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平方言

东平方言

东平方言

东平方言又称东平话,是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地区使用的方言,语言学上归属中原官话兖菏片,但也有冀鲁官话聊泰小片特徵。使用人口78万,多系汉族,少数为回族等。

东平方言与国语比较接近,在声韵母、调值上有所不同。境内大清河以南与大清河以北有差别,县境东南部和北部山区的部分村庄使用儿化韵更为频繁,东平湖东与湖西略有不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东平方言
  • 外文名:Dongping dialect
  • 语言系属:汉藏语系-汉语语族-汉语
  • 方言系属:官话-中原官话-兖菏片 
  • 使用人数:约78万
  • 使用地域:东平县及附近地区(旧县乡除外)
  • 别称:东平话、东平土话、东平呱
  • 语种:汉语
  • 汉语拼音:Dōngpíng fāngyán
  • 东平话拼音:Dóngpìng fángyàn
  • 类型:汉语方言
  • 使用民系:中原民系
本文遵守CC-BY-SA 3.0和GFDL协定

特点

东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东区,而又深受冀鲁官话聊泰小片的影响,因此兼具二者的特徵,也因此能够自如与操北京官话(包括国语)、东北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东区的人互相理解,自由沟通。虽然东平方言属于中原官话,但东平方言和国语一样不区分尖团音,统读为团音。东平方言由于长期以来深受临近方言(特别是冀鲁官话)的影响,因此不属于“典型”的中原官话。

语音

音素

东平方言中的声母、韵母与国语差别不大,在声母上,东平部分地区不区分平翘舌。还有小部分地区“shu-”合併到“f-”。部分“r”合併到“y”,在东平方言中也有出现,但只是个别辞彙。
东平方言

音节

东平方言与国语在音节上有所不同,如东平方言中存在yài(方言“挨”)、yuo等国语中没有的音节。东平方言中还存在ie与iai的分化。
ie与iai分化表:
ie
iai
ye
夜 叶 爷 液 业
yai
矮 挨 崖
jie
接 姐
jiai
街 界 解
xie
歇 写 些
xiai
谐 鞋
此外。东平方言的本土辞彙中本无ze、ce、se三个音节,在老派东平方言中,国语中发ze、ce、se的音被分别派入zei/zhei、cei/chei、sei/shei。

声调

声调是东平方言中最核心的部分。掌握了国语与东平方言声调之间的对应关係,就可以说出较为标準的新派东平方言了。
东平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基本声调和一个轻声,没有入声,调类与国语一致,调值与国语有所区别。
东平方言与国语在声调上变化上有一定规律性
国语声调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国语调值
55
35
214
51
东平方言调值
14
53
55
312
东平方言轻声前调值
312
55
14
53
简单归纳就是:非轻声前:一变二,二变四,三变一,四变三;轻声前:一变三,二变一,三变二,四不变。
该规则适用于大多数字,不符合该规则的多为古入声字。
例如:
“东平方言”的方言发音“东平方言”的方言发音
词语
国语读法
东平方言读法
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zhóng liù dī zhǔ
三皇五帝
sān huáng wǔ dì
sán huàng wū dǐ
山明水秀
shān míng shuǐ xiù
shán mìng shuī xiǔ
轻声前变调也是东平方言的一大特点:
国语
杯 bēi
绳 shéng
鬼 guǐ
爸 bà
东平方言
茶杯 chà béi
粗绳 cú shèng
魔鬼 mò guī
老爸 lāo bǎ
东平方言轻声前变调
杯子 běi zi
绳子 shēng zi
鬼子 guí zi
爸爸 bà ba
其他的变调规则:
①在国语中,当两个上声相遇时,前一个读作阳平。而在东平方言中,两个去声相遇时,前一个读作半去。
②东平方言中两个上声相遇时,前一个上声一般不变声,受国语影响 ,部分辞彙前一个上声可以变作阳平,叠声词变调的频率大于非叠声词。

儿化韵

作为口头语言,东平方言中存在大量儿化韵。在东平的不同区域,儿化韵的使用情况不尽相同。北部山区使用儿化韵要比其他地区频繁,大清河北儿化程度比大清河南重。
汉字
大清河北
大清河南

zhuár
zhuāngr

shèr
shèngr

yèr
yèngr

lier
līngr

fér
féngr

特殊发音

连词、助词、介词等的发音以及特殊辞彙中的特殊发音参见“辞彙”目录,这里不列出。
① 部分国语中发ai、e、o或i的,方言中发ei的:客得德色则责白百麦脉柏伯摘摔刻魄迫披或窄拍佰掰墨塞
② 部分国语中发iao或u、方言中发üe、üo或ü的:钥角足卒宿(xu) 脚(juo)药(yuo)
③ 部分国语中发舌尖前辅音+ong、方言中发团音+ong的:从棕纵
④ 部分国语中发lüe、方言中发luo的:掠略
⑤ 小部分国语中不发ao、方言中发ao的:跃否
⑥ 小部分国语中发shen、方言中发chen的:深伸
⑦ 小部分前鼻音读后鼻音:频津怎
⑧ 小部分国语发ie而方言发iai的,详见ie/iai分化表。
⑨ 小部分ru与lu不分而混用:软阮朊
⑩ 小部分r合併到y:润闰
此外,还有其他的特殊发音 如输(rú)、嫩(lǔn)、弄(něng)等

字母发音

在东平方言中,26个拉丁字母的发音也与国语和英语略异。其中,方言与国语的发音主要在声调上有区别。但老人读出的字母个别与年轻人不同。
拉丁字母
A
C
H
N
O
Q
U
V
Z
英语音标
/ei/
/si:/
/eit∫/
/en/
/əu/
/kiu:/
/ju:/
/vi:/
/zi:/
国语发音
ēi
sèi
éich
ēn
ōu
kiù
yōu
wēi
[z]èi
现行东平方言发音
éi
én
óu
yóu
wéi或wèi
老派东平方言发音
áich
qiù
yòu
wèi
由上表可以看出,英语中的字母C/si:/在方言中发sei或者xi,这就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东平方言高度尖团合流。
凡出现字母的词语如AA制、U(yóu)盘、NBA等在方言中的发音以现行东平方言字母发音为準。但也有例外,如“QQ”的发音为“qiūqiu”。

书写

东平通晓方言正字的人很少,因此东平方言一般只用于口语。但由于东平方言中的声母、韵母与国语相似,因此汉语拼音可以用于拼写东平方言。
例:
东平方言
东平方言汉语拼音
现代标準汉语(国语)
俺几个上洼里薅草去。
Ān jīge shǎng wǎli háocáo qi.
我们几个去田地里拔草。
恁先待那里。
Nēi xian dǎi nàli.
你(们)先在那里待一会。
我来东平何才二十出头。
Wō lài Dóngpīng he cài ěrshì chútóu.
我来东平的时候才二十岁多一点。
崖子忒高,我过不去。
Yāizi tuígáo,Wō guòbuqǐ.
坡太高了,我过不去。
其他各种拼音方案或音标如通用拼音、韦氏拼音、注音符号、国际音标等也可以书写方言。
而在网路上,东平网民经常用谐音字来书写方言,如用“顾用“代替“蛄蛹“,用“蚁羊”代替“蚁蛘,用“木乱”代替“瞀乱”。
东平方言

分类

东平方言并非统一的。东平境内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年龄人群的方言也存在差别。

分区

根据辞彙及发音的不同,大致可以将东平方言(除旧县乡的冀鲁官话区外)分成三大片区。
①湖东大清河北方言区:大部分区分平翘舌,儿化较重。
②湖东大清河南方言区:不区分平翘舌者显着多于大清河北,部分zh、ch、sh合併到z、c、s。
③湖西方言区:主要特点是大部分将“shu-”合併到“f-”。
汉字
国语
大清河北
大清河南
东平湖西
shuō
shuó
suó
此外,东平境内丘陵地区由于地形闭塞,交通不便,所使用的方言与其他地区略异。如大量使用儿化韵。
近年来,由于国语的普及和交通的发展,使得区分平翘舌者越来越多,r合併到y和“shu-”合併到“f-”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东平境内方言的差别迅速减小。

新老派

受国语的影响,和太原话等方言一样,东平方言也出现了新老派的分化。
老派大量使用方言固有词、方言固有发音和方言语法,与国语有较大差别。
新派受国语的影响很大,新派东平方言与国语发音、辞彙和语法十分接近,甚至只有声调和个别辞彙的差别。
除新老派方言,东平方言还有一种衍生产物——“东平国语”。这是一种混杂着东平口音和东平方言辞彙的不标準的国语,多见于未接受良好国语教育的老人。
国语辞彙和语法
东平方言辞彙和语法
国语声调
标準国语
“东平国语”
东平方言声调
新派东平方言
老派东平方言

辞彙

助词

时态助词:着(zi)、了(句尾发la,非句尾发lao)、过(guo)、来(lai)
语气助词:㗑(bai)、否(bo)、没(mo) 等等;
结构助词:的(li)、地(li)、得(li或dei)。

数词

数词
大清河北
ěr
sán
liǔ
jiū
shì
béi
大清河南
shì/sì
东平湖西
lě/lēr/ěr
国语
èr
sān
liù
jiǔ
shí
bǎi
和国语不同的是,方言中的数词“一”不会像国语一样出现变调。且东平方言中,“俩”、“仨”的使用比国语更频繁。

代词

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与国语一致,故不列出。第一人称複数有包含性排除性之分。包含性指包含被说话者,排除性指不包含被说话者。第一人称“俺”一般发ɣān(其中“ɣ”为浊软颚擦音,与国语ʔan发音不同)。第二人称“恁”发nēi和nēn均可。
人称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单数
俺、我
恁、你
複数
包含性
排除性


疑问代词:啥(什幺)、咋(怎幺)

叹词

àng、g或表示肯定回答。
ń或ńg表示疑问或未听清楚 。
ń n或ńg ng表示否定回答。(第二个音节为轻声)

副词、形容词、连词等

般...:一样...
忒(tuí或téi):太
些:很
老/老是:总是
怎(zeng)些,这幺多
怎:那幺
怎幺:这幺
...何(he):...的时候:
胜:不如、还不如
就儿:顺便
孬:不好
不孬:好
实落地:实诚地
猛不丁地:突然地、出人意料的
够够地:很烦地,受够了地
当不着(“不”存在鼻音化现象,可发为“mu”):指不定,说不定。
kē或kè(正字待考):朝、往、向
那beng:那时候
gàng:十分、非常、相当
hòngdēngli:几乎
yǎn好:正好
一赶/赶:等到
憨:傻。
俊:漂亮、美、帅。
黢(qú)黑:非常黑。
bàng(正字待考):尘土瀰漫,空气很髒的样子。
蔻:形容人或者动物凶。
全焕:形容完整或齐全。
é(正字待考):形容人厉害或霸道。
宽敞(chao)
不识闲:不闲着。
会过:指生活省吃俭用,精打细算。
pinpin:形容汗出得多。
将:刚刚
轻生:轻鬆
牢稳:牢固、稳固
齐介:整齐的
吊脚(diàojue):斜楞、歪
紧sher:勤奋
紧sher地:快点
告底:最终

量词

拃,一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的长度。
轱轮,一轱轮:一段。
脬:用于屎、尿。如:一脬尿。
颗(kuó):用于香菸。

动词

薅:拔。
剌(là):划破。
聒:声音吵闹震耳朵
笏:用手扇别人的脸。如:笏你脸。
溻:汗湿透(衣裳、被褥等)。
谝: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
馏:把凉了的熟食品再蒸热。
搲:舀。
潲:细小的雨滴斜撒入窗子里。
扽:拉;猛拉,使伸直或平整。
瘮:使人害怕、可怕。
哕(yuo):呕吐。
趿(tǎ):拖着鞋子。
颬:开口吐气的样子。颬气。
着(zhuò):传染或着火。
喜:笑。
膏:加润滑油。
虾:像虾一样弯下身子。如虾腰意为弯腰。
纫:引线穿针。
揍:乾、做。
毁:打。
挟:抱。
擤(xīng):擤鼻涕,按住鼻孔用力出气,使鼻涕排出;
zhàng(正字待考):放、添加。
攮:推或刺。
漾(yáng):溢。
掇(dao):用筷子夹起。如掇菜。
擆(zhuǒ):有“放置”的意思,如擆不开为放不下的意思
轱蛹或蛄蛹:乱动。
扒瞎话:说谎话。
尿尿(niáosuí)
熊:骂、斥责。
咋呼:大声叫喊或高声说话。
摸(mú)量:估量。
啦呱:说话、聊天。
搁气:吵架或打架。
瞀乱(múluan):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或使人不舒服、不适、思绪烦乱。
懂得(dúnli):懂得,明白。
作业:胡乾蛮干、不乾正事
搭腔:回答、应答。多用否定形式。
住腔:停止说话。多用否定形式。
啰啰(音):啰嗦的谈论某事。
絮叨:没完没了地说话。
sāmo:到处乱看,有所寻找。
gūchu:就是向里收缩。
扑棱(bǔleng):乱动或抖动身体。
gěshōu:捨得。多用否定或疑问形式,否定时为gěbushóuli。
迭地(diēli):有空的、空闲的。常用否等形式迭不地。
吱崴:很吵的、使人厌烦的说话。
合撒:发抖,哆嗦,也可以抖动口袋或使之中的物体掉出。

时间

年下(xie):过年的时候
年时:去年
前儿(qièr):前天
夜儿(yèr):昨天
即门(jǐmenr):今天
明儿(miàir):明天
五更(jing)、五更头:黎明
清起来:早晨
头晌午:上午
晌午:中午
过午、过晌午:下午
傍黑儿/黄黑儿:傍晚
后晌(hònghang):晚上
一霎儿:一小会儿

地点

地处儿:地方
当院:院子里屋子外
当街:院子外
沿儿/崖(yāi)子:坡
堂屋:客厅
厨屋:厨房
里屋:卧室
茅子:厕所
伙房:餐厅
屋当门:屋子内的地面
就地:地面
姥爷地儿:太阳光照到的地面
月姥娘地儿:月光照到的地面
阴凉地儿: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后屯:本指后屯村,后因县委驻地在后屯村而代指东平县城
城里/城关:指州城,即东平县原县城

称谓

嬢(niǎ):妈妈
大大(dāda):爸爸
奶奶(nánnan)
姥娘:姥姥
大爷:伯伯
妗(jìn)子:舅妈
闺女/妮儿:女儿或小女孩
小儿:儿子或小男孩

事物

电棒子:手电筒
土坷垃/坷垃:土块
馃子:非主食的油炸麵食,一般指油条
火烧:烧饼
烧:桶
蒜窝子:捣蒜泥的东西
买儿卖儿:东西
马扎子:小型的交床
糊粥(dou)/糊豆:玉米粥
炮仗/爆仗:鞭炮
耳秽(sui):耳屎
眵目(mā)糊:眼屎
醭(bù):霉
醭土:飞扬的尘埃尘土,尤指很髒的
玻璃茬子:玻璃碎片
荷包(hēpao):衣服上的兜
吹气儿:气球
杌子:凳子
䦆头:锄头
褯(jiè)子:尿布
柴火(hu):木柴
道牙子:马路边的护路方砖
盖体:被子
dòu枕(正字待考):枕头
蒲扇:原指芭蕉扇,后泛指扇子
胰子:肥皂
纸隔本:瓦楞纸
影盖儿:痕迹
冻冻:冰
身体部位
胳拉拜子/胳拜儿/胳拉拜:膝盖
腮帮子:腮帮
脖拉梗子/脖拉梗:脖颈
脊樑(niang):后背
脊梁骨:脊樑
耳朵(dao)
腚:屁股
大门手指头:大拇指
二门手指头:食指
牙花子:牙龈
动植物
长果:花生
小豆:红豆
栗秫秫/玉米秫秫/棒子:玉米
dǔ了:知了
爬叉:蝉的幼虫
蜗拉牛子/蜗螺牛子/蜗螺牛:蜗牛
长虫:蛇
蚁蛘:蚂蚁
饿螂蛛子:蜘蛛
绵绵虎子/牙面虎子:蝙蝠
扑棱蛾子:蛾子
腱子:阉割过的公牛
锵子:苍耳
硌针牙子:荆棘类带刺灌木的刺
秫秸:高粱桿
泥翘:泥鳅
小虫:麻雀
酸咋子/山咋子:喜鹊
老鸹/黑老鸹:乌鸦
bu鸽(大清河以北):鸽子
刀螂/dang螂:螳螂
曲曲船/qiqi船:蚯蚓
芫荽(yānsui):香菜

成语

髒尔败净/髒而ba净:不乾净或不整洁
胡诌八扯/胡诌扒拉扯:胡说八道、瞎扯
瞎话连篇:谎话连篇
迂磨闲谈:做事不利索
倒插笔回:倒插笔,写汉字笔顺错误。

谚语

心急喝不了热糊粥(dou)。
不乾不净,吃了生病。
扫帚响,粪堆长。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枣芽发,种棉花。
头三脚(jué)难踢。
起了个早五更,赶了个晚集。

歇后语

新媳妇坐轿——头一回
马尾穿豆腐——没法提啦
瞎子点灯——白(bèi)费蜡
戏台上鬍子——假的
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
黄河里尿尿(niǎosuí)——随大流
墙上挂狗皮——不像画(话)
老娘哭儿——没救(舅)
张飞纫针——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
豆腐掉到灰窝里——吹不得打不得
豌豆开花——黑心
秃子打伞——无发(法)无天
六个手指头挠痒痒——多一道子
眉头上起集——没赶(敢)的(li)
黄鼠狼子放屁——一股子邪气

语法

东平方言中一些特殊语法国语中不常用,但是以国语为母语的人能看得懂。如“某人 去 某地 做 某事”在东平方言中为“某人 某地 做 某事 (qi)”。此外,东平方言还比国语多一种时态助词“”,东平方言还存在否定中缀如“知不道”。
语法例句
拿的动吗?——拿动了(lao)不(bo)?
我不知道。——我知不道。
这句话用东平话怎幺说?——这句话,东平话咋说?
你告诉他。——你给他说。

现状

如今东平方言仍然有约78万的使用者,不属于濒危方言。但年轻人大都不再使用方言辞彙,而且使用国语读音代替方言固有读音,方言中原有的ie/iai分化也开始合流。这使得方言特有词和固有发音正在逐步流失。甚至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国语,自小就教孩子国语,不再教东平方言。东平方言的传承正受到严重挑战。

参见

东平附近的方言
山东话(山东省,冀鲁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
济南话(济南市,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泰安话(泰安市,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肥城话(泰安市肥城市,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宁阳方言(泰安市宁阳县,中原官话兖菏片)
济宁方言/济宁话(济宁市,中原官话兖菏片)
汶上方言(济宁市汶上县,中原官话兖菏片)
梁山方言(济宁市梁山县,中原官话兖菏片)
平阴方言(济南市平阴县,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
台前话(河南省台前县,中原官话兖菏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