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徵相关性牙周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徵相关性牙周炎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徵(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特异性地破坏CD4 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起的一系列恶性病变。HIV感染的患者可表现一系列的口腔的病变,包括口腔念珠菌病、口腔线状白斑、非典型性牙周病和口腔Kaposi肉瘤等。损害是独立的还是同一病损不同严重程度的表现尚不清楚,它们均表现为非特异性口腔损害,只能根据临床表现作初步诊断,利用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徵相关性牙周炎
  • 外文名:AIDS
  • 方法:只能根据临床表现作初步诊断
  • 症状体徵:牙槽骨暴露

症状体徵

HIV相关性牙周炎通常为进展性的,具有短时间内迅速发生严重而广泛的牙周软组织的坏死和溃疡,重度附着丧失,多数病例牙槽骨暴露等特点,如果软、硬组织同时破坏,则形成明显的龈退缩和浅牙周袋,多数患者有剧痛,表现为局限性颌骨内深在性刺痛,可同时出现自发性出血。儘管局部破坏严重,但病损周围组织比较正常,全口各区都可出现病损,磨牙和切牙区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坏死性口炎,其表现与走马牙疳相似,有生命危险。

用药治疗

对AIDS患者伴有牙周病变进行治疗时,必须在全身治疗措施的指导下,并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HIV相关性牙周炎的治疗可分为急性期和维持期2个阶段,急性期主要是缓解疼痛,控制牙龈出血等急性炎症症状。维持期则是消除可疑致病菌,防止进一步的组织破坏,促进癒合。
初诊患者如有可疑的临床表现,即应检查是否有HIV感染,一旦确诊为HIV相关牙周病就应採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去除病损区的菌斑和坏死组织是治疗的关键,清创要求最大限度地去除坏死的软、硬组织,同时可作10%碘伏龈下灌洗,儘管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但清创所致的一过性菌血症并不会造成败血症或远处感染,因此清创前不必作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如有发热、严重的坏死、骨组织暴露或剧痛等情况,选用抗生素全身治疗有效,如甲硝唑或青霉素,不主张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红霉素等,以免造成菌群失调,对曾有慢性念珠菌病病史或现已有念珠菌感染表现者,应同时给予抗真菌治疗,儿童患者症状较重,需立即住院控制病情,可选用30mg林可霉素静脉注射,每6小时1次,疼痛通常在2~4天缓解。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对疗效有重要影响,口腔卫生差可导致创口癒合延迟和持续的牙周组织破坏,维持期用0.12%的氯已定溶液(洗必泰溶液)含漱有利于菌斑控制,且有一定抗真菌作用,严格的複诊和随访也是必要的,初诊后24h即应複诊,以检查口腔卫生情况并作进一步的清创,随后每间隔10天再複诊2~3次,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然后每月複诊1次,直到病情完全稳定,维持期患者每3个月複诊1次,以便及时监控复发情况。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预防护理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生活细节,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病理病因

HIV相关性牙周炎的细菌组成与一般牙周炎的细菌组成相似,主要包括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桿菌及伴放线桿菌等常见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并未检出特殊的病原菌,多数学者认为HIV阳性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牙周损害的发生率增高,严重程度也加重。HIV相关性牙周炎多发于HIV感染的后期,这时患者CD4+与CD8+的比例和CD4+T细胞计数都明显低于牙龈线形红斑患者或HIV阳性而不伴牙周损害的患者,以CD4+T细胞小于200个/ml作为显示HIV阳性患者免疫功能的指征,结果95%的坏死溃疡性牙周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说明牙周损害的发生与HIV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有关,对30例无牙周症状的HIV阳性患者作18个月的随访,发现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HIV感染的进展和CD4+和CD8+的比例直接相关。

疾病诊断

HIV相关性牙周炎与不伴有HIV感染的牙周炎的区别在于:局部组织破坏相当严重,发病时间短,进展迅速,1~3个月内患牙鬆动甚至脱落,而慢性牙周炎多为慢性损害。与急性坏死溃疡性牙龈炎(ANUG)的区别在于:ANUG主要限于软组织的破坏,牙槽骨缺损少见,只有多年反覆发作的ANUG才出现骨的破坏,而HIV相关牙周炎患者通常没有ANUG病史,短时间内即迅速导致软、硬组织同时破坏。

检查方法

暂时没有相关信息描述。

併发症

HIV相关性牙周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坏死性口炎,其发现与走马牙疳相似,有生命危险。

预后

暂时没有相关信息描述。

发病机制

暂时没有相关信息描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