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是2009年6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建民、单金缓。

基本介绍

  • 书名: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页数:270页
  • 开本:16
  • 品牌:化学工业出版社
  • 作者:孙建民、单金缓
  • 出版日期:2009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122023486, 9787122023483

内容简介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为基础化学实验系列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篇,共有六章,第1章介绍了化学实验基础,包括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知识。第2章介绍了化学实验基础理论,主要是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方面的基础知识。第3章介绍了化学实验基本技术,主要涉及无机、有机、物化和分析等基础实验知识与技能,包括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仪器使用知识。第4章介绍了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仪器设备与正确的使用方法。第5章简要介绍了与化学实验有关的计算机软体知识,如关于分子式、结构式、化学反应式以及实验装置图等软体使用知识。第6章为各专业化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操作,通过这十六个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与实验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独立开展化学实验打好基础。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可作为综合性大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教材,也可供高等师範院校和工科院校有关院系参考使用。

图书目录

第1章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
1.1 实验室规则1
1.2实验室安全知识1
1.2.1 安全用电常识2
1.2.2试剂安全常识2
1.2.3 伤害类安全常识4
1.2.4 易燃易爆类安全常识4
1.2.5 实验室灭火5
1.3 三废处理8
附实验室常见“三废”处理措施9
1.4 化学试剂基本常识9
1.4.1 化学试剂规格9
1.4.2试剂的取用规则10
1.5 各种容器材料的使用和维护10
1.5.1 玻璃10
1.5.2瓷11
1.5.3 熔凝石英(透明石英)11
1.5.4 金属11
1.5.5 石墨11
1.5.6 高分子聚合物12
1.6 常用低值易耗仪器设备12
1.6.1 玻璃及瓷器类仪器12
1.6.2常用玻璃及瓷器仪器13
1.6.3 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其他器具19
1.6.4 小型机电仪器22
1.7 标準知识介绍22
1.8 实验预习、记录和实验报告24
第2章 化学实验基础理论26
2.1 误差理论26
2.1.1 基本概念26
2.1.2误差的分类26
2.2提高实验结果準确度的方法27
2.3 有效数字及数据运算规则27
2.4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的正确表示28
2.4.1 可疑值的检验28
2.4.2实验结果的表示29
2.4.3 随机误差的常态分配32
2.5 作图方法简介33
2.6 正交实验设计方法35
2.6.1 术语介绍36
2.6.2正交实验的程式与要求36
2.6.3 套用正交实验法最佳化工艺参数(条件)示例38
第3章 化学实验基本技术42
3.1 加热和冷却技术42
3.1.1 加热用的装置42
3.1.2常用加热操作46
3.1.3 冷却技术49
3.2玻璃仪器的清洗、乾燥和塞子的配置50
3.2.1 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乾燥50
3.2.2塞子钻孔52
3.3 基础玻璃工操作53
3.4 纯水的製备56
3.4.1 天然水中的杂质56
3.4.2水的纯化方法56
3.4.3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58
3.5 分析试样的採集和製备60
3.5.1 採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60
3.5.2採样方案和採样记录60
3.5.3 採样技术60
3.5.4 固体化工产品的採样61
3.5.5 液体化工产品的採样63
3.5.6 其他产品的採样64
3.5.7 土壤样品的採集与製备65
3.5.8 生物样品的採集与製备65
3.5.9 其他固体试样的採集与製备66
3.5.1 0水样的採集与製备66
3.5.1 1气体样品的採集66
3.6 化学药品的取用与存放67
3.7 常用试纸的使用69
3.8 称量技术69
3.8.1 托盘天平69
3.8.2分析天平70
3.9 液体体积的量度78
3.10 温度的测量82
3.10.1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82
3.10.2温度测量仪表82
3.11 压力测量与真空技术85
3.11.1 压力单位及测压仪表85
3.11.2真空计86
3.12 流量测量88
3.13 光学测定方法90
3.14 电化学测定方法91
3.15 搅拌方法92
3.15.1 手工搅拌方法92
3.15.2机械搅拌方法92
3.16 溶液的配製93
3.16.1 一般溶液的配製93
3.16.2饱和溶液的配製93
3.16.3 按照国标配製的溶液94
3.16.4 缓冲溶液的配製94
3.17 溶解与沉澱96
3.18 蒸发、浓缩与结晶97
3.19 固液分离技术98
3.19.1 倾析法98
3.19.2过滤法98
3.19.3 离心分离法104
3.20 固体的乾燥104
3.21 气体的发生与收集106
3.22 有机化学实验常用装置109
3.23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14
3.23.1 重结晶及过滤114
3.23.2蒸馏118
3.23.3 升华128
3.23.4 萃取130
3.23.5 乾燥132
3.23.6 色谱法136
3.23.7 外消旋体的拆分141
3.24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测定及结构表征141
3.24.1 熔点测定及温度计校正141
3.24.2沸点及其测定145
3.24.3 折射率的测定145
3.24.4 旋光度的测定147
3.24.5 红外光谱149
3.24.6 核磁共振谱152
3.24.7 紫外与可见光谱153
3.25 滴定分析156
3.25.1 滴定分析的基本术语156
3.25.2滴定分析法的分类156
3.25.3 滴定分析法对滴定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157
3.25.4 基準物质157
3.25.5 标準滴定溶液的配製与标定157
3.25.6 滴定分析仪器规範操作160
3.26重量分析基本操作160
3.26.1 样品的溶解161
3.26.2沉澱161
3.26.3 过滤和洗涤161
3.26.4 沉澱的包裹和烘乾164
3.26.5 滤纸的炭化和灰化165
3.26.6 沉澱的灼烧165
3.27 化学实验绿色化技术166
第4章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与使用169
4.1 电子分析天平169
4.2酸度计169
4.2.1 酸度计的基本原理169
4.2.2酸度计的使用方法170
4.2.3 注意事项171
4.3 离子计173
4.4 电导仪174
4.4.1 电导仪的基本原理174
4.4.2电导仪的使用方法174
4.4.3 注意事项176
4.5 电位差计176
4.5.1 电位差计的基本原理176
4.5.2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177
4.5.3 注意事项178
4.6 库侖滴定仪179
4.6.1 库侖滴定仪的基本原理179
4.6.2库侖滴定仪的使用方法180
4.6.3 注意事项180
4.7 极谱仪181
4.7.1 极谱仪的基本原理181
4.7.2极谱仪的使用方法182
4.7.3 注意事项182
4.8 电位滴定仪182
4.9 恆电位仪184
4.10 稳压稳流电泳仪185
4.11 元素分析仪186
4.11.1 元素分析仪的基本原理186
4.11.2元素分析仪的使用方法187
4.11.3 注意事项188
4.1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88
4.12.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188
4.1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88
4.12.3 注意事项190
4.13红外光谱仪190
4.13.1 红外光谱仪的基本原理190
4.13.2ThermoNicolet38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的使用方法192
4.13.3 注意事项193
4.1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93
4.14.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193
4.14.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194
4.14.3 注意事项195
4.15气相色谱仪195
4.15.1 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195
4.15.2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198
4.15.3 注意事项199
4.16高效液相色谱仪199
4.16.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199
4.16.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201
4.16.3 注意事项202
4.17阿贝折光仪203
4.17.1 阿贝折光仪的基本原理203
4.17.2阿贝折光仪的使用方法203
4.17.3 注意事项204
4.18 旋光仪204
4.18.1 旋光仪的基本原理204
4.18.2旋光仪的使用方法204
4.18.3 注意事项205
4.19 显微熔点测定仪205
4.20 量热计206
4.20.1 差示扫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206
4.20.2差示扫描量热计的使用方法206
4.20.3 氧弹式量热计的基本原理207
4.20.4 氧弹式量热计的使用方法208
4.20.5 注意事项208
4.21 黏度计209
4.22 热重分析仪211
4.22.1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原理211
4.22.2热重分析仪的使用方法212
4.22.3 注意事项213
4.23 沸点仪213
4.24 凝固点实验装置214
4.25 恆温槽216
4.25.1 恆温槽的基本原理216
4.25.2恆温槽的使用方法217
4.25.3 玻璃恆温水浴的结构与使用方法217
4.25.4 注意事项219
4.26振荡器219
4.26.1 多用振荡器的基本原理219
4.26.2多用调速振荡器的使用方法219
4.26.3 水浴恆温振荡器的使用方法219
4.26.4 注意事项220
4.27 高速离心机220
第5章 常用化学软体简介222
5.1 结构式软体222
5.2 分子式、反应式软体224
5.2.1 ISIS分子式软体224
5.2.2 反应式的绘製224
5.3 数据处理软体225
5.4 公式编辑软体227
5.5 装置图软体(NovoasftScienceWord3.1 软体简介)228
第6章 实验231
实验一安全教育、常用仪器的洗涤和乾燥231
实验二基础玻璃工操作技术233
实验三由废铜屑製备硫酸铜234
实验四电离平衡与沉澱反应236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238
实验六分析天平性能的测定与称量练习241
实验七强酸强硷的中和滴定247
实验八容量器皿的校準250
实验九重结晶254
实验十甲醇和水的分馏256
实验十一薄层色谱257
实验十二柱色谱259
实验十三熔点测定261
实验十四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硷263
实验十五正溴丁烷的製备265
实验十六从肉桂皮中提取肉桂油及其主要
成分的鉴定268
参考文献270

序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化学专业规範》等相关要求,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指导下,在研究化学实验教学与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实验内容整合为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三大模组,形成“基础—综合—研究创新”交叉递进式三阶段实验教学新体系。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实验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操作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而后通过创新实验进入毕业论文与设计环节,完成实验教学与科研的对接。
《基础化学实验》系列教材是在上述实验教学体系框架下,以强化基础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规範为主要教学目标,以化学实验原理、方法、手段、操作技能和仪器使用为主要内容,逐步培养学生文献查阅、科研选题、实验组织、实验实施、实验探索、结果分析与讨论、科研论文的撰写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综合化学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增加现代知识、现代技术容量,充分融合化学实验新设备、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从巨观上本着宽领域、渐进式、互动式、创新式、开放式来编排,将原隶属于《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和《化工基础实验》的相关内容按照新的实验教学体系框架综合整编为《基础化学实验 1——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化学实验 2——物质製备与分离》、《基础化学实验 3——分析检测与表征》、《基础化学实验 4——物性参数与测定》、《基础化学实验 5——综合设计与探索》五个分册,力争实现基础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结合,教学、科研和套用的结合。
本系列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套用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药学、医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林、师範院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人员的参考用书。在使用时各校可结合具体的教学计画、教学时数、实验室条件等加以取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内容或提高要求。
本书是《基础化学实验》系列中的第1分册——基础知识与技能。内容包括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化学实验数据误差理论,无机、有机、物化和分析等化学基础实验的基本技术、知识与技能,包括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仪器使用知识,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的仪器设备与正确的使用方法,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分子式、结构式、化学反应式以及实验装置图等计算机软体的使用知识。最后编写了十六个各专业化学实验中的基础操作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与实验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独立开展化学实验打好基础。
本书的编写,参考了相关教材、国家标準和期刊文献等有关内容,在此深表谢意。
感谢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给予的大力支持。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