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蕾切尔的婚礼

蕾切尔的婚礼

蕾切尔的婚礼

《蕾切尔的婚礼》是索尼经典于2008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电影,影片由乔纳森·戴米执导,安妮·海瑟薇、罗丝玛丽·德薇特和德博拉·温格等联袂主演。影片于2008年9月3日在义大利威尼斯电影节率先放映。

影片讲述刚从戒毒康复中心出来的凯姆去参加姐姐婚礼的经历,并通过一系列碰撞去重新审视了当代家庭伦理,亲属之间的感情关係。

基本介绍

  • 导演:乔纳森·戴米
  • 编剧:詹妮·吕美特
  • 主演:安妮·海瑟薇,罗丝玛丽·德薇特,德博拉·温格
  • 製片人:马克·普莱特、Neda Armian、Carol Cuddy等
  • 发行公司:索尼经典
  • 中文名:蕾切尔的婚礼
  • 外文名:Rachel Getting Married
  • 其它译名:爱与痛的嫁期 / 瑞秋要出嫁 / 姐姐的婚礼
  • 出品时间:2008年
  • 製片地区:美国
  • 类型:剧情,爱情,家庭
  • 片长:113分钟
  • 上映时间:2008年10月3日(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084950
  • 主要奖项:第81届奥斯卡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66届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剧情简介

经历了多年的漂泊与浮沉,凯姆始终未曾回过养育她的老家祖宅,她在潜意识中非常排斥再度踏上那片土地。不过,这一次凯姆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绝了,因为她的姐姐蕾切尔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她必须回去出席婚礼。然而,重新回到家人身边的凯姆,带来的却并非久别重逢的喜悦和深情,反在不经意间,慢慢将一段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从尘封的角落再度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
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人数众多,他们本打算在这里度过一个充满了美食、音乐和爱的田园式周末。未曾料到凯姆的到来,她以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及总能引发爆炸性新闻的特质,摇身一变,成了这个大家庭内部历时长久且混乱异常的矛盾滋长的催化剂。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备注
凯姆安妮·海瑟薇----
瑞秋罗丝玛丽·德薇特----
艾比德博拉·温格----
基兰马瑟·齐克尔----
保罗比尔·欧文----
卡罗琳安娜·迪佛·史密斯----
艾玛安妮莎·乔治----
乌克兰艾尔保罗·拉扎----
病人沃特
塞巴斯蒂安·斯坦----
设计师布莱克安德鲁·B·布雷克----
安德鲁杰罗姆·勒帕热----

职员表

製作人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选角导演艺术指导美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特效布景师
卡罗尔·库迪 马克·普莱特 洛娜·赫茨伯格 伊莉莎白·海因斯乔纳森·戴米内特·格拉布詹妮·吕美特德克兰·奎因D小唐纳德·哈里森 达费尔·泰维勒蒂姆·斯奎尔斯蒂芙尼·坎菲尔 伯纳德·特尔西福特·惠勒基姆·詹宁斯苏珊·莱尔埃里克·罗伯森Chryss Hionis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蕾切尔的婚礼
    凯姆
    演员:安妮·海瑟薇
    成长轨迹劣迹斑斑,表面上一副什幺都不在乎的顽劣样子,可内心脆弱,要关怀,要目光,要自暴自弃,又要改变、振作、坚强。作为布克曼家最不受欢迎的一位家庭成员,因为她的姐姐瑞秋大婚在即,执意回家参加婚礼。
  • 蕾切尔的婚礼
    瑞秋
    演员:罗丝玛丽·德薇特
    非常典型且普通的美国新娘,想在结婚那天能够一切顺利,对凯姆又爱又恨,态度在不断的摇摆,但她却是这个家里对凯姆的尖锐最有耐心、最宽容的一个人。
  • 蕾切尔的婚礼
    保罗
    演员:比尔·欧文
    他既要看住不令他放心的神经质的凯姆,又要照顾婚礼大局,还得安抚怒气沖沖的瑞秋。原本想借着婚礼这个难得的机会,儘可能维持这个家庭的完整,可惜他所做出的努力最终仍然功亏一篑。
  • 蕾切尔的婚礼
    艾比
    演员:德博拉·温格
    凯姆和瑞秋的亲生母亲,为了瑞秋的婚礼回到这个家,但对这个家中的任何事都保持着一种冷漠的态度。
角色演员介绍参考来源

音乐原声

曲目专辑资料
Unknown Legend
Up To Our Nex
蕾切尔的婚礼
Wedding Waltz
Ethan’s Theme
Kym's Homecoming
Dread Natty Congo
America
Dancing With Shiva
Here Comes The Bride
It's Been Done
Rachel Loves Sidney
Lower Ninth Ward Blues
Samba For Shiva
In My Soul
Trilla
Rachel Loves Sidney
发行日期:2008年09月30日

获奖记录

时间名称奖项种类得奖者
2009年
奥斯卡奖
最佳女主角
提名
安妮·海瑟薇
2008年
威尼斯电影节
金狮奖
提名
乔纳森·戴米
2009年
美国金球奖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提名
安妮·海瑟薇

幕后製作

创作初期
影片的导演乔纳森·戴米在在专注地製作纪录片《来自大草原的人》的时候,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突然找到他,建议乔纳森·戴米读读他女儿詹妮·吕美特所创作的一个有关于家庭和亲情的剧本(这就是《蕾切尔的婚礼》的最初剧本)。鑒于那个时候乔纳森·戴米实在是分身乏术,只能挤出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整个故事,没想到看完之后,它却引发了自己对家庭关係更加深层次的思考。而且导演本人非常喜欢詹妮为剧本所注入的那种风格,她几乎是公然地漠视了这种类型片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不让自己笔下的角色拥有那种被大众所喜欢的可爱气质,反而大胆地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揭露出。
拍摄过程
为了能够突出片中那些充满两极性的冲突和矛盾,导演乔纳森·戴米让所有的演员、包括幕后工作人员完全脱离那种传统的电影製作方式,让摄像机去真实地记录发生的一切,不去做任何事先的安排,甚至就连摄像师德克兰·奎因本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会捕捉到什幺样的画面,只能跟随着现场的发展进度,让随时迸发的灵感去引导一切。在《蕾切尔的婚礼》的拍摄现场最常见的一幕,就是奎因带领着他的摄製小组,人手一台便携摄像机,在这个家庭的各位成员中间穿梭,抓拍下他们的交流、语言,包括一些幅度很大的动作和微小的面部变化。

製作发行

国家、地区上映、发行时间
义大利
2008年9月3日(威尼斯电影节)
加拿大
2008年9月6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美国
2008年9月15日(贝弗利山庄,加州)(首映)
巴西
2008年9月26日(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美国
2008年9月27日(纽约市,纽约)(首映)
加拿大
2008年10月1日(埃德蒙顿国际电影节)
美国
2008年10月3日(限量放映)
比利时
2008年10月17日(根特国际电影节)
巴西
2008年10月17日(圣保罗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
2008年10月31日
美国
2008年11月7日
希腊
2008年11月16日(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
义大利
2008年11月21日
葡萄牙
2008年11月22日(埃什托里尔电影节)
瑞典
2008年11月24日(斯德哥尔摩电影节)
比利时
2008年11月26日
瑞典
2008年12月5日
芬兰
2008年12月12日
美国
2009年1月(棕榈泉国际电影节)(圣巴巴拉电影节)
新加坡
2009年1月8日
英国、爱尔兰
2009年1月23日
荷兰
2009年1月23日(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澳大利亚、葡萄牙
2009年2月12日
爱沙尼亚、立陶宛
2009年2月13日
希腊
2009年2月19日
韩国、荷兰
2009年2月26日
罗马尼亚
2009年2月27日
中国香港、以色列
2009年3月5日
墨西哥
2009年3月20日
德国
2009年4月2日
丹麦
2009年4月7日(DVD首映)
法国
2009年4月15日
丹麦
2009年4月18日(CPH:PIX)
日本
2009年4月18日
冰岛
2009年5月6日(DVD首映)
纽西兰
2009年5月14日
奥地利
2009年5月22日
匈牙利
2009年6月2日(DVD首映)
丹麦
2009年9月18日
阿根廷
2009年10月21日(DVD首映)
(信息来源:)

影片评价

影片是当代美国社会现实的一幅写生图,导演将自己对美国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放到影片中,在姐姐瑞切儿的盛大婚礼上,来自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到一起,既有来自印第安州的新朗官的黑人大家族,也有家庭的亚裔朋友和当地的白人。在这个如同种族大聚会的婚宴上,彼此和谐融洽,欢歌载舞。影片同时也是安妮·海瑟薇演艺生涯中扮演的第一个黑色角色。扮演影片中这个和家庭成员关係微妙,生活中经历了种种矛盾困难的角色,对和主角经历完全没有相似性的海瑟薇可谓一次全新尝试,但她的演绎没有让观众失望。影片中她穿着过时的肥大的素色外套,凌乱的短髮就像她的思绪,总是游离于周围欢快氛围之外,飘忽眼神尤其传神地刻画了她的内心世界。(新浪娱乐评)
《蕾切尔的婚礼》中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但始终用细节琐事来影响观众的情绪,悲喜交加的一场喜宴其实是对现代家庭提出的疑问,照理说家庭本应该是治疗伤痛的地方,但对于处于太多人际关係之中的现代人来说,家庭曾几何时变成一个客客气气、冷冷冰冻的陌生者的聚会,成员之间一味包容忍受,却缺乏释放和坦诚,直到变成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而努力维护着表面的和平也随着压力的某天爆发蕩然无存,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而《蕾切尔的婚礼》那家庭录像式的拍摄手法,深刻细腻地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像放大镜一样,折射出美国现代社会中的社会及家庭问题。(《新民晚报》评)
导演乔纳森·戴米延续了他纪实性的手法,镜头中的画面,自然、简单,永远都像是观众在观察周围的人与事,观众看不出戴米的个人喜恶。片中没有突然弄出的远景,没有陡然加快的节奏,也没有表达崩溃场面时镜头的"天旋地转",一切都是平和的,戴米用了一种非常自由的拍摄手法,几乎没有调整焦距就将生活完整的体现出来。(网易娱乐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