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星乡(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乡)
红星乡位于诏安县中北部。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辖8个行政村。诏(安)东(埔)公路过境。辖进水、六洞、庙兜、楼仔、圆林、新林、石楼、坪林8个村委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红星乡
- 行政区类别:乡
- 所属地区:福建省漳州市
- 地理位置:诏安县中北部
- 面积:131平方公里
- 方言:客家语、闽南话
- 车牌代码:闽E
- 荣誉:革命老区乡
乡情概况
红星乡位于诏安县中部偏北,属山区地带。距县城26公里,东北屏障乌山与云霄县交界,东南邻金星乡,西连太平镇,南与西潭乡、建设乡接壤,北连官陂镇,面积131平方公里。
辖8个行政村,人口15517人,85%讲闽南方言,15%讲客家方言。境内乌山是革命老根据地,这里是老区乡。
以农、果、林、茶为主要产业,是省市优质青梅生产基地,年产量可达12000吨。现有多家外资企业。产品认证为省名牌农产品。
2013年12月27日“诏安红星青梅”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特色矿产资源
红星乡是福建省硒高密度聚集的区域,富硒土地覆盖全乡且不含重金属,土壤硒元素含量在0.79mg/kg~1.15 mg/kg之间,平均值0.774mg/kg,超福建省平均值0.34mg/kg的一倍以上(硒是一种微量元素,当土壤中硒含量富集大于0.4mg/kg时为富硒土壤,可广泛套用于富硒食品的生产)。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测局对红星乡农产品硒含量的初步调查成果表明,红星乡生产的食品:青梅製品、禽蛋、伸筋藤等农产品和中草药硒含量超富硒标準,富硒土地区具有极大的开发富硒农产品潜力。
行政区划
1958年置国营红星农场,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128.7平方千米,人口1.6万。
红星乡有8个行政村和1个农林场,分别是庙兜村、圆林村、进水村、坪林村、六洞村、新林村、石楼村、楼仔村、红星农场。红星农场下属有七个作业区:许寮、西埔、东埔、芹山、下河、五洞、朱厝。
基础设施
东溪上游支流在境内交错,水电资源丰富,有小型水力发电站7座,四级电站1座,年发电量达9万千瓦时,并与城乡电网联网,电力供应足供生产、生活需要。
交通基本实现乡村公路水泥路面,形成交通网,与县城邻乡畅通。
有初级中学1所,卫生院1所,农村信用社1所,韵达快递1家。
旅游资源
境内乌山被国家批准列为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富生态旅游资源,有简易公路可达山顶闽南老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重要景区。乌山森林公园境内有景点213处。按景观类型划分:其中天象景观5处,占现有景点2%;地文景观117处,占现有景点的55%;水文景观18处,占现有景点的8%;生物景观43处,占现有景点的20%;人文景观30处,占现有景点的15%;景观类型以地文、生物类为主。按景观等级划分;其中I级景点52处,占现有景点的24.5%;II级景点72处,占现有景点的33.80%;III级景点89处,占现有景点的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