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简史》是一部可以给你完全不同的认知体验的书。
很遗憾,我之前接触的历史都包含了太多意识形态上的倾向性。
有时候,当你在读科技史,经济史或其他一些历史时,也许会认为它们是客观真实的。但尤瓦尔·赫拉利会告诉你,任何时候,它们都不免会受到某种主义或者某些虚构的现实的影响,这才是历史得以产生,并从生物学中分离出来的原因。
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如今人们已经非常习惯于把人类当成一切的中心,最重要的存在。
可回顾地球历史,人类,即智人真正“统治”地球才不过一万多年(从地球上只剩下“智人”开始)。人类和其他动物并无本质的差异。
真正让“智人”群体的整体实力提升,开始有别于其他物种的发展是认知革命的功劳。
所谓认知革命就是智人愿意把一些虚构的故事当做大家都相信的现实,以此来达成大规模的协作。
有了这种高效的组织运作和集中起来的巨大力量,智人才得以顺理成章地站在了地球金字塔的顶端。
而在这之前,和其他动物一样,智人的脑袋里都是只能容得下真实存在的,眼睛看得到、耳朵听得到的东西。
如果说宗教的故事,封建王朝的天赋君权都是虚构的故事,也许多数人都能很自然地接受。但如果说我们今天深信不疑的人权、平等和自由等理念也是被虚构出来的,那就真的会让人“如鲠在喉”了。
时间再往前走,是另一个常被人们称颂的大事件--农业革命。
智人不再四处流浪,改为定居,以某个地区为中心进行农林牧渔的生活。
但农业革命其实是一个最大的陷阱。
鲜有人去认真追究,自农业革命以后,智人整体的能力和物质财富积累确实是增加了,但对于多数的每一个个体而言,其实是生活的更加痛苦和压抑了。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非但不是轻松的新时代,反而让农民过着比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生活。
农业革命让人类的食物总量增加,但量的增加并不代表吃的更好、过得更悠闲,反而只是造成人口爆炸,而且产生一群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精英分子。
这样的囚居,不禁让人生疑,到底是智人驯服了动植物,还是个别“动植物”驯服了智人。
是什么让人类进一步融合统一?
金钱,帝国,科技与宗教。
资本的力量毋庸赘述,帝国的崛起带来的人类大一统,在历史上也已无数次地上演。
如今舞台上活跃的主角,更能够被普通人感知的应该是人文主义宗教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
当纵观整个地球历史时,许多今天看来习以为常、甚至备受推崇的东西,可能都需要重新考虑。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正是竭力地要做到这一点。
最后,我认为,这是本好书,而且,需要读两遍。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赏析 第(2)篇大概能猜到17年度书单中必榜上有名了,也许最慢也许最认真n还没看完序言就感受到译者语言幽默,笔者用心良苦。这是自《盗梦空间》后又一次怀疑世界是不是真实的,这个以想象与信任为主体的人类世界。随书本产生了一些类似的思考:人类究竟怎么来的?有几个人能称得上不是牲口?人类如此多的认知,岂知不是徒增烦恼……n让我从很多没有想过的角度看到了什么,如世界上金钱与货币的总量。让我得到了以前思考过问题的答案,如为什么大多数人类知道动物是有感情的依然肆意对待。目前为止,在微信上看到想法书评最令我爽快、淋漓尽致的一本书。想法区的想象、疑问、赞同、自省与碰撞,评论区的感叹、欣喜、谢意,无一不成为阅读时的亮点。有朋友说它一股子畅销书味儿。我本身不喜欢畅销书这个词,可它也并不是个贬义词。一本书卖得好看的人多不是书本身的错。只要对自己胃口就行了。说书中有些话太浅,人家毕竟是简史。Anyway,赞同与否,说话的权利都有。比历史书生物书政治书好看太多的你,让不会再上历史课生物课政治课的我感到难得与不舍得。毕竟对Jews有说不出的好感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书赏析 第(3)篇整本书比重稍微偏向智人的起源以及他对地球的影响,智人的一个重大发展是虚构,虚构的想象,宗教促进合作、大型的合作,与动物的社群合作有区别。智人的进化也许不是真的进化了,只是使地球可以容纳更多的人,我们的进化不一定会使我们快乐,但这就是一种趋势,过度繁殖。也就是农药革命的特点,物种的演化不代表个体的幸福。也谈到我们的资源问题,也许资源没这么快会枯竭,只是我们的科技还不够,对于一些资源还不会利用。信用使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促进经济的发展。原子弹的出现促进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