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独孤九剑(金庸小说里盖世绝学)

独孤九剑(金庸小说里盖世绝学)

独孤九剑(金庸小说里盖世绝学)

独孤九剑,是一种武学取自《周易》,出自金庸小说。《神鵰侠侣》《笑傲江湖》 中有提到,为「剑魔」独孤求败所创;其传人有风清扬、令狐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独孤九剑」
  • 出处:金庸小说
  • 创造:「剑魔」独孤求败
  • 传人:风清扬、令狐沖

名称由来

金庸小说《神鵰侠侣》《笑傲江湖》中提到 ,为「剑魔」独孤求败所创,以无招胜有招,杀尽仇寇,败尽英 雄,天下更无抗手,『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乎!生平欲求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最 后埋剑空谷,茕茕了此一 生。
独孤九剑

总纲内容

口诀:「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 交,风雷是一变,山泽是一变,水火是一变,乾坤相激,震兑相激,离巽相激,三增而成五,五增而成, 九……」
●「总决式」:
有种种变化,用以体演总诀,共有三百六十种变化。
●「破剑式」:
破解普天下各门各派剑法。
●「破刀式」:
破解诸般单刀、双刀、柳叶刀、鬼头刀、大砍刀、斩马刀种种刀法。
●「破枪式」:
破解诸般长枪,大戟、蛇矛、齐眉棍、狼牙棒、白蜡桿、禅杖、方便铲 种种长兵刃之法。
●「破鞭式」:
破解诸般钢鞭、点穴橛、拐子、峨眉刺、匕首、斧、铁牌、八角槌、铁椎种种短兵刃。
●「破索式」:
破解诸般长索、短鞭、三节棍、鍊子枪、铁链、渔网、飞锤、流星种种软兵刃。
●「破掌式」:
破解诸般拳脚指掌上功夫,长拳短打、擒拿点穴、鹰爪虎爪、铁沙掌种种拳脚功夫。
●「破箭式」:
破解诸般暗器,须得先学「听风辨器」之术,击开敌人发射来的种种暗器,亦可借力反打, 以敌人射来的暗器反射伤敌。
●「破气式」:
破解上乘内功的对手而用,若彼胜我负,未可畏怯,神而明之,存乎 一心。

武学特点

----只攻不守
令狐沖道:“是。”闭上眼睛,将这一晚所学大要,默默存想了一遍,突然睁开眼来,道:“太师叔,徒孙尚有一事未明,何以这种种变化,儘是进手招数,只攻不守?”风清扬道:“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
----要旨在于「悟性」
风清扬道:“你倒也不可妄自菲薄,独孤前辈是绝顶聪明之人,学他的剑法,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无所不出,无所不入,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乾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与「无招胜有招」剑理加合相辅相成
令狐沖跟风清扬学剑,除了学得古今独步的“独孤九剑”之外,更领悟到了“以无招胜有招”这剑学中的精义。这 要旨和“独孤九剑”相辅相成,“独孤九剑”精微奥妙,达于极点,但毕竟一招一式,尚有迹可寻,待得再将“以无招 胜有招”的剑理加入运用,那就更加的空灵飘忽,令人无从捉摸。
----内力到了独孤九剑之下,尽数落空
那人见令狐沖剑招层出不穷,每一变化均是从所未见,仗着经历丰富,武功深湛,一一化解,但拆到四十余 招之后,出剑已略感窒滞。他将内力慢慢运到木剑之上,一剑之出,竟隐隐有风雷之声。
但不论敌手的内力如何深厚,到了“独孤九剑”精微的剑法之下,尽数落空。
黄钟公自不知对令狐沖的剑法却也是高估了。“独孤九剑”是敌强愈强,敌人如果武功不高,“独孤九剑”的精要处也就用不上。此时令狐沖所遇的,乃是当今武林中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武功之强,已到了常人所不可思议的境界,一经他的激发,“独孤九剑”中种种奥妙精微之处,这才发挥得淋漓尽致。独孤求败如若复生,又或风清扬亲临,能遇到这样的对手,也当欢喜不尽。使这“独孤九剑”,除了精熟剑诀,剑术之外,有极大一部分依赖使剑者的灵悟,一到自由挥洒、更无规範的境界,使剑者聪明智慧越高,剑法也就越高,每一场比剑,便如是大诗人灵感到来,作出了一首好诗一般。
----不受内力束缚
令狐沖不敢稍有停留,自己没丝毫内力,只要有半点空隙给对方的内力攻来,自己固然立毙,那婆婆也会给他擒回少林寺处死,当下心中一片空明,将“独孤九剑”诸般奥妙变式,任意所至的使了出来。这“独孤九剑”剑法精妙无比,令狐沖虽内力已失,而剑法中的种种精微之处亦尚未全部领悟,但饶是如此,也已逼得方生大师不住倒退。
----要点在于剑意
“独孤九剑”本来便无招数,固可使得潇洒优雅,但使得笨拙丑怪,一样的威力奇大,其要点乃在剑意而不在招式。
----乘虚而入,后发先至
“独孤九剑”的要旨,在于一眼见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料,便即乘虚而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但在这漆黑一团的山洞之中,连敌人也见不到,何况他的招式,更何况他招式中的破绽?处此情景,“独孤九剑”便全无用处。
这“独孤九剑”施展开来,天下无敌,令狐沖若不容让,那婆婆早已死了七八次。又拆了数招,那婆婆自知自己 武功和他差得太远,长叹一声,住手不攻,脸上神色极是难看。
令狐沖也曾问过风清扬,若两个招式无招的人对战,何者为胜,风清扬也说不知道。令狐沖只有三次在使独 孤九剑时心惊胆战。
第一次乃遭遇武当派的太极剑法:太极剑法乃圆融循环,以剑光藏住中心破绽,最后令狐沖凭推测冒险往中 心一刺,令武当派掌门沖虚道长不得不退,侥倖获胜,但因此在武功上大有进益,明白了:“敌人招数中之最 强处,竟然便是最弱处,最强处都能击破,其余自是迎刃而解了”。
第二次是与东方不败的对战:后者使用葵花宝典中武功,出招极快,破绽一闪即逝,令狐沖纵能视出东方不 败破绽亦不及攻击,与任我行等人陷入苦战。
第三次是在华山山洞中,因眼不见物,无法找到对手破绽,最后意外靠魔教十长老的腿骨中的磷光得以见到 对手武功,才得以施展剑法。

武学境界

独孤九剑,讲究料敌先机,是招式求变的极至,在武学境界上尚不及后来的玄铁重剑之“大巧不工”更不及后来内功大成时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程度。皆因独孤求败行走江湖及参军打仗时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 其提升武功时仔细专研分析对手有关。一种为是对敌招数,另一种为内力修为,在这两者情况下互补互助;二是同为内力修为或对敌招数,
但独孤九剑在其出场之时从来都不是由独孤求败本人所使用,即使风清扬也从来没有真正出过手使用独孤九剑。而《神鵰侠侣》中所描述的是独孤求败本人武学的五种境界。众所周知独孤九剑讲究的基本核心其实就是速度,速度的判断和速度的出手。在敌人出手的一剎那察觉敌人的破绽,然后在敌人来不及变招的情况下速度的制敌。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的境界。在这种心境下是根本不可能在造诣上超脱以前的。很多人认为这个阶段是一个升华,更多的是因为对于杨过的迷恋而非理性的分析。因为如果这个阶段是升华,那幺独孤求败后来就没有理由改用木剑。关于“木剑”或“无剑”剑法的基本属性也无需多言,木剑无剑的基调类似于“重剑剑法”,只不过内力深浅有高下之别而已,并非什幺异样类型的“新品种”。
而独孤求败之所以放弃使用紫薇软剑的主要原因,在刻在自己弥留时所住山洞门口石碑上的个人临终留言部分内容曾经有提到过“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简单来说独孤求败之所以放弃使用紫薇软剑是因为作为剑客所要随身携带的用作防身的武器来说,紫薇软剑的剑锋太过于锋利;锋利的不仅能在与人比试或被人袭击而反抗及反击时很轻而易举的伤害甚至杀死参与比试的对手,更是能很轻而易举的伤害甚至杀死自己。如此容易伤害自己和别人的武器对于当时的独孤求败来说是很难以或根本控制不了的,情形就好比在日本古代史当中的战国时代武士惧怕使用由当时着名的铸刀匠人村正大师打造的锋利宝刀那样;更可况紫薇软剑很有可能是一把能让剑手随身携带用作比试或被人袭击时用作自我防卫的软“唐刀”而不是软剑,因为剑身的锋利部分较软让持剑的剑手难以控制因而被弃之深谷。
所以读者口中的独孤九剑,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独孤求败是在带艺参军为将上战场杀敌积累经验后有所领悟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剑术绝学,重所周知,剑术一直以飘逸轻盈取胜;其中看上去比较大成的应该就是衡山剑法,通过对莫大的剑法的描述我们就可以看出其特色。衡山剑法是一种最正统的剑法,着重于剑走轻盈。而玄铁剑却反其倒而行之。这时为什幺呢?因为独孤求败所收藏的玄铁剑,是独孤求败修炼内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后独孤求败自我琢磨专研出来的有系统的修炼方法后,在结合之前所使剑术总结而合成为独孤九剑。
那幺独孤九剑的最后升华是什幺时刻,就是独孤求败的“无剑”阶段——“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这个时候“体现出的不仅仅是无招,而且是最上乘的招式速度与内功的力量的总体结合,结合起来后,而这 也保证了可以在任何时刻先手制敌。

武学理论

九剑其实不是一般概念中的剑法招式,而是一套武学理论,所以风清扬会说要看悟性,因为这不是动作有多难,难到做不出来,而是脑袋想不想得到,基本上用禅宗顿悟的模式就比较容易理解。
九剑到底是什幺?根据风清扬说的原文推测,他应该是把人能做的动作,全部拆解,透过分析对手的姿势,他能做的动作有哪些?对手哪个部位、哪条肌肉有动作徵兆,推算他下一步只可能是什幺招式?这就是风清杨一再强调的“料敌机先”,也就是九剑的真正精髓(并非是破招)!
有了“料敌机先”的能力后,九剑基本功就算完成,个人推测,这主要是“总诀式”的内容,到这里只要努力就可以练成(或说理解、背熟…),要看悟性的地方在于,知道对手动作之后,要怎幺处理?把主要常见的动作、情形,归纳成几个公式(或说是套路、围棋定式之类的东西),这就是后面八式,所以才会说,用总诀式种种变化来体演整个剑式。
从名称编排,破剑、破刀之后直接“破枪”、“破鞭”、“破索”,明显是刀剑最多人用,最常出现,所以最先创出,而从“破剑式”的变化会影响到“破刀式”来看,明显是刀剑有部份动作是重複、类似的,破解方法当然也相类似,到后面直接统整所有长兵、短兵、软兵乃至于拳脚、暗器。
当你理解、消化、超越了这些公式之后,不管用哪家的招式、甚至像“吴天德”一样乱七八糟的动作,都能拿到理想的战果,令狐问说:“怎幺这些变化都是进手招?”当然是因为,独孤求败,个人武学风格便是如此,总结出来的应对方法当然是这样,学懂了“总诀式”的原理,可以把它用成有进无退,当然也可以只把剑摆在那等人撞上来,就像是下围棋时,先堵在你认为对方十几二十步后,会下的位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