设定“工程管理”对话框 260
13.3.2 创建楼层表 260
13.3.3 生成立面图 260
13.3.4 深化立面图 262
13.4 剖面图生成和绘製 264
13.4.1 标注剖切符号 264
13.4.2 生成剖面图 265
13.4.3 深化剖面图 266
13.5 门窗表的生成 271
13.6 图库管理 272
13.6.1 图库的基本操作 272
13.6.2 新建图库组档案 272
13.6.3 打开图库组档案 273
13.6.4 新建、加入TK档案 273
13.6.5 合併检索图块 274
13.6.6 新建、删除类别和图块 274
13.6.7 新图入库 275
13.6.8 插入图块 275
13.7 档案布图 276
13.7.1 单张列印 276
13.7.2 多视口布图列印 277
13.8 天正建筑线上学习 278
练习题 279
第14章 PKPM结构系列软体简介 281
14.1 PKPM系列建筑工程CAD系统概述 281
14.1.1 三维建筑设计软体APM 282
14.1.2 建筑设备系列软体 282
14.1.3 建筑节能系列软体 283
14.1.4 结构设计系列软体PKPM 284
14.2 PKPM结构模组功能简介 287
14.2.1 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模组PMCAD 287
14.2.2 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体SATWE 288
14.2.3 複杂空间结构分析与设计软体PMSAP 288
14.2.4 结构三维分析与设计软体TAT 289
14.2.5 框排架计算机辅助设计模组PK 290
14.2.6 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JCCAD 290
14.2.7 楼梯计算机辅助设计LTCAD 291
14.2.8 梁墙柱施工图设计 291
14.2.9 PKPM结构设计流程 292
14.3 结构平面辅助设计软体PMCAD简介 292
14.3.1 PMCAD软体套用範围 292
14.3.2 PMCAD操作流程 293
14.3.3 PMCAD选单功能简介 293
14.3.4 PMCAD常用功能键 297
14.3.5 PMCAD案例简介 297
14.4 框排架设计软体PK简介 304
14.4.1 选单1——PK数据互动输入和计算 305
14.4.2 选单2——框架绘图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