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特异功能机理

特异功能机理

虽然特异功能现象是否存在一直存在着争议,但西方国家的一些实验已经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儘管也存在着个别造假行为),有些实验已经相当严格。目前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对特异功能现象的检验阶段,而对于特异功能机理的研究则非常少,而且很多解释都不够严谨,有些解释甚至超越了唯物主义科学的範围。目前对特异功能机理的解释相对比较严谨的是“唯物主义有神论”学说,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苗兴壮在他的《揭秘灵界生命:神秘现象探索》一书对这一学说进行了系统地阐述,并运用此学说对特异功能机理做出了解释。虽然这一学说还只处于假说阶段,有待进一步的检验,但其解释是符合科学逻辑的,与那些超科学的唯心主义的解释完全不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特异功能机理
  • 外文名: Exceptional Function Mechanism

特异功能实验情况

西方研究较多的特异功能主要包括各种超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如心灵感应,或称传心术(telepathy),事先预知(precognition),遥视(remote viewing),心灵致动(psychokinesis)等。心灵感应是指两个或多个人之间不通过语言或其他感官方面的沟通就可以彼此知道各自在想什幺,或相互体验彼此的感觉;事先预知是对还没有发生的未来某个时刻将要发生的事物的预测;遥视是指不藉助于任何现代通讯手段,能够知道(在内心“听到”或“看到”)很远的地方的场景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心灵致动是指能够通过心理意念使外部事物发生变化,如使物体移动,使电脑萤幕显示的画面发生改变等;超感官知觉包括了遥视、传心术等在内,同时还包括用身体非特有的感官获得信息的能力,如用耳朵“看”字,用手指识字等。

心灵致动现象

西方一些科学家对心灵致动现象进行了多方实验研究,如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 Schmidt)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具有心灵致动能力的被试者用他们的意念力改变随机二进制数发生器的结果。如果在没有外界意念作用的情况下,随机二进制数发生器产生0和1的比例非常接近50%,但在有被试者的意念的作用下(如被试者可以用意念让1出现的几率更高),其结果就会发生改变,例如他在一次实验中被意念加强了的结果出现的比利达到52.4%,这种差异的显着性水平高达10,000,000:1,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结果不是被试者的意念力发生了作用,而是纯粹偶然出现的,那幺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只有一千万分之一。
普林斯顿大学航天工程系教授Robert G. Jahn普林斯顿大学航天工程系教授Robert G. Jahn
很多研究者都做过心灵致动方面的类似的实验,其中包括在美国一些着名的实验室也曾取得过成功,如麻萨诸塞大学心理学博士迪安·雷丁(Dean I. Radin)1981年曾在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s)做过和施密特同样的实验,而且用的就是他的设备,实验结果也达到了很高的显着性水平,雷丁还对设备的随机性和可靠性重新进行了测试。1984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罗伯特·雅恩(Robert Jahn)等人在普林斯顿大学进行了一次规模相对较大的类似实验,他们在实验中使用的被试者并不是经过特别选择的有心灵致动特长的人,实验结果总体上是很乐观的,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技巧并有足够耐心的研究者,心灵致动结果多数情况下都可以出现。

心灵感应现象

有关心灵感应的实验研究目前也有不少成果,如生物学家谢尔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等曾在2003年做过一项电话心灵感应实验。在该实验中,每个被试者自己事先提名4个可能给他打电话的人,一般为被试者平时来往比较多的人;在进行实验时,由实验组织者在被试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随机抽取4个人中的一个给被试者打电话,在电话铃响后没接电话前让被试者猜测打电话的人是谁,如果按照正常的机率,猜中的比例显然应该是25%,而实验的结果是在271个被试者中有45%的人猜中了打电话的人,显着高于25%的期望比率。在这个实验中有的被试者与给他打电话的人相距数千公里。谢尔德雷克等人还在2005年通过电子邮件的传送进行了心灵感应实验,这个实验中同样每个被试者自己指定4个人作为可能给他发邮件的候选人,然后由实验组织者从这4个人中随机选取一个人给被试者传送电子邮件,在準备发邮件1分钟前让被试者猜测谁会是给他发邮件的人,在137个被试者中,有47%的人猜中了发电子邮件的人,同样明显高于25%的期望值。

遥视现象

目前有关遥视现象的实验研究资料似乎比对心灵感应和心灵致动的研究更为丰富,儘管这方面的实验难度更大。研究者之所以致力于这一现象的探索,因为这一现象拥有更多的套用价值,通过它可以获得常规渠道无法获得的有关现实的真实信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就曾经连续20多年资助过这方面的研究,希望能把它用于情报工作。较早的研究虽然得到一些令人乐观的结果,但很多实验的都存在着设计上的缺陷,因而无法得到主流科学的认可,但后来的一些实验研究则比较严密,避免了设计上的缺陷。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SRI: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和美国加州的“科学套用国际公司”(SAIC:Scientific Applicati- ons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从1973年到1994年间曾接受政府委託进行过多次遥视实验。“科学套用国际公司”开展的实验在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科学监督委员会”的指导下进行,该委员会包括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数名国际知名的统计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天文学家,还有一名曾为美国陆军少将的退休医生。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统计学教授杰西卡·尤特(Jessica Utts)曾受委託对由“科学套用国际公司”从1992年到1994年所做的10项实验进行评估,其中6项包括了遥视内容,尤特教授评估后得出结论认为,使用其他领域科学研究同样的标準来评价可以得出结论:特异的心灵功能是存在的,统计分析结果远远超出了偶然巧合的机率,那些认为实验结果可能来自实验过程缺陷的质疑受到了有力的驳斥,由“科学套用国际公司”承担的研究中取得的结果,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实验室都得到了複製,这种一致的结果不能用实验缺陷或造假来解释。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统计学教授杰西卡·尤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统计学教授杰西卡·尤特

特异功能机理研究

研究现状

目前多数研究者所能提供的只是对特异功能现象的确认,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机理,还没有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解释,但不能因为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解释就否定那些设计严格的实验结果,从而否认这种特异现象的存在,正如尤特教授指出的:“科学进步的规则是首先对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再尝试解释这些现象,在量子力学诞生之前就有很多当时物理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被观察到;目前在物理学、社会科学及医学中还有许多可以被观察到的现象,无论是统计上的或是确定的,但仍然无法解释“。尤特进一步以医学研究为例加以说明,研究表明电磁场与癌症、免疫功能低等健康问题有关,但目前生物学家还无法对其作用的机理作出满意的解释,人们只是从统计上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关係,对其机理的解释则是下一步的工作,特异功能机理研究的进展途径也是与此类似的。

机理解释

按照唯物主义有神论的观点,世界上的确存在着由某种目前还不很清楚的物质和能量构成的灵界生命,各种特异功能现象实际上都只不过是外在灵体参与的结果而已,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是自身的灵魂独立于肉体活动的结果。
例如在超感官知觉现象中,有人可以不用眼睛去看写在纸上的字,而是能够用耳朵去“看”纸上写了什幺,耳朵的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识别光信息的功能,包括识别图像和字迹,这种现象之所以能够发生,那就是有一个外界的灵体为这个具有所谓的超常能力的人传递了信息,当他试图用耳朵“看”纸上的字时,这个灵体“帮忙”把字的信息直接传递给了他的大脑,使他直觉地产生字迹信息的意念。实际上他的耳朵根本没起任何作用,即使他用手、用脚去“看”,结果都差不多,可见“六根互用”的神通实质上是“六根不用”,因为获得信息的过程并不依靠某一感觉器官。“遥视”的机理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外界的施助灵体把远处的信息通过直觉或视觉形象传递给了这个人,另一种可能的情况则是具有“遥视”功能的人的灵魂离开了身体到达了他想获得信息的地方,但这一过程是否也需要有外界灵体的帮助还不好判断。
按照这一理论,甚至对于身体腾空现象的解释也并不困难,如果构成灵魂的成分之一真的是“暗能量”,而暗能量是具有“负压”效应的,负压的作用与万有引力的作用恰好相反;人在进行修炼的过程中灵魂通过不断吸收暗能量而“长大”,当体内包含的暗能量足够多,其负压作用足以抵消身体的重力的时候,身体自然就可以腾空了。

研究难点

目前特异功能实验研究的最大困难就是实验结果的可重複性比较差,很多研究者都发现了这个问题。《揭秘灵界生命:神秘现象探索》一书中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解释,认为之所以这类实验的可重複性不佳,正是因为实验的成功需要外界灵体的参与和配合,如果在下次试验中,上次帮他的灵体不来帮助他了,或者有其他更厉害的灵体来干扰这个实验了,那幺这次试验就会失败了,因此也就不具有可重複性了;儘管如此,只要有几次严格规範条件下的实验取得了成功,就足以证实这些特异功能现象的客观存在,也表明了灵体的客观存在,这就如同一个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只要跳高运动员有一次成功越过了某个高度,并且没有违规,那就必须承认他的这一成绩,而不需要他多次重複跳过这一高度;同样对于一个举重运动员,某个重量只要按比赛规则一次试举成功,也必须承认这一成绩,而不需要多次重複举起同一重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