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O900
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準化组织"。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準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ISO 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国际标準化组织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别名:ISO900
- 套用:产品技术规範
- 技术机构:2856个
基本信息
组织结构
ISO通过它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185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ISO的2856个技术机构技术活动的成果(产品)是"国际标準"。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準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範。
ISO标準编号
ISO制定出来的国际标準除了有规範的名称之外,还有编号,编号的格式是:ISO+标準号+[槓+分标準号]+冒号+发布年号(方括弧中的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分别是某一个标準的编号。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準,而是一族标準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準。"
什幺叫TC176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的标準。TC176最早制定的一个标準是ISO8402:1986,名为《质量-术语》,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发布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个国际标準,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準"。此后,TC176又于1990年发布了一个标準,1991年发布了三个标準,1992年发布了一个标準,1993年发布了五个标準;1994年没有另外发布标準,但是对前述"ISO9000系列标準"统一作了修改,分别改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标準定义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发布了一个标準,编号是ISO10013:1995。
ISO9000系列标準
2000年12月15日ISO又发布了2000版的ISO9000系列标準,把原来的9000族系列标準精简到如下3个标準:
1.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注:目前版本更新为2005版)
2.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注:目前版本更新为2008版)
3. ISO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 业绩改进指南》。(注:目前版本更新为2009版)
ISO9000系列标準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ISO9000系列标準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
ISO9000系列标準的套用範围随之日益扩大,ISO/TC176在总结了国际上众多大型公司、集团优秀的质量管理基础上,于1991年8月发布了ISO90004-2:《质量 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第二部分:服务指》,谋求促进各单位和公司以更为有效的方法管理其各项服务活动的质量,以确保顾客规定或隐含的需要得到理解和满足。所有这些表明,在国际贸易中,要求提供按ISO900系列标準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证明,作为签订契约的一个条件,这已是一个趋势,各企业应顺应国际 贸易的趋势。积极主动的开展以GB/TI9000系列标準为依据的质量体系认证,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ISO9000系列标準在我国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有计画的商品经济,国内市场和国际贸易都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制度,我们自己搞得一些产品监督形式得不到国际上的承认。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在经济上蒙受损失和受到设定技术壁垒的限制,我国的工业企业,由于不了解各国认证制度的要求,许多出口商品打不进国际市场,即使进入,其价格也远远低于所在国通过认证的产品。一些了解认证的企业每年也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去申请国外认证和由国外认证机构出具检验报告。所以,建立我国的认证制度,开展产品质量认证和体系认证工作,是我国质量认证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最终消除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
我国从1991年起正式开展认证工作.1991年5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认证管理条例》,标誌着我国产品质量认证工作走入法制轨道。
1993年 1月1日,我国正式由等效採用改为等同採用ISO9000系列标準,建立了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制度。我质量认证工作取得常足的发展。
对我国企业而言,通过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认证获得质量认证证书,是产品质量信得过的证明,是产品、服务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获得认证证书后,将向国内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