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河北村(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河北村)

河北村(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河北村)

河北村(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河北村)

河北村位于大村镇驻地,河北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663亩,山场1000亩,现大村河北村有205户,人口597人,除丁姓居民外,尚有孙姓、徐姓、孟姓、张姓、赵姓、刘姓、王姓等少数居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河北村
  • 外文名称:Hebei Country
  • 别名:丁家大村河北村
  •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 所属地区: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
  • 电话区号:0532
  • 邮政区码:266400
  • 面积:耕地663亩,山场1000亩
  • 人口:597人
  • 方言:胶辽官话
  • 气候条件: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雾夼”景观
  • 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在建)
  • 火车站:青岛火车站,青岛北站,黄岛站,董家口站与青岛西站筹建中
  • 车牌代码:鲁B 鲁U
  • 附近位置:坐落于邓家寨山下

山东省胶南市大村镇下辖村

河北村位于大村镇驻地,河北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663亩,山场1000亩。
据传明朝初年,丁氏先祖丁推由江苏海州迁至山东天台山下择地而居,子孙繁衍而立丁家大村。1961年丁家大村分村,村内小河以北定名为大村河北村。现大村河北村有205户,人口597人,除丁姓居民外,尚有孙姓、徐姓、孟姓、张姓、赵姓、刘姓、王姓等少数居民。
大村河北村历史上以农业为主,过去由于山多地少,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该村通过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该村在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看重发展了林果业、畜牧业、工商业等支柱产业。尤其近十几年来,该村发展速生用材林300余亩,建设了2600平方米的集市贸易场地,年商业贸易额达600万年。全村工商业户40家,年利润近百万元;个体企业两家,年产值500万元;全村畜牧业年纯收入80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得到全面发展,河北村先后有50多名学生考入大中专院校,有6人成为党政副处级以上、军队营级以上干部。该村广泛开展了评选“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得到了提高,村风村貌焕然一新。该村先后获得“先进党支部”、“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胶南市命名为“先进党支部”,被山东省建设委员会命名为“明星村”。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村

河北村位于威海市区南郊,坐落于邓家寨山下。据传明朝中期正德年间,邓心可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此安营扎寨,此山由此得名邓家寨。村占地2400亩,人口940人。
河北村始于明朝,原名“活百”,由于河北村坐北朝南,向东与大海相望,向南视野开阔,向西、北是翠绿的山峰。冬天向阳而温暖,夏天受山调节而凉爽,人杰地灵,延年益寿而取名活百。后来由于地处小溪北岸而改名河北村。
河北村有山神庙、雾夼、石门等历史古蹟和自然景观
山神庙位于河北村西,邓家寨山主峰脚下。古时山神庙两边是两条河流,庙前有两棵片松,庙前还有一处平地是戏台,台南是两河交汇处。山神庙建于明朝,毁于“文革”时期。今原庙的建筑、院落基础仍存,两棵古树的树根,旧时的戏台尚有剩余。
“雾夼”景观位于攀登邓家寨的必经之路上,山路两边山势险要,形如山门,常年被云雾萦绕,故取名“雾夼”。雾夼外有巨石形似“火车头”和“官帽子”。“火车头”是由几块巨石连线组成,前面一块大石,后面几块稍小,远远望去象一列徐徐开来的火车。在雾夼北侧山半坡,伸出一块石头象旧时官员戴的帽子,所以取名“官帽子”。进入雾夼里门,有处三面陡峭、中间凹陷的奇怪地形,当地百姓称为“缸”,位于邓家寨半山腰,有条小路插入凹陷部位,南北20米,三面是刀削似的石壁,小路北侧,只容一人慢慢经过。
石门为邓家寨寨前的小路,由于路旁是一块大石而取名,可通山前、山后和上邓家寨山顶。站在邓家寨顶峰可俯视威海的大部分村镇,眺望大海和西南群峰。有人曾在晴朗的天气望见崑嵛山后坡。当地村民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邓家寨里一眼井,能值山东半个省,埋了九缸十八锅,不在山前坡”。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