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敬亭怀爱登之冯开之

敬亭怀爱登之冯开之

《敬亭怀爱登之冯开之》是明代诗人沈懋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敬亭怀爱登之冯开之
  • 创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处:《万曆野获编》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作者:沈懋学

作品原文

敬亭怀爱登之冯开之
病骨遥怜骏马台,谁知龙种亦无谋。②
归来早谢冯先铗,老去空怜爱子才。③
晚岫飞云高鸟尽,秋原落木断鸿哀。④
相看不厌余山色,何日同君一举杯。⑤

作品注释

①敬亭:即敬亭,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齐诗人谢眺《游敬亭山》诗有“兹山亘百里,合杳与云齐,隐沦既已托,灵异居然栖。”的描绘;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怀爱:心中喜爱。《国语·周语中》:“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韩非子·八经》:“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 陈奇猷 集释:“谓不因爱于心而偏听其言也。”
冯开之:即冯梦祯(1548~1595)明代秀水(浙江嘉兴)人。字开之。崇尚气节,擅长文章。1573~1620(神宗万曆年间),会试中状元,官至国子监祭酒。氏素奉佛法,喜接近禅僧,从云栖袾宏受菩萨戒,敬持无懈,又与紫柏真可修念佛三昧,刺血写经,刻印大藏经。平素常诵楞严经,有释钞行世。于1595年(万曆二十三年)逝世,世寿四十八。謚庄简,赠太子太保。着有历代贡举志、快雪堂集、快雪堂漫录等。(明史卷三一七、明人小传卷三、诗志居诗话卷十五)
②病骨:因骨质疏鬆骨骼产生的疾病。
骏马台:指八骏之地。
龙种: 龙的传人,这里指皇上。
无谋:佛家语。如来之施化,但应于缘,初无谋虑也。止观七曰:“无谋权巧,故号能仁。”四教仪集注上曰:“如来妙应,无谋没化。”玄义二曰:“无谋之权,称缘转变。”
③冯先铗:此典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 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 问:‘ 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 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 冯谖 不复歌。”后因以“弹铗”谓处境窘困而又欲有所乾求。
爱子才:指万曆八年张居正为接受严嵩、沈德符子女被杀的教训,向神宗皇帝提出了“乞休”的请求。
④晚岫:岫,山有穴曰岫。晚岫,傍晚的山谷。
鸿哀:鸿雁悲鸣。南朝宋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诗:“哀鸿鸣沙渚,悲猨响山椒。” 唐韩愈《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驿途中见寄》诗:“哀鸿鸣清耳,宿雾褰高旻。” 清孙枝蔚 《泊舟毘陵触目有述》诗:“傍晚朔风急,哀鸿断几行。
⑤相看不厌:语出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作品赏析

公元1579年(万曆七年)沈懋学对仕途意冷心灰,忧郁成疾,病辞回宣城沈家边养病。这年,他与另一位好友屠隆一起登上敬亭山,想起同榜登科的冯梦祯,便写下这首七律《敬亭怀爱登之冯开之》。敬亭,即敬亭山。怀爱,心中怀念。登之,登上,之,指代敬亭山。冯开之,即冯梦祯,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登上敬亭怀念冯开之。
这首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前四句)是回忆、想念冯开之。
诗的一、二两句“病骨遥怜骏马台,谁知龙种亦无谋”,写自已拖着有病的身体,遥望骏马飞奔的瑶台,谁知道龙的传人也还无谋略。病骨,因骨质疏鬆产生的疾病。公元1578年(万曆六年九月十三日),张居正之父张文明病故,张居正礼应丁忧守孝。户部侍郎李幼孜首倡“夺情”(留职), 吴中行、赵用贤、艾穆、沈思孝、沈懋学等上疏反对。神宗準夺情之议,判反对者午门外梃杖。司礼秉笔太监冯保因沈懋学与张家情厚,扣下他的奏疏,不在处罚之列。沈懋学不以为幸,反深以为耻。又与习孔教、赵志皋等一起上疏援救吴中行等人,且连修书三封致张嗣修,但张嗣修却不敢呈送其父。沈懋学惶急中又找工部尚书李幼滋求情,反遭申斥,梃杖如期举行。经此沈懋学深知官场凉薄,断然与张府绝交,对仕途也意冷心灰,忧郁成疾,回到故里宣城养病。“病骨”,指的是这时候的情景。冯梦祯于1577年(万曆五年)与沈懋学同榜进士,选庶吉士,除编修,累官而至南京国子监祭酒。由于他为官端直持,主于气节,萧洒疏放,在朝时屡遭忌排,后远游四方,交际名流、名僧,和虞淳熙兄弟、陆五台、黄贞父、云栖、达观、憨山等都有交往。龙种,本指龙的传人,这里代指冯梦祯。无谋,佛家语。玄义二曰:“无谋之权,称缘转变。”这是说冯梦祯因反对张居正“夺情”而被免职,归里闲居。
诗的三、四两句“归来早谢冯先铗,老去空怜爱子才”,作者用了两个典故抒述脱去束缚的快乐。冯先铗,是冯谖弹铗的故事。冯谖弹铗而有所求,而自已己无所求,所以早早归来,这从反面要感谢冯谖。爱子才,说的是:指公元1580年(万曆八年)张居正为接受严嵩、沈德符子女被杀的教训,向神宗皇帝提出“乞休”,终未同意,最后58岁死去,丢下6个儿子与亲属。不料张居正死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人弹劾张居正生前所荐潘晟,神宗命潘致仕。后将矛头直指张居正。神宗下令抄家,削其宫秩,夺所赐玺书。他张居正的家属饿死、自杀、流放,逃亡,不一而足。张居正的爱子才终究未实现。
第二部分(后四句)回到现实,眼前的景物引起作者的感慨,联想。
诗的五、六两句“晚岫飞云高鸟尽,秋原落木断鸿哀”,是说敬亭山傍晚山谷云儿没有了,鸟儿也飞走了,空空如也。秋天的原野落木萧萧下,连鸿雁悲鸣也听不到了。
诗的七、八两句“相看不厌余山色,何日同君一举杯”,敬亭山相看两不厌还多了一份山景,敬亭山代表的就是厌弃尘世的清静,什幺时候与你再举杯呢?表示作者对冯梦祯的怀念。这是因为他们(沈懋学、冯梦祯、屠隆)同科及第。沈懋学在家养身、吟诗作书之余,精研道学;诗友屠隆、冯梦祯亦染于仙道,三人又结成“道门之友”。沈懋学还“受记于大师”,将三女沈天孙许屠隆之子屠全枢为妻。屠隆一家也因此暂寓居宣州。三人心心相印。随之屠隆作《登敬亭怀李白》诗。
这首诗道艺一贯,以诗为道,以“体仁”为本,讲求实情,体现了诗歌与世运相合的一种文学取向。诗中用典贴切,意境朴秀,秀而不纤,肆而不莽。语言简净、句调整严,诗韵协调,格律深稳。

作者简介

沈懋学(公元1556—1596年)明官员。字君典,号少林,一号白云山樵,宣城人。万曆元年(1573),与高维岳、梅鼎祚等创建敬亭诗社,以诗会友。临川汤显祖等多次客居宣城,与之和韵磋艺。五年,中状元,授翰林修撰。后因与吴中行、赵用贤上书弹劾张居正不依礼守孝,未予採纳,被讥为迂腐,遂辞官。数年后卒。着有《郊居稿》、《郊居遗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