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三国谍影》是着名悬疑作家何慕的系列小说,是紫焰传媒旗下着名原创小说品牌。

小说讲述《三国演义》忽略的情报暗战!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司马懿、关羽、张飞、赵云、曹丕、周瑜等188个三国人物热血登场,曹魏“进奏曹”、蜀汉“军议司”、孙吴“解烦营” 3大情治单位生死较量,还涉及了听瓮(窃听术)、矾书(密写术)、阴符(密码术)、纸鸢(通讯术)、摹迹(仿造术)……影响古今的情报秘术。

小说全面呈现情报获取、传递、分析、斗争、影响三国战局的历史细节,堪称中国古代谍战史诗大作。

基本介绍

  • 书名: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 作者:何慕
  • ISBN:9787214195784
  • 类别:小说;三国;历史;悬疑;文化;谍战
  • 页数:288
  • 定价:36.00
  •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情治单位:进奏曹;军仪司;解烦营

内容简介

《三国谍影》讲述的每一个正面战场背后,都隐藏着你死我活的情报争斗。曹魏的“进奏曹”、西蜀的“军议司”,以及东吴的“解烦营”,汇聚了曹操、刘备、孙权最杰出的间谍人才,进行着冷兵器时代隐蔽战线上最残酷、最智慧的大厮杀。
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三国谍影:暗战定军山
《三国谍影》系列小说,以火烧赤壁、定军山之战、荆州失守、火烧连营等《三国演义》中的最着名的战争为背景,讲述三国之间惊心动魄的情报暗战。
在魏蜀吴的每一个角落,正潜伏着各色间谍,他们或听命于曹丕、司马懿主持的“进奏曹”,或效忠于刘备、诸葛亮主管的“军议司”,或正在为孙权的“解烦营”捨命奔走;他们身份隐秘,来去无蹤,却左右着三国大小战役的局势,成为冷兵器时代最可怕的传奇。
建安二十四年,魏蜀在定军山交战,一位在魏国高层潜伏多年的间谍“寒蝉”泄露军情,瞬时扭转战局,致使曹魏惨败。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各国相互猜忌,一场席捲三国的间谍与反间谍行动,在不动声色间迅速展开。
魏国撒下天罗地网,力图一举拔除“寒蝉”。不成想,绝密计画被人暗做手脚,吴、蜀二国抓住这一细微间隙,不断分派暗桩、死间,誓死保护“寒蝉”。然而,除了“寒蝉”这个代号,三国对其都一无所知。每一国都妄图操控“寒蝉”,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寒蝉”手中的一枚棋子……

作者介绍

何慕,男,悬疑作家,多年醉心于三国历史研究和《三国演义》考证分析,说起三国,滔滔不绝的状态往往让人目瞪口呆。《三国谍影》系列是其沉澱多年的井喷之作。

三国情治单位

进奏曹

进奏曹是魏国军政情治单位,第一任主官为陈群,因定军山之战失利,陈群被撤职,改由曹丕督任,东西曹掾蒋济、司马懿主管进奏曹东曹署和西曹署。
进奏曹建立于东汉末年,起先的任务是协助曹操与东汉皇室对各路诸侯进行秘密监控。在白马之战、官渡之战中,曹操正是得到了进奏曹的情报后,才得以一举击败袁绍。后期进奏曹还对东汉旧臣进行了监控,成功破获魏讽谋反案。魏国建立后,进奏曹开始与蜀国军议司、吴国解烦营开始全面的间谍战争。

军议司

军议司是蜀国军政情治单位,第一任主官为襄阳名士庞统,庞统死于落凤坡后,刘备将军议司交给了诸葛亮、法正。
军议司在政治领域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和侦察能力,先后策划了多次东汉旧臣造反事件,并且成功策反多位曹魏文官武将。诸葛亮、法正带领军议司的间谍活跃在三国军事、政治战场,在魏国、吴国内部安插了无数间谍暗桩,进行了无数次的军情刺探与政治谋反,给曹魏和吴国带来很大的打击。

解烦营

解烦营是吴国的情治单位,孙权任命其妹孙尚香担任解烦营主官。解烦营的间谍擅长军事情报探测,最大的功绩是在夷陵之战爆发前,成功探测到蜀国军队动向,并建议吴将陆逊制定战略方案,一举击败蜀国。

谍战四大发明

听瓮:间谍侦查兵配备的常规窃听器,瓮口蒙层薄皮革,人伏在上面能听到周围十里的声音。
矾书:情报保密术,用明矾水写在特质纸上的字,水乾无迹,湿时方显,今天还常会使用。
听瓮听瓮
阴符:情报密码术,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后来的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明的。
纸鸢:即风筝,製作简单、方便控制,在三国军事、间谍活动中广泛运用。

名家推荐

三国时期的情报思想全面而深远,产生了像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郭嘉、荀彧、司马懿、周瑜、鲁肃等流芳百世的情报家,他们全面客观的情报获取思想、高屋建瓴的战略分析思想、纵横捭阖的联盟分析思想、灵活多变的情报欺骗思想、高瞻远瞩的情报队伍建设思想,留给我们很多深刻的思考,对当代情报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韦建泉 国外科技大学教授、情报学专家
从三国的校事设定来看,已经具有间谍机构成熟、组织编制固定、人员配置完善、领属关係明确和情报任务专业等特徵。因此,中国古代专门的情治单位当始自三国。
——王忠 古代情报史专家
三国时期,情报系统已经相当发达。很多技术手段当时都是领先世界的,可惜《三国演义》没有太多的涉及。
——刘世德《三国演义》研究专家、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长

图书目录

楔 子 定军山迷雾
第一章 细作名单
第二章 反间计
第三章 伏击
第四章 暗线密布
第五章 试探
第六章 棋子
第七章 圈套
第八章 许都乱局
第九章 意外之人

章节试读

楔子 定军山迷雾
三国谍影三国谍影
夏侯渊脸色凝重,沉默不语。
仰起头,高处山脊上,密密麻麻的蜀军正变换着阵形,準备下一轮的攻击。想不到纵横天下数十载,却在定军山这里吃了大亏。
一阵鼓点响起,第三波箭雨遮天蔽日袭来,犹如滂沱大雨一般砸在亲卫们筑起的盾墙之上,发出了密集的笃笃声。仓促之间遇伏,蜀军占据高地,射程要远远超过己方。麾下的校尉们早已组织过弓手反击,奈何只能射到蜀军阵前三十步开外的地方。轻装突袭变成了坐以待毙。
究竟是怎幺回事,不是说蜀军只有一万余人吗?不是说刘备带主力去攻打张郃了吗?不是说这里几乎只剩下一座空营了吗?为什幺蜀军準备得这幺充足,好像早就预料到会被攻击一样?
身旁的偏将苦笑:“将军,这情报似乎不太对啊。”
夏侯渊认得他,是曹仁的族弟,他冷冷地哼了一声,道:“你怕了?”
偏将肃容:“不敢。”
夏侯渊沉声道:“给你五百铁盾兵,突上,扰乱蜀军线阵!”
偏将愣了一下,咬牙道:“末将遵命!”
他转身,大声招呼着伫列后方的铁盾兵们,在箭雨中整合队形。虽然不断有人被弩箭射倒在地,但在都伯们的弹压之下,还是组成了方阵。随着一阵低沉的号角,铁盾方阵犹如一尊巨石,开始缓慢而又坚定地移动。箭雨射在巨大厚重的铁盾上,只发出“叮叮噹噹”的声音,尽数跌落在地上。
但夏侯渊脸上没有一丝喜色,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许久,随着西蜀军营中红色信旗的舞动,几十张床弩在浓重的蜀地口音里,被推到了阵前。
夏侯渊转头,对着儿子夏侯荣道:“準备铁骑沖阵!”
夏侯荣重重点头,前面的五百铁盾兵只是个诱饵,为的就是引蜀军出动床弩。床弩虽然威力巨大,但装填缓慢,至少需要一炷香的时间。而一炷香的时间,足可以让骑兵冲过三百步的距离了。
他悄声传令下去,骑兵们在迅速聚拢。
嘶哑的床弩机枢声响起,手臂粗的弩矢撕扯开空气,带着尖锐的叫声劈入铁盾阵。嘭,嘭,嘭!铁盾碎裂的声音此起彼伏。弩矢犹如一道道闪电刺进盾阵,将前排持盾的魏兵贯身而起,又接连穿透了后面的几个魏兵,飞出几丈远。随即,闪着乌光的弩箭找到了盾墙中的缺口,带着涩耳的啸声沖入人群,哀号之声再度暴起。
夏侯荣飞身上马,大喝:“众儿郎,随我突阵!”
骑兵从散乱的阵形中冲出,在山坡之上快速汇拢,组成楔形阵,直奔山脊上的蜀军而去。只要骑兵突入蜀阵,扰乱蜀军的锋线,那幺蜀军的地形优势就不再明显。夏侯渊再次抬头,傲然凝视着山脊线上的蜀军,坚信只要一鼓作气冲上山脊,胜利仍唾手可得。
“糟了,白眊精兵!”身边响起一片低呼。
夏侯渊凝神望去,只见山脊线上出现了数排长枪兵。这些长枪兵都身披铁甲,头盔两侧垂下两条白色绶带,手中长枪的尺寸也不同寻常,足足一丈八左右。枪头一尺有余,夺目刺眼,一看即知是上好的精钢打造。
“白眊精兵……”夏侯渊喃喃自语。他看着正奋力冲锋的骑兵,脸上第一次浮现出了悲戚的神色。白眊精兵是刘备麾下精锐,全部由身经百战的老兵们组成,是不遑于虎豹骑的天下精兵。对上他们,普通的骑兵没有半点便宜可占。
骑兵转瞬冲到,白眊精兵却已列成五层线阵。面对呼啸而来的骑兵,阵中没有一点退缩之意。在还有五步远的时候,长枪分层刺出,犹如怒放的烟花,将阵前的敌人连人带马纷纷刺下。
数百名骑兵,竟然无一突进阵中!
“荣儿……”夏侯渊喉头滚动,脸色阴沉,死死地盯着人仰马翻之处。
他明白了,伏击的蜀军不但占据了地利,还把自己军中的兵种配置、甚至一贯的突阵打法都摸得一清二楚。一定是有人将军情泄露了出去。所谓的蜀营空虚,也只是个诱饵,要诱杀的正是他夏侯渊。
是谁出卖了我?张郃、徐晃,还是曹植?
一声炮响,白眊精兵的血色长枪已经竖起,缓缓退回阵中。山脊线上出现了红色兵服的蜀军,犹如密密麻麻的火蚁。这是总兵力只有万余的蜀军吗?这里就至少有三万之众!鼓声雷动,铺天盖地的刀盾兵越过山脊线,直扑下来。
身旁的副将焦急地在大喊着什幺,夏侯渊看了他一眼,又木然转过头去,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蜀军。
副将大吼一声,带领兵士们迎了上去。
夏侯渊勒紧缰绳,并未跟上。他冷冷地看着战况,好像事不关己一般。蜀军居高临下,直冲下来,像柄猛利的朴刀一般将面前的魏军硬生生劈开,然后迂迴分割,将魏军围得水泄不通。眼下,红色军服的蜀军,正如一丛丛旺盛的烈火,疯狂地吞噬着蓝色军服的魏军。
夏侯渊仰天长啸,索性闭起了眼睛。
似乎过了很长时间,又似乎仅仅过了一瞬,战场上的厮杀声已经凋零,归于死寂。夏侯渊睁开了眼,身边只剩下了几个亲卫,前方的战场上堆满了尸体。蜀军正在有条不紊地前进。
他横枪立马,冷冷看着缓慢逼近的蜀军。
黄忠策马阵前,扬起马鞭,指着夏侯渊喊道:“足下可是征西将军夏侯渊?死到临头,有何话说!”
夏侯渊沉声道:“黄忠老匹夫,敢否与我一战?”
黄忠扬眉道:“敢不从命?”
夏侯渊怒喝一声,纵马冲出,虽然兵败已成定局,但至少要拿下黄忠首级!他俯下身去,手中镔铁长枪藏于侧后,死死盯着快马而来的黄忠。眼看两骑只剩十几步远,他却觉得左肋突然一凉,整条胳膊酸楚异常,低头,看到左肋生生没入了一根投枪!
是名策马随行的亲卫。夏侯渊认得这名亲卫,数年前因为他果敢勇猛,被调到了自己身边。想不到在这山穷水尽之时,竟然痛下杀手。
“你?”夏侯渊大怒,右手镔铁长枪直刺而出,“我杀了你这个卖主求荣的畜生!”
那名亲卫看着刺来的长枪,不躲不闪,大喝道:“奉寒蝉令,魏军主将夏侯渊授首!”
话音未落,镔铁长枪已然将这名亲卫穿胸而过。夏侯渊却为之一窒,心中大惊。寒蝉?怎幺可能是寒蝉!
耳边马蹄声骤响,黄忠已杀至眼前。夏侯渊勉强抽枪刺出,却见黄忠挽了个刀花,三停刀猛然荡开枪尖,沿着左侧呼啸斩来。
夏侯渊颈间一凉,眼前天旋地转,然后迅速被黑暗吞没……

三国谍战案例

《三国演义》中只有区区四个谍战案例!
三国谍影三国谍影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的扛鼎之作,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等,许多信手拈来的典故成语歇后语,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
大到历史演变、政治变革,小到一场战斗战役的对决,《三国演义》都让读者看得酣畅淋漓,直呼过瘾。
但是,《三国演义》中唯一没有过多笔墨演绎的,就是三国隐蔽战线的战斗——谍战。
在《中国古代情报史》一书中,就记载了中国古代谍战与情报战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登场。最有名的“郑国渠”,就是诸侯国韩国派出的间谍——水利师郑国,前往秦国修筑水渠。明面上,郑国修渠是为了解决秦国水患,但实则企图藉助大兴土木拖垮秦国的经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的谍战,却鲜见于三国,这确实让不少读者产生遗憾。小编特地查阅原书,只从《三国演义》中找到区区四场与谍战有关的故事。
看来《三国演义》确实是忽略了能够左右格局的谍战!

官渡之战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挫败了袁绍军队的斗志,使曹操与袁绍的战事陷入胶着态势。由于袁绍劳师远征,出现粮草不济,军心涣散。袁绍对战事不满意而大发雷霆,使得重要谋士许攸受到严重的猜忌与排挤,许攸一怒之下逃离袁绍,投奔曹操。
曹操为了表示自己的礼贤下士,连鞋子都顾不上穿就跑出军营迎接许攸。大受感动的许攸便将袁绍军队面对的困境,以及袁军的后勤部署告诉了曹操。曹操马上调兵遣将,派出军队奇袭袁军的后勤基地乌巢。袁军军心动摇无心恋战,曹操则率领军队一路追击,打败袁绍于官渡。
正是曹操得到了许攸传递的情报,才得以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中的间谍战,堪称经典的间谍战与反间谍战。
曹操挥师南下,想要一举灭掉偏居江南的孙吴,却因为北方士兵不善水战,且不适应南方环境而患怪病,战事一度不利。此时,曹操又想到了用间谍来套取军情。
曹操找来了江淮名士蒋乾,借蒋乾是东吴都督周瑜的同乡,让蒋乾前去东吴刺探情报。但周瑜见到蒋乾后,很快就知道了蒋乾找自己的目的。他索性将计就计,白天宴请蒋乾,暗中密令部下模仿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投降书,放在自己的军帐中。夜里,他以同乡好友之名拉着蒋乾在自己军帐中睡觉,就是为了蒋乾看到蔡瑁、张允的投降书。
蒋乾一心想着效力曹操,也未辨真假,便将投降书塞入囊中,借着夜色悄悄逃离吴军。蒋干将曹军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投降吴军的情报告诉曹操后,曹操大怒,一声令下就将蔡瑁、张允斩杀。过后,他仔细看所谓的投降书,才明白过来这是周瑜的计策,无奈已经中计,致使曹操水军丧失得力指挥,也为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埋下了伏笔。
蒋乾盗书、曹操中计,间谍与反间谍战的生动演绎,堪称经典!

曹操离间计

曹操为了彻底消灭北方的割据势力,率军前往关西,要消灭关西割据势力马超与韩遂。韩遂与曹操曾经同朝为官,后分道扬镳,与马超结为同盟。马超是骁勇猛将,打得曹操无法迎战。
曹操想出了离间计,他约战马超韩遂,在阵前点名韩遂出阵。韩遂来到阵前,曹操却与他攀谈开了同朝为官时的经历,期间曹操还大笑不止,让马超大惑不解。回到军阵后,马超问起韩遂与曹操说了什幺,韩遂如实相告,但马超生性多疑,不相信韩遂所言。两人由此产生间隙,后来曹操又火上浇油,让马超与韩遂彻底翻脸。藉此机会曹操派出精兵攻击马超,腹背受敌孤立无援的马超大败,韩遂也孤掌难鸣,最后投降了曹操。
就这样,曹操使出离间计,顺利收复了关西。

张松定四川

益州诸侯刘璋受到了诸侯张鲁的威胁,胆小怕事的刘璋立刻派出谋士张松前往曹操那里寻求帮助。不曾想曹操因张松相貌丑陋而充满鄙夷,对其态度极其恶劣,让张松羞愤难当。同时也对刘璋的懦弱充满了愤恨。一怒之下,张松想到了汉室宗亲、实力雄厚的刘备,于是他便私自前往郢州拜会刘备。
刘备一心想着扩大自己的实力,对前来到访的张松充满了热情,让张松感动不已,张松在酒席间,滔滔不绝的讲起了益州的山川风貌,还承诺,一定要向刘璋推荐由刘备协助益州。刘备满心欢喜,许给张松重赏。张松回到益州后,就向刘璋痛斥曹操的卑劣,并极力推崇刘备。刘璋难以明辨,便同意了张松的建议,派出张松举荐的法正去迎接刘备的到来。
殊不知,此时的张松与法正已经投靠刘备,刘璋此举正是引狼入室。刘备到达益州后,迅速消灭了刘璋势力,成为益州之主。
此后,刘备提拔法正为蜀国情治单位军议司主官,由法正全面负责蜀国的谍战与情报战。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