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关村(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

南关村(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

南关村(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

延庆县永宁镇辖村,设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域面积海拔514米。村因位于永宁城南门外而得名,从永宁城建成一址沿用至今。该村西与盛世营村相接,东近昌赤公路,南临鲁家园,北靠和平街村。地势平坦,海拔514米。村辖域面积1.49平方公里。村落主街呈南北走向长20米,宽9米,与永宁城南街相连。全村336户,688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关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延庆县永宁镇
  • 地理位置:北京市延庆县永宁镇南关村
  • 面积:1.49平方公里
  • 人口:336户,688人

概述

延庆县永宁镇辖村,设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域面积海拔514米。村因位于永宁城南门外而得名,从永宁城建成一址沿用至今。该村西与盛世营相接,东近昌赤公路,南临鲁家园,北靠和平街。地势平坦,海拔514米。村辖域面积1.49平方公里。村落主街呈南北走向长20米,宽9米,与永宁城南街相连。全村336户,688人。
地处延庆平川地区,地势平坦,北部略高,土壤为典型褐土,土地肥沃,属冲击洪积物。

经济

经济以农业和工副为主。村有耕地1460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年产粮40.8万公斤,蔬菜460吨。

南关村的“竹马”

每逢春节、元宵节,该村都有传统的花会活动,其扮演的昭君出塞、跑竹马等节目,深受欢迎。
南关村
竹马又称“竹马舞”、“跑竹马”,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这可能起源于古代兵马列阵。《后汉书・郭假传》就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的记载。其后《三国志》、《晋书》、《新唐书》、《宋史》、《清史稿》中都有关于“竹马”的记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就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之句。早期的竹马应该是儿童在年节或祭祀中表演的列阵舞蹈,后来逐渐演变成多种艺术形式。传统的“竹马舞”目前在全国保留不多,有载歌载舞的,有说唱结合的,还有单独舞蹈的。参加演出的人员,少则一两个,多则十二三个。永宁南关的跑竹马则达到18个人。竹马舞所反映的历史故事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剧目有《三打祝家庄》、《昭君出塞》、《状元游街》、《萧太后狩猎》等。
据民间传说,永宁南关的竹马舞蹈至少流传300多年了,南关村男女老少都能舞几下。永宁竹马舞蹈《昭君出塞》表演的是汉室送亲、匈奴迎亲的情形。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提出和亲。深居宫中的王昭君,深明大义,主动请求远嫁漠北。昭君出塞实现了汉匈人民嚮往和平愿望,在她的努力下,汉朝和匈奴长达60多年没有发生过战争,确实实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寺庙

村有清代建的关帝庙3间,坐北朝南,有山门、壁画,彩绘人物、花卉,清晰逼真,保存较好,建筑面积50余平方米。村存真武庙碑1块,据碑文可知该庙建于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56年),万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重修。另有龟碑座1个,保存较好。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