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骆驼插上翅膀:G管理模式IOS-X作业系统
企业自我管理平台实现系统的开创之作!本书通过对骆驼公司管理运行状况的全面解剖,运用实战场景描写、案例、故事、格言等表现形式,试图将管理理论全面活化,使读者能够置身于现实的管理环境中思考管理问题,汲取管理智慧,学会运用G管理模式打造企业自我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管理最优境界! 骆驼公司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战略定化、领导方式、组织调整、市场竞争、核心能力、未来变化环境中的挑战等,怎样解决这些管理难题? 本书通过对骆驼公司管理运行的全面解剖,深入探讨造成骆驼公司困境的根本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本书是G管理模式IOS—x作业系统的全面展开,是G管理模式进入实战操作领域的核心着作。 本书运用实战场景描写、案例、故事、格言等表现形式,试图将管理理论全面活化,使读者能够置身于现实的管理环境中思考管理问题,这种管理学着作的表现形式,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本书将为企业家和管理理论家系统描绘管理难题的解决方案,为管理理论真正走向实战搭建了能够到达理想彼岸的桥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给骆驼插上翅膀:G管理模式IOS-X作业系统
- 书名:G管理模式IOS-X作业系统
-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 页数:391页
- ISBN:7807281170
- 品牌:广东经济出版社
- 作者:郭鹹纲
- 出版日期:2005年9月1日
- 开本:16开
- 定价:52.00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企业自我管理平台实现系统的开创之作!本书通过对骆驼公司管理运行状况的全面解剖,运用实战场景描写、案例、故事、格言等表现形式,试图将管理理论全面活化,使读者能够置身于现实的管理环境中思考管理问题,汲取管理智慧,学会运用G管理模式打造企业自我管理平台,实现企业管理最优境界!
作者简介
G管理模式(GMS)创始人,河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管理研究中心主任,G管理模式组织(澳大利亚)主席、首席专家。10多所国内外着名大学客座教授,30多家企业或政府首席管理顾问专家,郭鹹纲曾获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美国德克萨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美国圣.里奥大学(saint Leo uniVerSity)等着名大学的管理学硕士、博士学位。郭鹹纲博士曾任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大型企业厂长、人大代表、大学教师等职,现正致力于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可操作性研究,其成果分别以“郭鹹纲管理思想丛书”和“G管理模式丛书”形式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出版社等陆续出版。
郭鹹纲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管理思想史研究;G管理模式(GMS)研究;管理最优境界理论与理论管理学研究;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研究;
郭鹹纲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西方管理思想史研究;G管理模式(GMS)研究;管理最优境界理论与理论管理学研究;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研究;
媒体推荐
书评
G管理模式是基于对世界前沿管理理论和大量管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管理理念、规则和方法,致力于满足企业在其管理实践中的全面需要。G管理模式又称为管理等级评价模式,可以较为準确地评价企业管理的水平,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方案。G管理模式以多维博弈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基于人+制度+创新基本理念,以企业四种内在基本场力分析为线索,通过构造G当量——企业管理水平量化测评指标体系,使企业达到管理最优境界的标準化企业管理实战作业系统。
作为一套通用型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主要由五部分理论体系组成,其包括:多维博弈人性假设理论、四种基本场力、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人+制度+创新、G当量、标準型场变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是一套标準型管理运行系统、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背景的企业。G管理模式以寻求管理最优境界和造就中国卓 越企业为已任,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事业的全面进步。
G管理模式是基于对世界前沿管理理论和大量管理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管理理念、规则和方法,致力于满足企业在其管理实践中的全面需要。G管理模式又称为管理等级评价模式,可以较为準确地评价企业管理的水平,并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方案。G管理模式以多维博弈人性假设为理论基础,基于人+制度+创新基本理念,以企业四种内在基本场力分析为线索,通过构造G当量——企业管理水平量化测评指标体系,使企业达到管理最优境界的标準化企业管理实战作业系统。
作为一套通用型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主要由五部分理论体系组成,其包括:多维博弈人性假设理论、四种基本场力、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人+制度+创新、G当量、标準型场变管理模式。G管理模式是一套标準型管理运行系统、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各种背景的企业。G管理模式以寻求管理最优境界和造就中国卓 越企业为已任,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事业的全面进步。
图书目录
管理最优境界理论宣言(代总序)
第一章骆驼的烦恼
第一节骆驼怎幺了
一、骆驼的烦恼
二、骆驼应往哪里去:战略与变革
三、为骆驼把脉:企业的生命周期
四、管理矛盾的本原:系统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冲突
五、化风险于无形:企业的免疫力
第二节管理论道
一、重新定义管理
二、管理错位
三、企业成长轨迹
四、管理的终极之道:自我管理
第三节给骆驼插上翅膀
一、企业发展的两股力量的交织作用决定企业管理髮展的走向
二、未来企业的形象化描述:猴子、熊和老虎
三、给骆驼插上翅膀
第二章打造骆驼坚实的管理平台:10S—X作业系统
第一节骆驼管理定位大论战:管理的模式化之路
一、管理与管理模式
二、关于管理模式的一系列讨论
三、G管理模式
第二节骆驼集团的管理假设
一、多维博弈人性假设
二、目标的收敛性假设
三、资源的可微分与积分假设
第三节骆驼集团的选择:管理平台的实现形式
一、“人+制度+创新”思想模型
二、“共同愿景+团队建设+标準化作业+考评激励机制”运作模型
三、“商业模式+利润模式+运营模式+文化模式”整合模型
四、综合管理模型
第四节骆驼集团的行动方案:管理平台建设三步曲
一、强化基础管理
二、建立管理模式
三、实现管理升级
第五节骆驼集团管理平台的IOS—x操作模型
一、IOS—x操作模型
二、IOS—x作业系统的构成
第三章骆驼的理念系统一
第一章骆驼的烦恼
第一节骆驼怎幺了
一、骆驼的烦恼
二、骆驼应往哪里去:战略与变革
三、为骆驼把脉:企业的生命周期
四、管理矛盾的本原:系统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冲突
五、化风险于无形:企业的免疫力
第二节管理论道
一、重新定义管理
二、管理错位
三、企业成长轨迹
四、管理的终极之道:自我管理
第三节给骆驼插上翅膀
一、企业发展的两股力量的交织作用决定企业管理髮展的走向
二、未来企业的形象化描述:猴子、熊和老虎
三、给骆驼插上翅膀
第二章打造骆驼坚实的管理平台:10S—X作业系统
第一节骆驼管理定位大论战:管理的模式化之路
一、管理与管理模式
二、关于管理模式的一系列讨论
三、G管理模式
第二节骆驼集团的管理假设
一、多维博弈人性假设
二、目标的收敛性假设
三、资源的可微分与积分假设
第三节骆驼集团的选择:管理平台的实现形式
一、“人+制度+创新”思想模型
二、“共同愿景+团队建设+标準化作业+考评激励机制”运作模型
三、“商业模式+利润模式+运营模式+文化模式”整合模型
四、综合管理模型
第四节骆驼集团的行动方案:管理平台建设三步曲
一、强化基础管理
二、建立管理模式
三、实现管理升级
第五节骆驼集团管理平台的IOS—x操作模型
一、IOS—x操作模型
二、IOS—x作业系统的构成
第三章骆驼的理念系统一
第一节骆驼管理的思想模型:人+制度+创新
一、人
二、制度
三、创新
四、“人+制度+创新”的互动与整合
第二节两大管理意识
一、危机意识
二、发展意识
第三节四项管理原则
一、尊重人性
二、换位思考
三、利益共享
四、环环紧扣
第四节五大基础管理
一、BM5O模型一时间管理
二、BM50模型一信用管理
三、BM5O模型一逻辑管理
四、BM50模型一价值管理
五、BM50模型一情感管理
六、五大基础管理(GMS—BM50)的内部逻辑关係
第五节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关键要素
一、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领导意识
二、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资源能力
三、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权力结构
四、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团队文化
五、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分配机制
六、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运行方式
第四章骆驼的运营系统
第一节股权资源最佳化
一、股权资源最佳化过程
二、股东个人偏好优先整合
三、股权系统的问题表现和根源
第二节治理结构系统一
一、什幺是公司治理结构
二、如何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三、骆驼的公司治理结构系统“
第三节组织系统:18381工程打造企业高效组织系统
一、G管理模式组织理念:组织单元互为客户式组织结构
二、G管理模式八大管理平台
三、G管理模式三个衔接系统
四、八项组织原则
五、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稳定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九大标準化运行系统
一、企业标準化部门权责系统
二、企业标準化岗位职责系统
三、企业标準化职业素质系统
四、企业标準化考评激励系统
五、企业标準化作业流程系统
六、企业标準化管理表单系统
七、企业标準化管理判例系统
八、企业标準化团队文化建设系统
九、企业标準化全面再造与创新系统
第五节控制系统
一、对责任中心的控制模式
二、对业务和人的控制:G管理模式标準化六步控制法
三、G管理模式控制系统的十大品质
第六节评价系统:“四三制”绩效管理系统
一、绩效管理系统——对人的评价系统
二、“G当量”——组织评价系统
第七节完善系统
一、G管理模式的Pre—Pass管理循环
二、7P作业完善循环
三、NODEEM现场管理循环
第五章骆驼集团的策略系统
第一节基本管理策略
一、多维博弈人性假设
二、管理进阶策略:由创业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向创新管理的进阶,直至管理最优境界
第二节专项管理策略
一、四项优先原则
二、八项管理标準
第三节管理法则
一、简单才能高效
二、管理的核心是“人”
三、管理的困难在于如何把握“度”
四、管理的错误源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五、破坏制度首先从高层开始,制度创新也从高层开始
六、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四节九大管理方略
一、方略一:战略清晰、理性决策
二、方略二:资源配置、多赢整合
三、方略三:定期诊断、突破瓶颈
四、方略四:顾客至上、光环行销
五、方略五:经营人才、生涯规划
六、方略六:组织自律、团队学习
七、方略七:量化考核、利益共享
八、方略八:刚柔并济、追求效率
九、方略九:面向能力、全面再造
第六章骆驼集团的场变创新系统
第一节场态诊断系统
一、重新定义企业的10个场态分析模式
二、用G当量指标体系重新定位企业
三、企业发展七个阶段
四、G管理模式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判断
第二节场变创新系统
一、场变对策矩阵
二、场变路径设计
第三节管理最优境界——x管理模式的诞生
一、管理最优境界
二、场变创新是实现管理最优境界的唯 一途径
三、x管理模式的诞生
第四节振翅高飞的骆驼
G管理模式简介
北京郭鹹纲企业管理工作室介绍
参考文献
后记
一、人
二、制度
三、创新
四、“人+制度+创新”的互动与整合
第二节两大管理意识
一、危机意识
二、发展意识
第三节四项管理原则
一、尊重人性
二、换位思考
三、利益共享
四、环环紧扣
第四节五大基础管理
一、BM5O模型一时间管理
二、BM50模型一信用管理
三、BM5O模型一逻辑管理
四、BM50模型一价值管理
五、BM50模型一情感管理
六、五大基础管理(GMS—BM50)的内部逻辑关係
第五节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关键要素
一、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领导意识
二、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资源能力
三、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权力结构
四、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团队文化
五、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分配机制
六、构建管理模式的六个要素:运行方式
第四章骆驼的运营系统
第一节股权资源最佳化
一、股权资源最佳化过程
二、股东个人偏好优先整合
三、股权系统的问题表现和根源
第二节治理结构系统一
一、什幺是公司治理结构
二、如何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三、骆驼的公司治理结构系统“
第三节组织系统:18381工程打造企业高效组织系统
一、G管理模式组织理念:组织单元互为客户式组织结构
二、G管理模式八大管理平台
三、G管理模式三个衔接系统
四、八项组织原则
五、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稳定的组织结构
第四节九大标準化运行系统
一、企业标準化部门权责系统
二、企业标準化岗位职责系统
三、企业标準化职业素质系统
四、企业标準化考评激励系统
五、企业标準化作业流程系统
六、企业标準化管理表单系统
七、企业标準化管理判例系统
八、企业标準化团队文化建设系统
九、企业标準化全面再造与创新系统
第五节控制系统
一、对责任中心的控制模式
二、对业务和人的控制:G管理模式标準化六步控制法
三、G管理模式控制系统的十大品质
第六节评价系统:“四三制”绩效管理系统
一、绩效管理系统——对人的评价系统
二、“G当量”——组织评价系统
第七节完善系统
一、G管理模式的Pre—Pass管理循环
二、7P作业完善循环
三、NODEEM现场管理循环
第五章骆驼集团的策略系统
第一节基本管理策略
一、多维博弈人性假设
二、管理进阶策略:由创业管理到制度管理,再向创新管理的进阶,直至管理最优境界
第二节专项管理策略
一、四项优先原则
二、八项管理标準
第三节管理法则
一、简单才能高效
二、管理的核心是“人”
三、管理的困难在于如何把握“度”
四、管理的错误源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五、破坏制度首先从高层开始,制度创新也从高层开始
六、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四节九大管理方略
一、方略一:战略清晰、理性决策
二、方略二:资源配置、多赢整合
三、方略三:定期诊断、突破瓶颈
四、方略四:顾客至上、光环行销
五、方略五:经营人才、生涯规划
六、方略六:组织自律、团队学习
七、方略七:量化考核、利益共享
八、方略八:刚柔并济、追求效率
九、方略九:面向能力、全面再造
第六章骆驼集团的场变创新系统
第一节场态诊断系统
一、重新定义企业的10个场态分析模式
二、用G当量指标体系重新定位企业
三、企业发展七个阶段
四、G管理模式关于企业管理模式的判断
第二节场变创新系统
一、场变对策矩阵
二、场变路径设计
第三节管理最优境界——x管理模式的诞生
一、管理最优境界
二、场变创新是实现管理最优境界的唯 一途径
三、x管理模式的诞生
第四节振翅高飞的骆驼
G管理模式简介
北京郭鹹纲企业管理工作室介绍
参考文献
后记
文摘
书摘
(二)变化的时代与企业免疫力
多变的企业环境和内部矛盾的碰撞,促使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平台的搭建
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使企业建立保持稳定成长的“免疫能力”。
从业近百年、业务规模达几十个亿美元的安达信公司在一夜之间因为安
然事件轰然倒下,很多大公司因为危机事件几乎一夜之间陷入困境,它们给
企业界的警示就是,企业发展中应该建立危机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危机是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内部因素是主导,外部因素是条件,两者的结合形
成了企业的“生态环境”,环境变化了,企业应能及时感知并启动应变机制
。气温急剧下降时体质差的人容易感冒,而体质好的人就不会,制度的建设
、核心能力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立就是提高企业的体质,形成“免疫力”
的过程。
迅速变化的世界,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应对这种挑战,
这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首先,应以简练但是明确的语言,
确定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其次,是使企业的商业效率最大化;最后,在组织
和文化上保持最大的弹性,以应付大幅度的改革。
现 在的大公司不会单纯地依赖某一项计画、战略、战术、方法、行为标
準、象徵性的信号或总裁的讲话来达到既坚持核心思想又促进进步的目的。
它们靠的是这些思想手段和方法的结合。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分裂和解体
,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越来越难以预测,风险越来越大。只有那些特别善
于促进变革的公司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公司将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去追
求宏伟、大胆但非常冒险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地位。公司要想取得
伟大的成就,就必须不断地敦促自己进行变革和提高,不要等着无路可走了
再去破釜沉舟。企业像物种进化一样,只有那些适应能力极 强、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从中寻找生路的公司才更有可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而其他公司则可能会消亡。
企业的成功一定会有其特殊的因子,这种因子就是企业可以遗传下来的
基因。一个拥有这种特殊遗传基因的企业才能在迅速发展和扩张中立于不败
之地。什幺是健康的企业?健康的人并非永远不得病,健康的企业也总是要
遇到问题乃至危机,只不过它一直没有丧失“免疫力”。人不到病人膏肓的
时候就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企业组织在没有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都在“透
支”健康。
如果你有一把锤子,所有的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当你有更多的工具时
,你就有更加从容、合理的解决方案。
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企业就是通过“人+制度+创新”体系的建立,使其形成“战斗力”和“
免疫力”,在市场的风浪中到达成功的彼岸。
william强调说,任何企业都有问题。IBM的郭士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
能够找到最关键的、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免疫力”,绝非仅仅靠建立一套
制度或引入一种管理方法,它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管理智慧,因为仅靠刚
性制度建立起来的帝国是脆弱的,同样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在企业中不
加解读、不进行重新定义,一样形成不了制胜未来的管理场,一旦发生危机
就可能会迅速倒塌。而对所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特定
的管理场中加以重新解读,在制度基础上形成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氛围,进而
达到管理的最优境界,才会最终做到化风险于无形。P.18-19
(二)变化的时代与企业免疫力
多变的企业环境和内部矛盾的碰撞,促使企业需要进行管理平台的搭建
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以使企业建立保持稳定成长的“免疫能力”。
从业近百年、业务规模达几十个亿美元的安达信公司在一夜之间因为安
然事件轰然倒下,很多大公司因为危机事件几乎一夜之间陷入困境,它们给
企业界的警示就是,企业发展中应该建立危机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危机是
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内部因素是主导,外部因素是条件,两者的结合形
成了企业的“生态环境”,环境变化了,企业应能及时感知并启动应变机制
。气温急剧下降时体质差的人容易感冒,而体质好的人就不会,制度的建设
、核心能力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立就是提高企业的体质,形成“免疫力”
的过程。
迅速变化的世界,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应对这种挑战,
这已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回答的问题。首先,应以简练但是明确的语言,
确定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其次,是使企业的商业效率最大化;最后,在组织
和文化上保持最大的弹性,以应付大幅度的改革。
现 在的大公司不会单纯地依赖某一项计画、战略、战术、方法、行为标
準、象徵性的信号或总裁的讲话来达到既坚持核心思想又促进进步的目的。
它们靠的是这些思想手段和方法的结合。外部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分裂和解体
,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势越来越难以预测,风险越来越大。只有那些特别善
于促进变革的公司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公司将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去追
求宏伟、大胆但非常冒险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其地位。公司要想取得
伟大的成就,就必须不断地敦促自己进行变革和提高,不要等着无路可走了
再去破釜沉舟。企业像物种进化一样,只有那些适应能力极 强、不断探索、
不断创新、从中寻找生路的公司才更有可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而其他公司则可能会消亡。
企业的成功一定会有其特殊的因子,这种因子就是企业可以遗传下来的
基因。一个拥有这种特殊遗传基因的企业才能在迅速发展和扩张中立于不败
之地。什幺是健康的企业?健康的人并非永远不得病,健康的企业也总是要
遇到问题乃至危机,只不过它一直没有丧失“免疫力”。人不到病人膏肓的
时候就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企业组织在没有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都在“透
支”健康。
如果你有一把锤子,所有的问题看起来都像钉子;当你有更多的工具时
,你就有更加从容、合理的解决方案。
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
企业就是通过“人+制度+创新”体系的建立,使其形成“战斗力”和“
免疫力”,在市场的风浪中到达成功的彼岸。
william强调说,任何企业都有问题。IBM的郭士纳的高明之处在于,他
能够找到最关键的、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免疫力”,绝非仅仅靠建立一套
制度或引入一种管理方法,它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管理智慧,因为仅靠刚
性制度建立起来的帝国是脆弱的,同样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在企业中不
加解读、不进行重新定义,一样形成不了制胜未来的管理场,一旦发生危机
就可能会迅速倒塌。而对所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在企业特定
的管理场中加以重新解读,在制度基础上形成企业的文化和管理氛围,进而
达到管理的最优境界,才会最终做到化风险于无形。P.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