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钰
蒲钰,苗族,当代作家、诗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新晃。湖南大学毕业后,相继在长沙、东莞、广州等地自由撰稿。诗歌、散文、小说散见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校园文学》、《民族文学》、《诗神》、《诗林》、《南方周末》等刊物。其作品入选国内多种权威选本。主要作品有《亲亲土地》、《爱情病了》、《青春的手枪》、《脑袋开花》、《我还活着》、《出门在外》等。2001年8月开始长篇小说创作。其中《青春的手枪》获新浪第四届原创文学大赛银奖和最佳文笔奖,《脑袋开花》改编成三十集电视剧《边城汉子》,《我还活着》入围第十届骏马文学奖,《出门在外》入选中央六部门“双百工程”,《龙虎镇》在《南京日报》连载,《竿民》为省作协2012年度重点扶持作品,《云雨湖畔的水碾坊》获中国作协2013年度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届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者。现任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蒲钰
- 别名:老苗
- 国籍:中国
- 民族:苗族
- 出生地:湖南新晃
- 出生日期:1970.10
- 职业:农民、作家
- 毕业院校:湖南大学
- 信仰:自由
- 代表作品:《青春的手枪》、《脑袋开花》、《我还活着》、《龙虎镇》等。
蒲钰简介
蒲钰,苗族,人称老苗,当代作家、诗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苗族乡碧李桥村,湘西竿民后裔。1997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做过编辑,自由撰稿人。迄今已在《中国校园文学》《民族文学》《中国大学生》《散文诗》《儿童文学》《少年文艺》《青少年文汇》《女子文学》《佛山文艺》《诗神》《诗林》《诗歌报月刊》《青春诗歌》《扬子江诗刊》《散文百家》《伴侣》《辽宁青年》《现代青年》《中外故事》《文艺生活》《年轻人》《芳草》《三月三》《创业者》《声屏花》《新一代》《校园与家庭》《现代女报》《现代家庭报》《潇湘晨报》《三湘都市报》《南方周末》等报刊杂誌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数百万字。其中诗歌《鸟巢》入选少年文艺五十年精选本——《红色鞦韆》(长江文艺出版社),并作为晨诵诗歌被国内实验学校列入五年级推广教材,诗歌《贫血》入选《作文成功之路》(国中版)。主要作品:长诗《亲亲土地》(与蒲风雅合着,1999年5月《诗神》),散文集《爱情病了》(中国纺织出版社),长篇小说《我还活着:一个湘西土匪的自述》(作家出版社),长篇小说《青春的手枪》获新浪第四届原创文学大赛银奖和最佳文笔奖,长篇小说《脑袋开花》(海天出版社),长篇小说《出门在外》(与蒲风雅合着,中国社会出版社)。其中长篇小说《龙虎镇》2012年7月28日开始在南京日报连载;根据长篇小说《脑袋开花》改编的30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边城汉子》(又名《边城匪事》《浴火湘西情》《浴血边城》)获福建2010年年度收视十佳电视剧、南宁电视节2011年年度最受观众欢迎剧情奖,该片由着名导演马鲁剑先生执导;长篇小说《竿民》获湖南省作协2012年度重点扶持作品。毛泽东文学院湖南省第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讨班学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怀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新晃侗族自治县作家协会主席,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溪书院院长。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者,怀化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新晃侗族自治县第十三届政协委员。

主要着作
作 品 各 称 | 体 裁 | 作 者 | 出 版 社 | 出版日期 |
《爱情病了》 | 散 文 集 | 蒲钰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2001年09月 |
《我还活着:一个湘西土匪的自述》 | 长篇小说 | 蒲钰 | 作家出版社 | 2008年10月 |
《脑袋开花》 | 长篇小说 | 蒲钰 | 海天出版社 | 2009年04月 |
《出门在外》 | 长篇小说 | 蒲钰、蒲风雅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2009年10月 |
《龙虎镇》 | 长篇小说 | 蒲钰 | 译林出版社 | 2012年07月 |
脑袋开花
作 者:蒲钰

出 版 社:海天出版社
页 码:25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ISBN:9787807475347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市 场 价:¥28.00
内容简介:《脑袋开花》是一部半自传体的湘西匪情小说。湘西十里八寨曾经有这样一个男人:在土匪眼里,他是吃里扒外的“卖客”;在剿匪部队眼里,他是英勇善战的“英雄”。因为一个寡妇,他与湘西土匪有太多的恩怨。为了营救生活于水火之中的父老乡亲,他消灭土匪举家投奔解放区,成为解放军部队的带路人,为湘西剿匪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作为湘西剿匪大队长时,面对故人之子又将如何决择……土匪消灭后,英雄没有了。英雄没有名字,只有一段悲壮的故事让人掩卷长思……脑袋开花是一种死亡,更是一种思想!
我还活着
作 者:蒲钰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页 码:3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750634396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市 场 价:¥27.00
内容简介:年轻的狗娃为了得到心爱的梅花,去追一只红色的野羊,迷途被猎女银可所救。但在山里误坐了银杏代表婚姻归属的小板凳而被迫做了银杏的男人,逃出后为给梅花报仇杀了美军而被通缉入山为匪,却又与已经成为押寨夫人的梅花意外团聚。解放时被剿,九死一生,投诚后成为朝鲜战场上的无名英雄,受伤回国后屡受冲击,多次被枪毙,但又死里逃生。狗娃不屈不挠的抗争,血与火的淬鍊,令人动容……虽然战争题材,却又不乏情感缱绻。作者描画湘西风情,语言风格独特,一部特定历史时期的通俗作品,其精緻堪与任一长篇叙事诗媲美。
爱情病了
作 者:蒲钰

出 版 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页 码:217 页
出版日期:2001年9月
ISBN:7506414732
装 帧:平装
开 本:32
市 场 价:¥12.00
内容简介:一个孤独的打工仔流浪到了南方,在这片钢筋水泥构建的空间里,他像一个机警的猎豹一样观察着来去匆匆的人们。为了生活,所有的人都在四处奔波。而爱情,就像一张涂满墨迹的纸,有的人用理智规範自己情感的走向;有的人为了金钱,出卖自己的肉体;有的人抵挡不住诱惑,误入歧途……来自四面八方的男男女女,在陌生的城市里演绎了一支支酸甜的情感之歌。《爱情病了》真实地记述了当今打工一族的爱情生活,它时刻警示人们: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纵自己。
出门在外
作 者:蒲钰 蒲风雅

出 版 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 码:25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
ISBN:9787508727721
装 帧:平装
开 本:16
市 场 价:¥22.00
内容简介:小说写的是一群出门在外打工的农村青年的感情生活。对现实的解剖、体验,随着情节的展开纷纷涌现出错综複杂的人物关係,悬念层出不穷。可谓生与死、爱与恨,灵与肉,盘根错节,贯穿时空,贯穿着几代人的心弦。主人公朱平凡为了重建家园南下淘金,临行之夜,不顾父母的反对,与青梅竹马的叶子误入禁区……于是,一场注定跨越两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书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幽默诙谐,情感複杂多变,让人身临其境,生动斐然,出门在外不容易,尤其是离开土地的农民,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里打拚,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
龙虎镇

作 者:蒲钰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7-1
版 次:1
页 数:332
字 数:280000
印刷时间:2012-7-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44729543
包 装:平装
市 场 价:¥33.80
内容简介:这是一部反映中国土匪真实历史命运的自传体小说,一个老土匪经历了当土匪、被剿匪、抗美援朝、生产队、自然灾害、大跃进、被批斗。本书负责解答以下问题:怎幺当土匪?什幺是抓壮丁?抗美援朝是什幺模样?成分是个啥东西?阶级斗争是怎幺搞的?反革命到底镇压了多少人?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什幺结果?这些问题最终为你解答:你的祖辈、父辈有过什幺样的命运?你的人生因此受了多大牵连?温二两小酒,炒几盘小菜,小酌之时,我们每个人都会心头一热,潸然泪下。
获奖作品
诗歌《人生吟》 获 1994年《人民文学》九十年代文学艺术新作大展优秀作品奖;
诗歌《与一粒麦子相遇》 获2002年“曙光杯”全国文学教育类优秀作品奖;
长篇小说《青春的手枪》 获第四届新浪原创文学大赛银奖和最佳文笔奖;
短篇小说《给爱情打一个补丁》 获永州“皓志杯”全国徵文大赛优秀奖;
根据《脑袋开花》改编的电视剧《边城汉子》 获南宁电视台2011年度最受观众欢迎剧情奖。
改编热播剧
影视信息
剧名:《边城汉子》
《边城汉子》DVD封面

又名:《脑袋开花》、《风雨边城》、《边城匪事》
集数:30集
年份:2010年
地区:中国大陆
语种:中文
改编小说:《脑袋开花》
武术指导:曹华
拍摄景点:贵州松桃苗王城、湖南新晃何家田、黔阳古城、中山影视城
电视首播:8.13福州电视台V2频道《合家欢剧场》
主创人员
出品人:曾昭然 胡惠民蔡安庆 杨小虎
领衔主演:王斑
领衔主演:温峥嵘申军谊陈创宋笠娜
总监製:王莉梁建华
总策划:曾昭然 陈彬 田园邓英琼
发行人:王莉 林晨
责任编辑:殷诗华
监製:黄林富 袁雅菁 张健张永峰
製片人:翁敏瑞 林晨
执行製片人:李敏柴新玲 邓英琼
美术:易冰封
摄影:张翔
插曲:蒲钰
作曲:李戈
录音:李江峰
总製片人/编剧/导演:马鲁剑
类型:战争/传奇
原着:《脑袋开花》
作者:蒲钰
出品:广州市动村影视製作传播有限公司
东阳市华夏电视传播有限公司
贵州蓝涯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发行:东阳市华夏电视传播有限公司
广州市动村影视製作传播有限公司
主要演员
温峥嵘 饰演 张正英
王斑 饰演 蒲地流
陈创 饰演 刘半仙
申军谊 饰演 杨白狼
白雨饰演 刘翠翠
高天饰演 刘老卒
陈铮饰演 刘疤子
陈楚翰饰演 蒲白乾
高郡伟饰演 蒲大旺
李嘉明饰演 刘天火
修革 饰演 灰石包/灰包石
金姝卉饰演 蒲青流
宋笠娜 饰演 菊花
剧情介绍
蒲家二儿子蒲地流英俊而正气,母亲传给他一身好功夫。能文善武的蒲地流也因此备受十里八寨女人的喜欢。尤其是同寨子的寡妇张正英,她在蒲地流青春年少时,心中便早早植下了一份特殊的情感。蒲地流也十分喜欢这位比自己年长且漂亮聪慧的寡妇,人前人后姐姐长短甚是亲热。张正英自知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便怂恿蒲地流与同村的刘家女儿翠翠相好,蒲地流与刘翠翠果然一见钟情,便私定了终身。就在蒲地流去县城读书受训的时候,刘翠翠为抗拒父母媒约,新婚之夜上吊自尽,匆匆赶回来的蒲地流只看到了一抔土坟,而就在蒲地流坟前伤心之时,竟意外救下了一名被土匪追赶的红军干部,蒲地流第一次知道中国有一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而英勇奋战的军队叫红军。
话说那被婆娘王杀死的灰包石有个兄弟叫灰石包,为了复仇,勾结土匪杨白狼对竹子寨进行血洗,惨烈的战斗之中,婆娘王率众英勇抗争,最后壮烈牺牲,而结怨很深的土匪灰石包自然命丧刀下,土匪首领杨白狼也损失了自己的儿子,一仗下来三败俱伤。不过土匪首领杨白狼由于收编了灰石包的喽啰,势力反而得以壮大,成为当地最大的土匪大帮,手下土匪多达五千之众。
一方丧母,一方失子,蒲地流与杨白狼这帮土匪的仇恨也再次升级。
在国民党政府剿匪游击大队长姚大鬍子的支持下,蒲地流成立了剿匪自卫队,自己担任队长,与姚大鬍子配合,杀得土匪人心惶惶,一方暂得安宁。同时,蒲地流在寡妇张正英嫉妒心碎的眼光下迎娶了同叫翠翠的邻村女人杨翠翠为妻,并生下了儿子大旺。
天降灾荒,饑民遍野,国民政府与军阀不顾百姓死活加重百姓赋税,搞得民不聊生,又逢抗日战争爆发,时局混乱,匪患更为严重,蒲地流重操旧业,带头组建了一个农民剿匪自卫队,更让土匪对他恨之入骨。而这时候的土匪头子不是别人,正是与蒲地流相好多年的寡妇张正英的儿子刘大卒。原来刘大卒本是抗日骁将,升至国民军团长,后因为母亲张正英的死,杀了一群兵痞,为躲避军事法庭的制裁,率部上山为匪,并与土匪杨白狼勾结,一起抵抗共军,为害乡邻。蒲地流与儿子蒲大旺带领自卫队儘管与土匪交手屡战屡胜,但终究因为担心队员家属安全,被迫解散了农民剿匪自卫队。没有了自卫队,土匪更是对蒲地流一家展开了疯狂的清洗,所幸在蒲家眼看走投无路之时,蒲地流找到了解放军,真正实现自身的重大转型。
针对匪患猖獗的局势党中央指出:“我们不是宽大无边,对罪大恶极、顽固不化的,必须镇压。”根据这一彻底刬除土匪的指令,一次次的战役让土匪吃尽了苦头,丧心病狂的土匪开出了五百大洋的赏金,要拿蒲地流的人头。赏银之下,土匪跃跃欲试,拿起枪是土匪,放下枪是百姓的特殊身份,让土匪可以混迹于解放区,混迹于蒲地流身边。一场场明争暗算在蒲地流身边上演,凭藉自身的英勇以及有良知老百姓甚至是有良知的土匪的协助,蒲地流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每一次化险为夷都更坚定蒲地流跟土匪干到底的决心!
在上级决定炮轰匪山之时,为了挽救匪山上被逼上山的无辜老乡,蒲地流与儿子决定上山劝降。土匪们做梦都想杀的人,居然自己送进匪窝,劝降之行可谓是带有英雄主义的冒险,机智的蒲家父子识破了土匪的缓兵之计,不仅全身而退,还在后来的歼灭战中大败土匪,平定了十里八寨,居功至伟。
平定匪患的蒲地流没有接受政府一官半职的奖励,要了一套农具举家返乡务农,但日子过得并不如他自己想像般安定,残余土匪势力的不断出现,再加上蒲地流与地方政府腐败官员的矛盾,曾经的剿匪英雄最后竟然被划为与土匪勾结的敌人,被投进了监狱,蒲地流有过救命之恩的土匪在最后关头冒死冲进监狱营救蒲地流,刚直不阿的蒲地流面对打开的牢门没有选择偷生,清白比生命更重要,蒲地流一头撞向监狱的墙壁,脑袋开花……
作品存目
作品列表一
作品名称 | 体裁 | 刊物 | 日期 | 备注 |
《旅伴》 | 诗歌 | 《芳草》 | 1995年9期 | |
《他乡遇雨》(外一首) | 诗歌 | 《湖南柘电报》 | 1995年12月5日 | |
《风铃》 | 诗歌 | 《青春与健康》、《中国校园文学》 | 1996年1期、1997年1期 | 转载 |
《读信》 | 诗歌 | 《青春与健康》 | 1996年2期 | |
《沙堆寄语》 | 诗歌 | 《儿童文学》 | 1996年3期 | |
《拨通故乡》 | 诗歌 | 《儿童文学》 | 1996年3期 | |
《春雷》 | 诗歌 | 《当代民声》、《诗林》 | 1996年6期、1997年春季号 | 《时代的绝唱》(组诗) |
《乡间麻雀》 | 诗歌 | 《南方周末》 | 1996年6月28日副刊 | 总646期 |
《候鸟》 | 诗歌 | 《青春与健康》、《文艺生活》 | 1996年4期、1997年6期 | |
《算命》 | 诗歌 | 《三湘都市报》 | 1996年8月28日副刊 | 总425期 |
《吉它》 | 诗歌 | 《青春与健康》 | 1996年6期 | |
《梅子》 | 诗歌 | 《佛山文艺》 | 1996年16期 | |
《一枚硬币》 | 诗歌 | 《辽宁青年》 | 1996年24期 | |
《雨中》 | 诗歌 | 《青春与健康》、《伴侣》 | 1996年6期、1997年6期 | |
《伊的脸》 | 诗歌 | 《女子文学》 | 1996年12期 | |
《锄禾》 | 诗歌 | 《诗林》 | 1997年春季号 | 《时代的绝唱》(组诗) |
《时代的漂流瓶》 | 诗歌 | 《诗林》 | 1997年春季号 | 《时代的绝唱》(组诗) |
《旅途情话》 | 诗歌 | 《声屏花》 | 1997年1期 | |
《叶子》 | 诗歌 | 《女子文学》 | 1997年2期 | |
《候鸟》 | 诗歌 | 上海《少年文艺》 | 1997年3期 | |
《剩下的情话》 | 诗歌 | 《年轻人》 | 1997年4期 | |
《露》 | 诗歌 | 《文艺生活》 | 1997年6期 | |
《端午》 | 诗歌 | 《文艺生活》 | 1997年8期 | |
《暗锁》 | 诗歌 | 《文艺生活》 | 1997年8期 | |
《爱的金项鍊》 | 诗歌 | 《伴侣》、《嘉应文学》 | 1997年8期、2000年3期 | |
《深入城市的树》 | 诗歌 | 《外来工》 | 1997年12期 | |
《南方的城市》 | 诗歌 | 《特区视窗》 | 1997年12期 | |
《吃老闆的饭》 | 诗歌 | 《惠州文学》 | 1998年3期 | |
《鸟叮过的果子》 | 诗歌 | 《侨乡文艺》 | 1998年5期 | |
《蒲钰诗五首》 | 诗歌 | 《新创作》 | 1998年增刊 | 青春校园特刊 |
《献诗:少女与玫瑰》 | 诗歌 | 《中国大学生》、《佛山文艺》 | 1998年5期、1997年24期 | 入选《红雨诗韵》(海天出版社) |
《盆景》 | 诗歌 | 《新一代》 | 1998年5期 | |
《给莞城十三岁的打工妹》 | 诗歌 | 《外来工》 | 1998年6期 | |
《南方城市——致莞城落难的打工妹》 | 诗歌 | 《特区视窗》 | 1998年6期 | |
《最后一只苹果》 | 诗歌 | 《青春诗歌》 | 1998年6期 | |
《剩下的情话2》 | 诗歌 | 《青春诗歌》 | 1998年6期 | |
《妹妹是一口井》 | 诗歌 | 《嘉应文学》 | 1998年7期 | 入选《怀化现代诗选》(作家出版社) |
《稻穀》 | 诗歌 | 《长沙晚报》 | 1998年9月2日 | 第5版 |
《短笛》 | 诗歌 | 《南叶》 | 1998年9期 | |
《鸟巢》 | 诗歌 | 上海《少年文艺》 | 1998年9期 | 入选少年文艺50年精选本《红色鞦韆》(长江文艺出版社) |
《敲门》 | 诗歌 | 《特区视窗》 | 1998年10期 | |
《一些花朵走在夜晚》 | 诗歌 | 《佛山文艺》 | 1998年11期 | |
《城市垃圾》 | 诗歌 | 《佛山文艺》 | 1998年24期 | |
《起来吧,孩子》 | 诗歌 | 《佛山文艺》 | 1998年24期 | |
《贫血》 | 诗歌 | 《扬子江诗刊》、《作文成功之路》 | 1999年1期、2007年6期 | 创刊号、选载 |
《关门》 | 诗歌 | 《中国大学生》 | 1999年2期 | |
《水》 | 诗歌 | 《文艺生活》 | 1999年3期 | |
《山路》 | 诗歌 | 《青春诗歌》 | 1999年3期 | |
《两棵树》 | 诗歌 | 《谭江文艺》 | 1999年5期 | |
《亲亲土地》 | 长诗 | 《诗神》 | 1999年5期 | 蒲钰、蒲风雅合着 |
《一盒香菸一瓶啤酒赌一个女人》 | 小说 | 《嘉应文学》 | 1999年6期 | 入选《初恋精选本》(读者文摘) |
《他和她》 | 诗歌 | 《江门文艺》 | 1999年7期 | |
《磁卡电话》 | 诗歌 | 《三月三》 | 1999年8期 | |
《爱在阳台》 | 诗歌 | 《三月三》、《新世纪青年》 | 1999年8期、1999年创刊号 | |
《诗歌当饭吃》 | 散文 | 《特区视窗》 | 1999年8期 | |
《兄弟,你没醉吧》 | 诗歌 | 《特区视窗》 | 1999年8期 | |
《鸳鸯戏水枕头》 | 小说 | 《嘉应文学》 | 1999年8期 | |
《淡淡的缘》 | 小说 | 《特区视窗》 | 1999年9期 | |
《风筝》 | 诗歌 | 《三月三》 | 1999年9期 | |
《朋友妻》 | 小说 | 《嘉应文学》 | 1999年9期 | |
《广告人》 | 诗歌 | 《新世纪青年》 | 1999年创刊号 | |
《小小的飞机小小的船》 | 小说 | 《新世纪青年》 | 1999年创刊号 | |
《一封信》 | 诗歌 | 《三月三》 | 1999年9期 | |
《记忆的核》 | 诗歌 | 《三月三》 | 1999年9期 | |
《写给乡下做木匠的父亲》 | 诗歌 | 《青少年文汇》 | 1999年9期 | |
《短悟》 | 散文 | 《创业者》 | 1999年9期 | |
《小狗之恋》 | 小说 | 《嘉应文学》 | 1999年10期 | 入选《真情触摸》(长江文艺出版社) |
《他乡的树》 | 散文 | 《特区视窗》 | 1999年10期 | |
《关于饥饿》 | 评论 | 《寻梦船》 | 1999年10月15日 | |
《十字路口》 | 诗歌 | 《青春诗歌》、《飞霞》 | 1999年12期、1999年10期 | |
《中秋望月》 | 散文 | 《特区视窗》 | 1999年11期 | |
《南国,有粒生涩的黄豆不发芽》 | 小说 | 《金桥》 | 1999年11期 | 入选《飞霞读者精品》 |
《製造爱情》 | 散文 | 《嘉应文学》 | 1999年11期 | |
《特区的蚊子》 | 诗歌 | 《外来工》 | 1999年21期 | |
《一线姻缘》 | 小说 | 《外来工》 | 1999年22期 | |
《十五的月亮》 | 诗歌 | 《青春诗歌》 | 1999年12期 | |
《悬崖上的树》 | 诗歌 | 《北江情》 | 1999年12期 | 入选《湖南青年诗选》(中国戏剧出版社) |
《燕子》 | 诗歌 | 《谭江文艺》 | 1999年12期 | |
《炸弹,也有炸不响的时候》 | 诗歌 | 《佛山文艺》 | 1999年24期 | |
《曾经手执假厂牌》 | 散文 | 《特区视窗》 | 2000年1期 | |
《空心树》 | 诗歌 | 《湖大青年》 | 2000年1期 | |
《小燕子》 | 诗歌 | 《江门文艺》 | 2000年2期 | |
《父亲》 | 散文诗 | 《散文诗》 | 2000年2期 | |
《老屋出租》 | 诗歌 | 《江门文艺》 | 2000年2期 | |
《千年玫瑰百年合》 | 小说 | 《特区视窗》 | 2000年2期 | |
《雪花旧事》 | 小说 | 《特区视窗》 | 2000年4期 | |
《十六岁的爱情》 | 诗歌 | 《佛山文艺》 | 2000年5期 | |
《卖菜者说》 | 诗歌 | 《创业者》 | 2000年5期 | |
《红蜻蜓》 | 诗歌 | 江苏《少年文艺》 | 2000年5期 | |
《故乡心曲》(二章) | 散文诗 | 《长沙晚报》 | 2000年5月15日 | |
《初恋的纸船》 | 小说 | 《金田》 | 2000年5期 | |
《麻雀兄弟》 | 诗歌 | 《嘉应文学》 | 2000年6期 | |
《他们偷吃了伊甸园里的禁果》 | 小说 | 《金田》 | 2000年6期 | |
《阴谋》 | 诗歌 | 《创业者》、《校园与家庭》 | 2000年7期、2001年6期 | |
《二十一张明星片》 | 散文 | 《散文百家》、《灵水》 | 2000年·青年读者文摘、9期 | |
《生命的花儿还在朵儿里边》 | 散文 | 《散文百家》 | 2000年·青年读者文摘 | |
《花园》 | 散文 | 《散文百家》 | 2000年·青年读者文摘 | |
《爱情小阴谋》 | 散文 | 《散文百家》 | 2000年·青年读者文摘 | |
《真情如豆》 | 散文 | 《散文百家》 | 2000年·青年读者文摘 | 入选《打工故事》(延边大学出版社) |
作品列表二
作品名称 | 体裁 | 刊物 | 日期 | 备注 |
《纸船载不动初恋》 | 小说 | 《南叶》 | 2000年6期 | |
《那一双黄色的袜子》 | 小说 | 《灵水》 | 2000年7期 | |
《那年那月那故事》 | 小说 | 《灵水》 | 2000年8期 | |
《青蛙兄弟》 | 散文 | 《特区视窗》 | 2000年8期 | |
《瘦瘦的幸福》 | 小说 | 《灵水》 | 2000年9期 | |
《出租屋》 | 诗歌 | 《北江情》 | 2001年3期 | |
《藤》 | 诗歌 | 《北江情》 | 2001年4期 | |
《有一种爱远离痛苦》 | 小说 | 《北江情》 | 2001年5期 | |
《苦瓜》 | 诗歌 | 《北江情》 | 2001年5期 | |
《花事》 | 诗歌 | 《北江情》 | 2001年5期 | |
《街头女郎》 | 诗歌 | 《飞霞》 | 2001年6期 | |
《初恋情人做小蜜》 | 小说 | 《北江情》 | 2001年7期 | |
《雨》 | 诗歌 | 《北江情》 | 2001年7期 | |
《故乡》 | 诗歌 | 《北江情》 | 2001年7期 | |
《就赚他们的钱》 | 散文 | 《北江情》 | 2001年9期 | |
《我在城市的背景里写诗》 | 诗歌 | 《飞霞》 | 2001年10月 | 入选《怀化现代诗选》(作家出版社) |
《有一种爱在凄风苦雨里穿透永恆》 | 散文 | 《打工族》 | 2002年14期 | |
《酒窝》 | 小说 | 《飞霞》 | 2002年8期 | |
《与一粒麦子相遇》 | 诗歌 | 《飞霞》 | 2002年8期 | |
《晃晃悠悠龙凤床》 | 小说 | 《知心爱人》 | 2002年8期 | |
《东拼西凑的打工爱情》 | 小说 | 《民间故事传奇》 | 2002年9期 | |
《那年那月那爱》 | 小说 | 《知心爱人》 | 2002年9期 | |
《洁白的爱》 | 小说 | 《飞霞》 | 2002年9期 | |
《给爱情打一个补丁》 | 小说 | 《三月三》 | 2002年10期 | “皓志杯”优秀作品奖,入选《芙蓉花开》(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 |
《阿牛小传》 | 小说 | 《谭江文艺》 | 2002年11期 | |
《欲望恋歌》 | 小说 | 《青年文坛》 | 2002年11期 | |
《给爱情打一张欠条》 | 小说 | 《侨乡文学》 | 2003年1期 | |
《在沙滩上》 | 诗歌 | 《侨乡文学》 | 2003年3期 | |
《苦命打工妹,往事不能回味》 | 纪实 | 《打工族》 | 2003年3月下 | |
《穷乡里开出致富书馆》 | 纪实 | 《打工族》 | 2003年4月下 | |
《爱的天堂里有一只纸鸢在飘》 | 小说 | 《中外故事》 | 2003年11期 | |
《状告男友:索赔五分钱证明我少女的清白》 | 纪实 | 《现代女报》、《现代青年》 | 2003年1月10日、2003年7期 | |
《大夫好样的,让我的初恋情人分享他的肾》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3年9期 | |
《女明星,如此荒唐的幸福岂能複製》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3年10期 | |
《收购丈夫:情人妻子向我开价20万》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3年11期 | |
《前妻啊,有一味治瘫良药叫相亲相爱》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3年12期 | |
《签约情人:那一场青春投资我血本无归》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4年3期 | |
《无性夫妻:人间真爱岂能在“性”福的边缘游弋》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4年3期 | |
《一只碗和一个男人的故事》 | 小说 | 《中外故事》 | 2004年4期 | |
《申请死亡,一场婚外恋的真实阴谋》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4年5期 | |
《空巢性爱:岂能如此动我的“爱情乳酪”》 | 纪实 | 《现代青年》 | 2004年12期 | |
《给特区开一张罚单》 | 诗歌 | 《夜郎文学》 | 2005年2期 | |
《就做一尾在酒窝里游泳的鱼》 | 小说 | 《现代青年》、《文学风》 | 2005年4期、2009年4期 | |
《情恸湘西:代理妈妈倾情养育五孤儿》 | 纪实 | 《家长里短》 | 2005年9期 | |
《纸上的乌鸦》 | 诗歌 | 《民族文学》 | 2006年10期 | |
《雷雨》 | 诗歌 | 《民族文学》 | 2006年10期 | |
《奶奶唱情歌》 | 散文 | 《潇湘晨报》 | 2008年4月8日 | |
《历史不该忘记这些湘西土匪》 | 散文 | 《鼓楼》 | 2009年1期 | |
《我还活着》 | 长篇小说 | 《鼓楼》 | 2009年1期 | 连载 |
《打欠条的爱情》 | 小说 | 《怀化日报》 | 2010年2月11日 | |
《龙虎镇往事》 | 小说 | 《怀化文学》 | 2010年3期 | |
《猎愿》 | 小说 | 《大议朗》 | 2011年创刊号 |
作品列表三
作品名称 | 体裁 | 入选选本 | 出版社 |
《鸟巢》 | 诗歌 | 《红色鞦韆》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献诗:少女与玫瑰》 | 诗歌 | 《红雨诗韵》 | 海天出版社 |
《小狗之恋》 | 小说 | 《触摸真情》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给爱情打一个补丁》 | 小说 | 《芙蓉花开——2009湖南作家网作品精选》 | 湖南文化音像出版社 |
《真情如豆》 | 小说 | 《打工故事》 | 延边大学出版社 |
《悬崖上的树》 | 诗歌 | 《湖南青年诗选》 | 中国戏剧出版社 |
《亲亲土地》 | 长诗 | 《当代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 民族出版社 |
《伐木工老李》 | 诗歌 | 《当代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 民族出版社 |
《慈善家柳姐》 | 诗歌 | 《当代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 民族出版社 |
《擦鞋者小王》 | 诗歌 | 《当代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 民族出版社 |
《打工者张嫂》 | 诗歌 | 《当代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 民族出版社 |
《青春的手枪》 | 长篇小说节选 | 《当代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 民族出版社 |
《妹妹是一口井》 | 诗歌 | 《怀化现代诗选》 | 作家出版社 |
《我在城市的背景里写诗》 | 诗歌 | 《怀化现代诗选》 | 作家出版社 |
(以上仅为湖南苗族作家蒲钰1995年9月以后发表在各刊物的部分作品,希望读者继续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