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竟
竟(拼音:jìng)是现代汉语常用字。竟的本意是事物完毕、终止,又由此引申指终于、到底,如毕竟;又指从头至尾、自始至终、全部,如竟日、竟夜;“竟”在古籍中也表示疆界,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境”;再后来“竟”又用来表示出乎意料、意料之外的事,用作副词,如:竟然。
(基本信息栏主要参考资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竟
- 外文名:unexpectedly
- 拼音:jìng
- 注音:ㄐㄧㄥˋ
- 笔画数:11
- 笔顺:丶一丶ノ一丨㇕一一ノ㇄
- 统一码:7ADF
- 仓颉:YTAHU
- 五笔:UJQB
- 部首:立、音
- 字形结构:上下结构
- 字级:常用字、一级字
- 平水韵:去二十四敬
- 四角码:00212
字源解说

“竟”最早见于甲骨文,构型说法不一。一种说法为会意字。字的下面是“人”字,表示有个人站着,上面的字形像人用口在吹奏乐器的样子。这两个字形结合在一起,表示演奏乐器结束了,含有“终止”的意思。从这个角度看,“竟”也是个指事字。
还有一种说法,“竟”字的上半部分是个“音”字,下半部分的“儿”字是个“人”字,两形合一,指乐器演奏结束了。在这儿,“音”字表示乐曲,因而从“音”。而乐曲要靠人来演奏,故而又从“人”。
还有一说,“竟”是由“辛”和“人”构成,“辛”是刑刀的象形,整个字表示用刑刀在奴隶头上刻记号,做完了这件事就叫“竟”。
“竟”小篆的字形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但显得複杂化,隶变后楷书写作“竟”。
详细解释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
动词 | 奏乐完毕;泛指终结、完了。 | end;finish;complete | 《诗经·大雅·瞻卬》:谮始竟背。笺:“犹终也。” | 未竟;事竟 |
〈文言〉穷究;追究 | investigate | 《汉书·霍光传》:此县官重太后,故不竟也。 | 穷原竟委 | |
形容词 | 〈文言〉整个,从头至尾。 | whole | 《史记·酷吏列传》:果楚已破,竟量童不言兵,天下富实。 | 竟日;竟夜。 |
〈文言〉通“竞"。强劲。 | 《墨子·旗帜》:死士为苍英之旗,竟士为虎旗。孙诒让闻诂:“竟,竞之借字。” | |||
名词 | 〈文言〉通“镜”,镜子。 | mirror | 《尚方镜铭》:尚方作竟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 | |
〈文言〉疆界。后作“境”。 | border |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 | 竟尉 | |
(Jìng)姓氏用字。 | ||||
副词 | 表示事实跟预期相反,出乎意料。 | actually;unexpectedly | 没想到他竟当面对我撒谎。 《世说新语·自新》:竟杀蛟而出。 | 竟然 |
表示事情的发展有了最终结果 | intheend;eventually | 有志者事竟成。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
参考文献 |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乐曲尽为竟。从音从人。居庆切(jìng)
说文解字注
乐曲尽为竟。
曲之所止也,引伸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传曰:疆,竟也。俗别制境字。非。
从音儿。
此犹章从音十会意。儿在人下,犹十为数终也,故竟不入儿部。居庆切。古音在十部。读如疆。
康熙字典
jìng ㄐㄧㄥˋ《广韵》《韵会》《正韵》并居庆切,音敬。穷也,终也。《史记·项羽纪》: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高祖纪》:岁竟,两家常折券弃责。《前汉·元帝纪》:竟宁元年。师古注:竟者,终极之言,言永安宁也。《霍光传》:县官重太后,故不竟。师古注:竟,穷竟其事也。
又《说文》:乐曲尽为竟。
又地名。《史记·白起传》:遂东至竟陵。注:在郢州长寿县南百五十里。
又姓。出《何氏姓苑》。
jǐng ㄐㄧㄥˇ又《集韵》:举影切,音景。与境同,界也。《礼·曲礼》:入竟而问禁。疏:竟,界首也。《左传·庄二十七年》:卿非君命不越竟。《字彙补》:按竟界之竟,宜从上声。徐师曾礼注:字彙附于去声,非。
又《韵补》叶居亮切。《郭璞·不死图赞》:有人爰处,员丘之上。稟此遐龄,悠悠无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❶上部“立”扁,下部宽大,上下部等宽。
❷“立”,“亠”居上居中,首笔点在竖中线上端,第三、四笔点和短撇分列竖中线左右,长横在横中线上方。
❸“曰”,㇕的横段在横中线,乚沿竖中线下行右弯钩出。
书法欣赏
(书法图来源)
音韵参考
小韵 | 反切 | 声母 | 韵母 | 韵目 | 韵部 | 声调 | 等 | 四呼 | 韵系 | 韵摄 | |
---|---|---|---|---|---|---|---|---|---|---|---|
广韵 | 敬 | 居庆 | 见 | 庚三开 | 去四十三映 | 去声 | 三等 | 开口 | 庚 | 梗 | |
中原音韵 | 敬 | 见 | 庚青齐 | 庚青 | 去声 | 齐齿呼 | |||||
洪武正韵 | 景 | 居影 | 十八梗 | 庚 | 上声 | ||||||
敬 | 居庆 | 十八敬 | 庚 | 去声 | |||||||
分韵撮要 | 警 | 见 | 英 | 第七英影应益 | 阴上 |
(音韵参考文献)