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薏苡仁(中药)

薏苡仁(中药)

薏苡仁(中药)

薏苡仁,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乾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乾,打下果实,再晒乾,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薏苡仁
  • 别称:薏米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单子叶植物纲
  • :禾本目
  • :禾本科
  • :薏苡属
  • :薏苡
  • 分布区域:福建、河北、辽宁
  • 採收时间: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
  • 用量:9~30g
  • 毒性:无毒
  • 贮藏:置通风乾燥处,防蛀

入药部位

植物的乾燥成熟种仁。

性 味

味甘、淡,性凉。

归 经

归脾、胃、肺经。

功 能

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

主 治

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相关配伍

1、《温病条辨》):苡仁、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治温病出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2、《和剂局方》:与人参、茯苓、白朮等合用,如参苓白朮散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
3、《千金方》: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可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

用法用量

9~30g。

禁 忌

孕妇慎用。

炮製方法

1、薏苡仁:除去杂质。
2、麸炒薏苡仁:取净薏苡仁,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

生理特性

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产 地

主产于福建、河北、辽宁。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2、《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3、《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